中职班级契约式管理的实践思考?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中职的学生大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够,通过实施契约式管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实施契约式管理,对于学生而言,有助于自我监控,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自主型复合人才奠定基础;对于班主任而言,有助于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提升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中职;班级管理;契约式管理;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35-04
  當代的中职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独立思考,自信心十足,不轻信成年人的意见和现成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独立意识、反思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这对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但同时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最想做的就是让学生在中职的重要阶段——高三能够快乐地学习,能在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里增强个人的自我管理,实现自主成才的目标,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的、高素质的自主型复合人才。
  一、中职班级实施契约式管理的必要性
  中职的高三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他们走过了青春叛逆的那几年,心智已逐渐成熟。他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如果高考不理想,他们将走向工作岗位。如何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做出成绩,是他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在不同岗位上都能实现人生理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彼此的权利义务,主要是根据彼此之间的契约来规定的。我们的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契约,同时要学会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民主的契约关系,于是实施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很有必要。[1] [2]
  二、中职班级实施契约式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对中职班级管理继续沿用传统的、垂直的封闭管理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模式化的学生,只能造就因循守旧的“小绵羊”和“书呆子”。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总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管得越多越好,于是出现了“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等一系列的观点,当然这些教育思想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的条件下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它显然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特别不适应当代的学生。传统的“保姆式”的管理与学生主体独立意识的觉醒不相适应;有损人格的“警察式”被动管理与学生自尊自主意识的确立不相适应;两眼死盯着是否“犯规”的“裁判式”消极管理与学生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不相适应。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契约式关系。”通过与学生共同学习、商讨,决定班级管理实施契约式管理模式,营造一个和谐、民主、自主的班级氛围。对于我们师生来说,实施契约式管理很重要。
  三、中职班级实施契约式管理的可行性
  多年来,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以人为本是契约式管理的思想基础,为班级契约式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其核心就是尊重人、重视人,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在实施班级契约式管理之前利用班会课与学生一起学习契约式管理模式的内容、方法和方式。目前教育中采用的契约式管理分文本契约、心理契约、全面契约,职校契约式教育模式中典型的有美国企业教育契约模式有两种:“波士顿教育协定”和“底特律契约”;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质上讲,任何契约式关系都是双方互相期望被互相认同的结果,实施班级管理契约式管理模式需遵循三条原则: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符合教育规律,三遵循科学规范。笔者在所带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班级正式契约、班级心理契约、个体正式契约、个体心理契约四种形式制定各不相同的契约。[3]
  (一)班级正式契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以书面的形式明确彼此双方共同遵守的各项约定。主要包括班级的一日常规工作(考勤、纪律、卫生等)、上课听讲情况、各科作业完成程度等各方面内容。以下是笔者与2014综(11)班全体学生制定的关于学习的正式契约内容:
  试行一星期后,第二次班会课上进行修改,学生一致同意并签名。实施一年,学生整体精神面貌很好,没有一种被老师压制的那种感觉,学习劲头十足。
  (二)班级心理契约:班主任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口头的承诺或心理默契达到需要彼此双方共同遵守的约定。班级心理契约是全班的共同的期望、共同的心理约定,强调心理的对等与心照不宣。[4]以下是笔者与2014综(11)班全体学生的一个心理契约:
  作为2014综(11)班的班主任,笔者将在高三这一年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民主、自主的班集体。班集体奋斗目标:1.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拼搏、有责任感;2.从普通到优秀,向最好的班级看齐,最终做到优秀;3.从专科到本科考出最满意的高考成绩。
  (三)个体正式契约: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以书面形式签订的约定。个体正式契约没有班级正式契约制定与实施过程复杂,只需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个体就发生的特殊事件进行的公平合理、条款清楚明确的约定,双方签字同意,即可实施。以下是笔者与班级一位走读生签订的关于不买流动摊点的食品的个体正式契约:
  学生经过签订契约后,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比起以前用“检讨书”“保证书”的形式制约学生的行为更有效。这种形式维护了学生的尊严,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个体心理契约:班主任(教师)与个别学生以口头承诺和心理契约达成的约定。个体心理契约的使用非常广泛,凡是个体心理期盼的,都可以采用个体心理契约的方式。个体心理契约无需营造氛围,其实很简单。例如: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后王小艳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情绪不稳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不及时完成。这时笔者主动找她谈话,我们约定以后如果上课注意力集中,在批改作业的时候给她画一个五角星,一个月下来看能集多少星星,成绩与星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实行一个月后,期中考试学生的成绩进步明显,考了全班第五名,进步10名。   实施契约式管理后,学生与班主任(教师)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里,实现了构建一个和谐、民主、自主的班集体。
  四、中职班级实施契约式管理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的樊陈林教授认为:以班级契约取代班级纪律对于班级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纪律往往是教师规定的,它是外在于自身需要的东西;纪律反映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却很少对教師进行同样的约束,违背了公平的原则;纪律仅仅说明了义务,却不说明学生有哪些权利,不符合民主精神。学生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拥有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权利,高三学生这种想法更加的强烈,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更符合他们身心健康的班级管理模式,而契约式管理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职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如果班主任多给他们扣上几个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的帽子,那学生就有点厌烦,不愿意学习。现在让他们自己制定这样的学习契约,学生会觉得是自己承诺的事情应该做好,而且是要折不扣的完成,毕竟学生都有点好面子,不想在同学的面前丢了那份面子。所以在实施这份《2014综(11)班高三说好的约定》契约的时候,没有一位同学失信过,他们一直坚持着,大家都以最热情的状态在学习着,相信高考也会考得很好。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
