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素材积累方法漫谈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些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究其原因是缺乏素材积累。笔者认为,只要学生能养成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并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再学会观察生活,就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实现阅读与写作、生活与写作的完美结合,从而写出优秀的文章。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方法
  笔者在初中作文教学研究中,越来越发现,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不但要有写作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积累。有些学生在初写作文时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但随着接触到的作文题目越来越多,作文内容又需要不断扩展,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渐渐出现了内容重复、千篇一面、再不能写出新意的现象,有的只是无病呻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积累而导致的作文之源枯竭。学生要想每次作文都有内容可写,每篇文章都能写出新意,那就必须引出作文的源头活水,也就是必须学会积累。为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但注重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导,而且专门探讨了幾种创新的有效的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以确保学生能寻到作文之源。
  一、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在这个方面,笔者主要采取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相辅相成的方式。课上45分钟,教学时间有限,笔者会带领学生专读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把各种阅读的方法细致地教给学生,为他们下一步展开大量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光靠课上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靠课下阅读。所以,功夫还是在课下。课下,笔者会布置学生根据在课上学到的东西,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这里的阅读有更多的为作文服务的意味,所以我们更注重在阅读中学习那些与作文写作有关的东西,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性阅读。
  下面笔者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
  笔者是在初一新生入学一个月以后(因这时教师已掌握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开始对他们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培训的。笔者会特别针对一个月以来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千篇一律、没有创意的情况,提出笔者的解决方案,那便是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答案。当然,要想说服学生,笔者还要举出一些问题作文的例子。在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后,笔者才会开始以阅读促写作的教学。
  首先,笔者带领学生解决了阅读什么的问题。笔者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别人的文章为什么好?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笔者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有的说文笔优美,有的说感情真挚,有的说有创意,有的说叙事具体细致,有的说结构严谨,有的说能紧扣中心叙事,有的说结尾点题到位,等等。只是解决这一个问题我们就用去了两节课的时间。在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以后,笔者告诉他们这就是在每次阅读中必须要注意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知道人家的文章为什么好,而学生所表扬的如语言、情感、结构等正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阅读什么。在这方面,笔者也用了几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从最基本的字、词、语句到内容、写作方法,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了细致的解剖,终于让他们知道阅读一篇文章应该阅读什么了。
  其次,有了前两个问题的铺垫,我们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那便是怎样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的问题。笔者让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读书笔记”,这样学生可以随时把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优美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可以随时把自己在阅读中看到的诸如别人的文章为什么感人,别人的文章为什么有新意,别人的文章是怎样扣题、点题等内容,以感想的形式写下来。就这样,阅读材料逐渐被积累起来,成为学生作文写作的宝贵财富。有一个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道:“真的很神奇,以前作文写得一塌糊涂的我竟也能写出受到老师表扬的文章了,阅读真的让我学到了许多。”
  二、到生活中发现、积累,实现生活与写作的结合
  要想写出真正有创意的文章,光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到作文的源泉——生活中去发现。这既需要有一双能看透生活的慧眼,又要有一颗能感悟生活的心。周敦颐从莲花身上见出君子的本色,鲁迅从车夫身上透视出自己的“小我”,茨威格从手指的活动中窥视到青年赌徒内在灵魂的剧烈的挣扎和搏斗。他们都以独特的眼力从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上察觉出蕴含其中的非凡意蕴。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具有发现能力的眼睛呢?平常要多看、多想、多体会。我们具体采取了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学会观察,这个任务主要放在初一完成。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笔者发现他们还不会观察生活,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带领学生上了几堂课外观察课。从多角度观察到多感官感知,从定位观察到移步换景,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了许多以前从来没有注意的东西,丰富了自己的作文内容。第二种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给这个活动起了一个名字叫“作文与生活的对话”。方式是先布置好要做的专题名称,然后给他们一周的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到生活中采访、调查,当然要事先列好调查提纲。例如,我们在初二曾进行“与最亲近的人的对话”“人们对旅游的态度”“普通沾化人的一天”等社会调查,这些调查使学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一星期后,学生把自己调查的东西写成文章,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再没有出现那种千人一面的现象了。通过这两种方法,我们实现了生活与作文的有效结合。当学生真正培养出一双能看透生活的慧眼的时候,他们的笔端便有股新鲜的清泉涌出,充满新意。
