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最初的承诺与使命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到一篇直抵内心最柔软地方的文字,它让我反思了许久,内容是关于孩子和上帝的对话,文字不多,在揭示出人间的至情至爱的同时,更让每一位母亲铭记住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第一部分 孩子的担心
  有一个婴儿即将出生。
  一天这个小孩问上帝:“他们告诉我明天你要把我送到地球上去,不过为什么我在那里会那么弱小和无助呢?”
  上帝回答道:“在你身边有很多天使,我会给你找一个。她会等着你降临,保护你。”
  小孩子又问“我不懂他们的语言,当人们对我说话的时候,我怎样才能理解呢?”
  “这很简单”,上帝说:“你的天使将教会你语言中最美丽和最甜蜜的词语。”
  小孩说:“我听说地球上有坏人,谁将会保护我呢?”
  汉语里称呼“孩子”的词汇很丰富:花朵、宝贝、心肝、掌上明珠……还有家长给小孩起的各种小名儿,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每个名字里面都溢满了父母浓得化不开的爱。在描绘小孩的众多词汇里,有一个比喻得到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认可,那就是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我的儿子当年提前十七天出生,头五天里只能睁开一只右眼,望着无力睁开左眼的孩子,我很心疼也很担心,心疼他太娇嫩太无力,担心他的另一只眼睛会不会正常睁开,睁开后视力会不会正常?也担心自己呵护不好襁褓中的他。我仿佛一夜间长大,即使在极度嗜睡的梦里。也会有一根神经为我的宝贝警醒着。一下子对一句老话有了深深的体会: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同时也想当然地认为小孩是幸福的索取者。
  坦率地说,在没读到这篇小文之前,我不知道小孩也有“苦衷”:他们不是很情愿地来到地球上,降临人世前竟然充满了担心,担心弱小与无助的自己无法生存;担心语言上无法交流;担心受到坏人的伤害……眼前又浮现出儿子出生后头几天的画面,他只能用一只清澈不是很聚光的眼睛与我对视,当年我很费心思地猜想过,肩弯里软沓沓的宝贝可有思想?如果有,他会在想什么?现在我笃定地相信,我的宝贝那时肯定在向我询问:“上帝为我找的天使是你吗?你真的会保护我吗?”
  第二部分 期待守护天使
  上帝把手放在小孩身上,说:“你的天使将会保护你,甚至会冒着生命的危险!”
  小孩看起来有些悲伤,他说:“我将会一直感到悲伤,因为我再也看不到你了”
  上帝拥抱着小孩:“你的天使以后会一直跟你说有关我的事情,还会教你回到我身边的办法,所以说我一直与你同在。”
  这一刻,小孩在天堂感到无比的安详。
  不过已经可以听到从地球上传来的声音……
  小孩有点急促地问:“上帝呀,如果我现在将要离开,请告诉我我的天使的名字!”
  上帝对小孩承诺会安排天使陪伴他成长,保护他。仔细琢磨上帝的话,他不是在安慰小孩,现实的确如此,当孩子需要保护时,他的天使——妈妈会不惜任何代价去保护孩子,甚至是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孩子最初的成长时光里,大多数母亲都能够耐心地担待婴孩能力的弱小,不嫌弃地经管他的大小便;教他呀呀学语;带他蹒跚走路;不光教会他使用“语言中最美丽和最甜蜜的词语。”也会对他讲“最美丽和最甜蜜的词语。”
  然而,孩子一路的成长多是平常与琐碎的。会让人心烦气躁,作为一名母亲我很有代表性。随着孩子个头的长高,做事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他有了与家长对抗的能力,一身肩负多种角色的妈妈们会有事业、家庭的压力,情绪会焦虑或抑郁,看不到孩子强大外表里面的“弱小”,难以拥有将孩子制造的麻烦事转换成享受的涵养。于是难免将恶劣的情绪撒在孩子的身上,我曾歇斯底里地对待过孩子,吓得孩子瑟缩着小小的身体,求我不要生他的气,说他会改。
  我冲他咆哮:“你说话算过数吗?”
  那一刻,一直含泪的孩子,哇哇大哭着向我保证,他做得到。我逼问小孩,用什么保证?