  我们制定的每一份契约,不是班主任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几个班委或几个学生说说得到的,而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讨论出来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发现问题,第一次班会课上由全体学生讨论写出初稿,经过一星期的试行后,第二次班会课上修订,形成定稿,大家签名同意后实施。每位同学都有发言权,尤其涉及一些惩罚措施上,必须得到每个人的认可才行,是绝对公平、民主的。每一份契约都是班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家在实施的时候都能做到奖惩的有效性,真正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由被管理者提升为自己能管理自己的管理者。
  (三)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民主、自主的班集体
  中职高三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有强烈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动机,表现为独立意识强,注重个人成长设计,崇尚自我奋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批判性和自觉性有所提高,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来分析解决问题,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指教和严格管束。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大大减少了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处理问题中产生的矛盾,遇到常规问题基本以契约中的规定实施就行,一些突发性问题就要用特殊方法来解决。学生在这过程中,没有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纠结过,只是一门心思的学习,班集体真正做到了和谐、民主、自主。
  (四)有利于转变班级管理理念,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
  新形势下,中职班级实施契约式管理,转变了班主任班级管理观,以身作则,榜样示范,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出发,与学生融为一体,班主任的专业水平,专业情意都得到了实现,班主任的素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想,教育教学的目的,班级工作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朝着向前、向上、向高的方面发展;可以有效的建立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培训体系,对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实际的参考借鉴价值。
  叶澜教授在其倡导的“新基础教育”中提出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中职班级实施契约式管理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将传统的“以班主任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以平等、民主、自主为基础,共同建立一个大家预期的班级心理契约。[5]
  参考文献:
  [1]樊陈林.应用契约管理班级[J].教学与管理,2003(3).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盛宏涛.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心理契约管理[J].华东经济管理,2005(5).
  [5]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谢传兵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适合教育的理念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对中职教育而言,践行适合的教育,需要理清适合教育的生成逻辑,增强自觉性;了解适合教育的困境,认清艰巨性;明晰发展理路,提高针对性。通过完善适合教育相适应的机制,夯实适合教育的实施基础,强化适合教育考核引领,推进中职适合教育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中职;适合教育;逻辑;困境;理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
摘要: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推动“三教”改革的基本动力,需要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这一微观层面落地。课程融合代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方向,是中职学校深化“三教”改革的着力点,能够有效整合教师、教材、教法,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中职学校以产教融合为基本语境,聚焦“三教”改革整体推进,打造融合教师团队,开发融合课程教材,探索融合教法学法,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指引
摘要: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线教师为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而进行的行动研究。对微型课题研究代表性研究文献的分析、归纳发现,教师个人“可操持”是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特性,在微型课题的内涵、价值、特征、方法、过程等方面均有所体现。  关键词:可操持;微型课题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5B-0051-04  微型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文言文的教学更是实现课程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文言文却并没有因为其在《课标》中的重要地位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把文言文只当成“语言文字”来教,单纯强调其工具性。学生把文言文只当成“考试内
摘要:小学古典名著阅读指导立足于统编教材编写特点,遵循“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学习路径,其单元教学的主要程序包括意义发掘、背景铺垫、内涵探讨、感悟提升、阅读拓宽。在持续性阅读指导中,应重视对古典名著阅读的支持与对话、对第一回(章节)的导读、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强调阅读的合理顺序。  关键词:统编教材;古典名著;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发展水平,贯穿思维能力训练,可以凸显“语言内核”的功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精准的问题设计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具体化能力、比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进行思维能力的专项训练,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其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思维能力;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
摘要:预测阅读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提升学生识字、认读、自主思考和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以部编教材三上课外阅读指导课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课本信息,引入预测阅读,让学生通过听读故事,加强对预测阅读的掌握,在拓展阅读环节,深化预测阅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地学会自主阅读。  关键词:预测策略;阅读教学;部编教材;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摘要:在网络时代,数学文化类微课程成为传播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新途径。它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情趣性、适合性、多元性原则,基于教材、历史名题、数学史料、生活应用开发教学内容,形成“精选内容、收集素材、设计讲稿、录制微课、发布微课、自主观看、反馈评价”的教学流程。  关键词:数学文化;微课程;课程开发;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
摘要: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区级教育科研机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向地方教育智库转型,区级教育科研机构在职能定位上也应主动承担起地方教育智库的使命。然而,从广州区级教育科研机构现状来看,存在诸多问题:各教育科研机构实现了部门“整合”但在功能上并未真正“融合”;业务开展“重教研,轻科研”;教研、科研、培训、教育信息化“四位一体”功能尚未凸显。区级教育科研机构应转型为地方教育智库,整合机构,由“整合”走向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基于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当前,中职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实践性研究,应该以课程性质与任务的视野理解为什么教,从课程核心素养层面把握教什么,通过研究指导教学实践,从经验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1C-0013-03  语文课程因其人文学科、母语课程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