  上面几种积累的方法确实起到了惊人的效果,短短的两年时间,笔者所教的学生,已有几十篇作文发表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创新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相信在以后的数学中,笔者的这套方法会更完善、更有新意,更能展现出它的无穷魅力。
其他文献
家长不要对孩子在金钱问题上说谎  周末在商店,乔森看中了一款玩具,非要让我给他买,我只好说:“妈妈的钱用光了,买不了了。”没想到,小家伙却说:“那你去银行取钱啊!”敢情在他眼中,银行是自家仓库,没钱了直接去拿就好了啊?看来是时候告诉他钱是从哪里来的了。  记得《钱不是长在树上的》一书的作者尼尔·古德弗雷说,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在金钱问题上说谎。  比如,你不想给孩子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可以说“这个月
摘 要:足球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全面提升我国的足球水平,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足球教学过程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过程,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通过足球教学和足球训练,学生的抗挫能力、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能得到增强,使得他们的意志力能得到锻炼,爱国情感能得到激发和培养。  关键词:足球教学;
摘 要:在线上教学期间,如何开展操作活动成为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难题。对此,文章以《图形的运动》练习课教学为例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借助数学操作,经历从部分到整体、从想象到验证的思维过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线上教学;数学教学;操作活动;数学思维  一、借助数学操作,经历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过程  剪纸是课堂上深受
最近,看到一篇直抵内心最柔软地方的文字,它让我反思了许久,内容是关于孩子和上帝的对话,文字不多,在揭示出人间的至情至爱的同时,更让每一位母亲铭记住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第一部分 孩子的担心  有一个婴儿即将出生。  一天这个小孩问上帝:“他们告诉我明天你要把我送到地球上去,不过为什么我在那里会那么弱小和无助呢?”  上帝回答道:“在你身边有很多天使,我会给你找一个。她会等着你降临,保护你。”  小
一通电话引思考  晚上接到儿子同学妈妈打来的电话,她的孩子作业没记清,于是打电话问我儿子。儿子有条不紊地把作业逐一告知,末了,还不忘问一句:“阿姨,你记清了吗?”电话那边的妈妈无奈地对我说放学后就接孩子回家,但由于孩子一味贪玩,作业总要磨蹭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写完。更烦心的是她要天天陪着孩子学,比如老师要求孩子读课文,她就得紧随其后跟读;数学要做口算,她也要陪着一起做。她虽耐着性子陪读,心里却是火烧
已经为人父的您,在照顾和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您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您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您家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征呢?为了让父亲们的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在本期向您推荐三本书。这些书的作者有家教专家,有教育系博士,也有教育记者,但他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角色,他们是父亲。他们从专业角度和自身经验出发,为您讲述如何做位好父亲。  书名:《好好做父亲》  作者:孙云晓
寄宿,不仅扩大了孩子的生活天地,也让家长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然而,中小学阶段的孩子还处于生理、心理发育和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学校教育并不能完全替代亲子教育。因此,在孩子寄宿的过程中,父母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生活所需,还要在生活自理、自主学习、同伴交往、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形成等方面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
摘 要:一年级的学生缺乏接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与实际使用人民币的机会,加上《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的知识量大,学生在本单元学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为了真实地了解城区学生对“人民币”的学前认知水平,我校数学教研组对学生展开“对大量物品价格的估计”调查,从中分析学生对“人民币”的学前认知水平,从而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实践活动,以帮助教师教和学生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一年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阐述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相比其他学科,小学数学更加复杂和抽象,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亦更高。文章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浅谈当下小学生学习数学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恰当的方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心理视觉;小学生;学习能力;数学教学  一、学习能力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学习能力是学习一切的基本能力,它包含注意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
在我的成长中,除了父母给我爱和呵护外,知识给了我抗争命运的力量,因为母亲对我说:一个人可以贫穷、可以丑陋、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知识。后来我懂得了即使我是坐着,知识的力量也会让我的精神站立。  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现在我是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如果当年不是母亲不声不响地把学习知识的兴趣传递给我,让我坚持自学,我能有今天吗?知识弥补了我自身残疾带来的缺憾,让我拥有了和常人一样享受生活的的权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