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动游戏中渗透本土文化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动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本土文化,在运动游戏中自然渗透。1、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创设运动游戏情境,唤醒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参与兴趣:挖掘无锡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化运动游戏“无锡旅行”;挖掘无锡本地丰富的美食资源,开展主题式运动游戏“舌尖上的无锡”。2、以本土文化为载体,开展民间运动游戏,丰富幼儿运动体验、拓展幼儿童年生活: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方言儿歌,增加趣味性;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文化场所内容,增加人文性;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戏曲,增加韵律性。
  关键词:运动游戏; 渗透; 本土文化; 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08-00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都把健康放在首要的位置,3-6岁儿童正处于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儿童身体发育、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保证幼儿得到适宜的锻炼,是满足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运动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尽管拥有五千年的文明,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不声不息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而其中就包括了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值得继承和发展的本土文化。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要用生活来教育。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依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依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本土文化,在运动游戏中自然渗透。
  一、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创设运动游戏情境,唤醒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参与兴趣
  1.挖掘无锡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化运动游戏“无锡旅行”
  区域化运动游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它使每一位幼儿都充分自由地选择活动区域、运动材料、活动时间等,幼儿自由结伴、自主运动,赋予了自主发展的最大空间。
  无锡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大量的旅游资源,当地的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文化的内容。而区域化运动游戏是以不同的运动区域为场地安排开展的,于是我们在不同的运动区域创设了以无锡著名的旅游景点为情境的游戏主题。
  比如小车区——设置情景游戏“游灵山,玩拼图”。
  设计意图:灵山胜景是无锡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灵山大佛、梵宫也是大家特别熟悉的景点标志。而我园有许多的孩子都曾经和父母、祖辈一起去灵山游览过,对灵山这个景区有一定的认知度和熟悉感,因此设计游灵山的情景能唤起幼儿去灵山游玩的生活经验,更积极地参与到运动游戏中,并对灵山旅游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与了解。
  游戏路径:分4路纵队,骑不同器械绕障碍到达停车场,停好车走到指定区域内进行拼图,返回,骑车交给下一个小朋友。
  运动器械:自行车、扭扭车、彩瓶、拼图等。
  场地安排:红色跑道。
  又比如钻爬区——设置情景游戏“登惠山,看泥人,种菊花”。
  设计意图:锡惠公园是无锡最古老、最著名的园林之一,惠山更是闻名遐迩,是无锡的地标性景区,每年来登惠山的游客络绎不绝,登惠山也是无锡人最喜欢的运动娱乐项目。而锡惠公园每年秋季的传统保留节目就是“菊花展览”。根据对本园幼儿家庭秋游景点和项目的调查与统计,发现我园幼儿去锡惠公园游玩的人数众多,和家庭成员一起登过惠山、看过菊展的也非常多。而惠山泥人更是无锡的传统工艺品,举世闻名,各种泥人形态可掬,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于是我们设计了“登惠山,看泥人,种菊花”的游戏区,在运动游戏中既锻炼身体,又回忆了生活中快乐的游玩经历,同时也进一步感受了惠山这座无锡特色园林的文化内涵以及无锡泥人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游戏路径:爬过“惠山隧道”,经过索道(钻过长长钻圈筒)到达山顶(滑梯)参观泥人展(滑梯上挂满泥人图片),听讲解员介绍泥人展后到达沙坑,种上一棵菊花。
  运动器械:大型体育器械、钻爬筒、泥人图片等。
  场地安排:沙坑、滑滑梯。
  2.挖掘无锡本地丰富的美食资源,开展主题式运动游戏“舌尖上的无锡”
  无锡除了风景优美,更是美食之乡。太湖三白、无锡肉骨头、阳山水蜜桃、清水油面筋、穆桂英糕团等都是闻名内外、深受大家喜爱的美食。于是我们把幼儿最感兴趣的“美食”和运动游戏相结合,以“舌尖上的无锡”为主题,积极开展主题式运动游戏。
  比如小班主题式运动游戏“去阳山采水蜜桃”是孩子非常喜欢的纵跳游戏,他们跳过一排彩色圈,爬过小山坡(四分之园),跨过小沟(尾巴、平衡板)到达“阳山果园”,采摘“水蜜桃”,每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采到“水蜜桃”时都高兴极了。
  又比如中班主题式运动游戏“到穆桂英糕团店买糕团”是体验合作的综合性游戏。孩子们先通过二人三足行走,同伴合作运米袋或运油,到达穆桂英美食城,两人合作按点字“搓圆子”或包扎一个礼盒后,原路返回。
  还比如大班主题式运动游戏“游鼋头渚、捞太湖三白”是一个以平衡为主的游戏。孩子们先走过梅花桩,走过各种不同器械的小桥(竹梯、曲型平衡木等)用滑板车滑着到达鼋头渚,中间划过“太湖”时,坐在小船(滑板车)上捞“太湖”里的“三白——银鱼、白鱼、白虾”,这些“三白”身上有相关的数学加减算式,将“三白”根据算式计算得数后放入相对应的箩筐里。
  运动游戏与认识家乡的特色美食相结合,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了本土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二、以本土文化为载体,开展民间运动游戏,丰富幼儿运动体验,拓展幼儿童年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儿童的游戏与生活的独特价值。而民间运动游戏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大浪淘沙而流传下来的生活历练与曾经的美好。有一些民间运动游戏也包含了许多的本土文化,积极挖掘这些资源作为游戏载体,既可以拓展幼儿的运动游戏内容,也可以丰富幼儿的运动体验。
  1.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方言儿歌,增加趣味性
  比如民间运动游戏“抓水鬼”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孩子们一边踮着脚尖走在圆圈里,一边用无锡话念着“河里河里沓沓(发音是da da,意思是洗洗)脚,沿线沿线(发音是yanxian,意思是缝衣针)戳戳脚”的儿歌,当“水鬼”出来抓幼儿时,孩子们便欢快地四散跑起来。游戏继续开始,孩子们又非常起劲地念起无锡方言的儿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既对游戏情节感兴趣,也对方言儿歌感兴趣,反复游戏、反复朗诵儿歌,乐此不疲,本土方言为运动游戏增加了无限情趣。
  2.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文化场所内容,增加人文性