  现在想想,当我责问孩子、让孩子保证时,我还是那个上帝“保证”的天使吗?读了此文后,让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第三部分 天使的名字叫妈妈
  上帝回答说:“你的天使的名字并不那么重要,你可以简单地叫她妈妈。”
  文章的最后只有一句话,给出谜底:天使的名字叫妈妈。妈妈,多么简单与平常的称呼,简单到孩子会说话就会发的音节;平常到即使受到妈妈的批评责骂也会热切呼喊的称呼。正因为孩子这种对妈妈的天然依赖性,而有些妈妈却不知道珍惜神圣的称呼,一次次地忘记肩负的使命,打着爱孩子的幌子,恶魔般地管教孩子。迷失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向,忘记了上帝的嘱咐与重托,忘记了最初对孩子的承诺与使命。
  天使的名字叫妈妈,神圣的称呼让我无地自容。
  无数次,我指责过孩子说话不算数,如今,才知道这是一句应该反问自己的话。如果早点反省,孩子不会继承到我遇到麻烦就发火的坏脾气,我们就不会母子关系紧张,孩子就不会得不到老师的喜欢,得不到小伙伴的欢迎。如果早些思过,我会率先改正,那些困扰着我和孩子的种种麻烦就不会再是问题。
  正是这篇小文,让我重新拥抱内心与我疏远的儿子,静心感受母子一同呼吸的时光,感谢他当年选择我做他的妈妈,感谢他再次给我完成承诺与使命的机会。在以后庸常的生活时光里,我将以一个天使的身份,让他终日里享受到在天堂里的安详。
  责编:王敬川
其他文献
尴尬境地:女儿人前让我难堪  记得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是2012年春节回老家时,当着不常见面的奶奶,女儿用脚不停地踢打我玩。知道当面训斥孩子会让老人不爽,我就没有说她;当时我也以为她是偶尔为之,不足为意。  不料此类事情后来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女儿不仅当着和我们有着密切关系的人时是这样,而且有时候在街上、公交车上、公园里等公共场合也会这样。例如,坐公交车时,有次女儿在打盹,我提醒她该下车了,她
作为一名喜欢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师,我关注着一切与孩子有关的话题,哪怕是一部电影。比如瑞士影片《想飞的钢琴少年》。初闻影片的名字,大脑出现7短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完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孩子静与动的两个极端状态,但弹钢琴怎么与飞翔的姿态联系到一起了呢?钢琴里飞出了欢乐的歌?带着弹钢琴的梦想去飞翔?我汗颜思维逻辑蜕化成了小学生作文的构思水平,只好带着好奇心去看电影。  都是幸运的父母  影片的开头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出现了经济大萧条,经常有一些流浪汉挨家挨户地敲门,讨要一些食物。住在德克萨斯州特克萨卡纳市里的一个小男孩家里也是这样,常有流浪汉来造访。一天,这个小男孩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家房子的外墙上不知让谁给画上了个记号。男孩不知道这个记号是什么意思,也没在意。过了几天,他听别的孩子说,这个记号是流浪汉们画的,他们发现一些人家的主人比较“好说话”,也就是容易要到食物,就在他们的房子外画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生活场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通过“重构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对话课堂,渗透‘生活元素’;实践运用,激发‘生活动机’”的策略连接生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连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探索
近几天,一向心无城府、嘻嘻哈哈的儿子,似乎有了很重的心事。  我“小心翼翼”地洗了一盘他最爱吃的美国红提,送到他的房间。一番“拐弯抹角”的套问后,他终于气咻咻地告诉我:他和高兴吵架、闹翻了。我大惊,他和高兴,可是一对“尿尿浇蚂蚁”长大的“铁哥们儿”呀,好得拆都拆不开。这是怎么啦?  儿子愤愤地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女同学,长得干净净、清纯纯的样子,男同学都喜欢她。但大家只拿她当‘羊脂玉净瓶’似的,远
陪女儿一起看西班牙影片《海啸奇迹》,我们都被剧情深深地感动着。这部影片再现了2004年印尼海啸的可怕场面,当铺天盖地的滔天巨浪涌来的时候,人类显得那样渺小和无力!虽然这部影片已过去多年,但是影片中表现出的大爱精神却永远也不过时,什么时候观看都能带来心灵的震撼。  影片主要以一个来印尼过圣诞节的家庭为载体,表现了人们在灾难来临之时的无助和坚强。在整部影片中,我看到了太多令人感动的场面,而最令我动容的
“陪读部落”故事多  案例一:晓宇家里条件不算太好,但是,为了晓宇能读个好高中,父母咬牙卖掉了家里的房子,离乡背井,来现在这所学校附近买了房子,轮流请假来陪读。父母还要在家乡那边工作,可家乡没有了“家”,只能在各自单位住职工宿舍,每个周末往返奔波于两地。  转眼陪读两年了,结果怎样?晓宇不但逃避学习,成绩下滑,而且还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中,我了解到,由于长期的父母陪读,晓宇衣来伸手、饭来张
家长不要对孩子在金钱问题上说谎  周末在商店,乔森看中了一款玩具,非要让我给他买,我只好说:“妈妈的钱用光了,买不了了。”没想到,小家伙却说:“那你去银行取钱啊!”敢情在他眼中,银行是自家仓库,没钱了直接去拿就好了啊?看来是时候告诉他钱是从哪里来的了。  记得《钱不是长在树上的》一书的作者尼尔·古德弗雷说,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在金钱问题上说谎。  比如,你不想给孩子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可以说“这个月
摘 要:足球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近年来,我国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全面提升我国的足球水平,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足球教学过程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过程,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通过足球教学和足球训练,学生的抗挫能力、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能得到增强,使得他们的意志力能得到锻炼,爱国情感能得到激发和培养。  关键词:足球教学;
摘 要:在线上教学期间,如何开展操作活动成为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难题。对此,文章以《图形的运动》练习课教学为例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借助数学操作,经历从部分到整体、从想象到验证的思维过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线上教学;数学教学;操作活动;数学思维  一、借助数学操作,经历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过程  剪纸是课堂上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