  比如民间运动游戏“跳格子”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游戏之一,我们给这个传统游戏增加了新的具有本土人文情怀的环节,我们提供了许多无锡本土文化馆藏的照片,包括著名的阿炳纪念馆、无锡科技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文渊坊、秦邦宪故居、崇安寺公园等。孩子们每一次抛骰子,跳到哪个格子后,抽照片,然后根据照片说一说。第一阶段说说照片上的地方有什么特点?诱发幼儿对这些文化场馆的兴趣,从而产生去这些地方的愿望,生成亲子参观的活动。第二阶段说说照片上是哪里?自己和谁去玩了?帮助幼儿回忆参观的经历,进一步加深印象,从而激起再次去参观的欲望。第三阶段说说这个地方里面有什么?自己最喜欢哪里?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相关的人文知识,进一步拓展对本土文化场所的认识。
  3.在民间运动游戏中融入无锡本土戏曲,增加韵律性
  比如民间运动游戏“拉绳”是孩子们两两合作开展的竞赛小游戏。两个孩子面对面站,用一个绳子互相套在腰间,由双方拉扯、放松,迫使对方重心不稳而移动脚步。锡剧是无锡的瑰宝,如今的孩子接触不多,我们根据“拉绳”游戏的特点,配合锡剧名段“双推磨”的旋律,在“推呀拉呀”的活泼欢快的节奏中提升幼儿运动激情,音乐停,一局结束,获胜次数多的幼儿有权选择场地继续游戏或者交换游戏人员。这样既丰富了游戏的环节,又为幼儿欣赏无锡的锡剧提供了潜移默化的润泽机会,同时也在锻炼幼儿运动能力的同时,增加了站立式游戏的韵律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2]克瑞克维斯基,李季湄,方钧君(译).多元智能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刘馨.指南各领域要点解读——健康领域[R]载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4]方明.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R]载于《陶行知全集》第三卷,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其他文献
摘 要: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小学语文《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种教法; 趣学古诗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067-001《
摘 要: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见机行事去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新知探索时的小组合作应该给学生提供自由探究交流的平台,重点巩固时的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想法,也培养了表达能力;难点突破时的小组合作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一题多解时的小组合作丰富自己的想法;单元整理时的小组合作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关键词: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 教学时机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为时近两个月的汉语拼音学习是他们面对的第一个难关。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拼音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来主动参与、积极活动,体验学习拼音的乐趣。关键词:拼音教学; 创想游戏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74-001一、轻松愉快,情趣化地学习拼音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来集中注意
摘 要:绍兴市阳明小学位于古城绍兴之东方,面临会稽山,“阳明洞天”是王阳明的思想发祥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厚的历史资源,让我们和阳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年10月31日,我校由鹤池苑小学正式更名为阳明小学。这是绍兴第一所以阳明先生命名的学校。关键词:立魂; 塑形; 入心; “儒学进校园”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78-001去年两会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课程。笔者就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校本化的角度出发,紧扣“三本”——校本、生本、师本,努力挖掘学校本身的显性、隐性和共性资源,谈谈自己的做法,努力使综合实践活动根植在本土化这块沃土上。关键词:综合实践; 三本; 资源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88-00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国家
摘 要:新课程十分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也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讲授、灌输为主,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阅读教学方式,通过营造课堂氛围、创设情境等条件,指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探究方式,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探究、懂得探究的能力。关键词:教师; 学生; 探究中图分
摘 要:习作要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要求,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关键词:小学语文; 轻松作文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97-002教材分析:同学们身边都有很多熟悉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弟弟、妹妹、老师、同学……),选择一个人,介绍人物的外貌特征,并通过具体的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设计理念:习作课的定位设计是一节
摘 要:正面,侧面,背影,通常出现在描述照片的词汇中,是指以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各个面。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这三个状态时刻展现在幼儿的眼前,是每天重复千百遍的。教师不同面的展现,会给幼儿带来怎样的教育意义?幼儿的表现会是怎样的?这三大要素,在教育活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关键词:教育手段; 方法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99-002教师应成为幼
摘 要:根据小班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将我们熟悉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进行了重新创作,在孩子的说说玩玩中,生成了本班的创意绘本剧。关键词:幼儿; 兴趣; 绘本剧改编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04-001一、剧本来源:幼儿比较熟悉的绘本、故事、音乐游戏或者体育游戏等等教师在创设绘本剧剧本的过程中,要做“有心人”。创意不等于原封不动的照搬。怎
摘 要:“自然生长观下幼儿篮球启蒙教育课程”是本园的特色课程,篮球特色活动是结合传统的篮球文化,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一种游戏化的篮球活动。篮球特色活动中发展幼儿合作能力是指在活动中通过分工合作、协调配合、互助支持、交流分享、个别指导等方法,为幼儿提供充分自主活动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协商、合作、共同解决困难的机会,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关键词:幼儿; 篮球游戏; 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