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追求目标,生物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强调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为核心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时减少而知识内容广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强调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所以高效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本文就以参加南通市高效课堂推进会时上的一堂公开课来浅析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这是一堂高三复习课,课题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前先发给学生预习单,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预习单上根据这一节的知识点,明确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和自学后的要求。例如:阅读课本50页1—2自然段,归纳生长素的作用特性。通过课前预习,使得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考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于在以前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地方有了印象,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方向和方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的问题,应当都是那些涉及章节核心的问题,或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问题,需要精心的选择与创设,不能流于形式,图热闹。这堂课我通过活动单,将重点知识设置为两个活动,“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和“理解生长素类似物及其作用”。其中生长素作用的三大实例和相关实验的考查是重要考点,所以在活动中首先请学生结合图解,解释植物茎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例如(1)植物的向光性:
设置的问题契合考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而且通过坐标图形的设置,使问题更加明确,坡度小,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便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实验考查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所以在活动二中特别设计了实验“探究2,4—D对洋葱根生长的影响”,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1)请绘制一个曲线图,能直观反映2,4-D对洋葱生根的作用特点。
(2)分析实验结果,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结合自己的分析,请评价本研究方案。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在活动一有效完成的基础上,有梯度的渐次推进。从学生之前的看图、识图,到本题的根据数据画图,并且结合图形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学会设置自变量的正确范围,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根据活动单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动,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每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活动单上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研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生由于存在着知识积累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往往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有深有浅,通过讨论可以为全体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自我提升的机会,让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沟通,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引导、调控课堂讨论活动,从中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启发、带领学生思考,引导探究思路,指导思考的方向。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请其他小组来评价这一结果,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聆听,随时准备纠正错误,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积极调动,更好的融入学习过程,有效地进行学习。在讨论、汇报、评价中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重点讲评,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在每个活动单元完成后都设置了及时巩固,这既是对重点内容的巩固训练,又是对核心知识点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反馈,同时还能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将知识的掌握向能力提升转化。例如,在活动一后的及时巩固中精选了两道习题。第一题是活动一中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明确生长素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事项,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第二题是知识的拓展延伸,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得到提高。通过这一环节的讲练结合,及时反馈,教学达成度高,并能有效的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住,做过的才能学会”,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才是一堂有效的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这是一堂高三复习课,课题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前先发给学生预习单,要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预习单上根据这一节的知识点,明确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和自学后的要求。例如:阅读课本50页1—2自然段,归纳生长素的作用特性。通过课前预习,使得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考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于在以前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的地方有了印象,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方向和方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讨论、探究的问题,应当都是那些涉及章节核心的问题,或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问题,需要精心的选择与创设,不能流于形式,图热闹。这堂课我通过活动单,将重点知识设置为两个活动,“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和“理解生长素类似物及其作用”。其中生长素作用的三大实例和相关实验的考查是重要考点,所以在活动中首先请学生结合图解,解释植物茎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例如(1)植物的向光性:
设置的问题契合考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而且通过坐标图形的设置,使问题更加明确,坡度小,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便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实验考查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高考的重要考点,所以在活动二中特别设计了实验“探究2,4—D对洋葱根生长的影响”,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1)请绘制一个曲线图,能直观反映2,4-D对洋葱生根的作用特点。
(2)分析实验结果,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结合自己的分析,请评价本研究方案。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在活动一有效完成的基础上,有梯度的渐次推进。从学生之前的看图、识图,到本题的根据数据画图,并且结合图形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学会设置自变量的正确范围,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根据活动单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动,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方法,每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活动单上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研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生由于存在着知识积累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往往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有深有浅,通过讨论可以为全体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自我提升的机会,让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沟通,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引导、调控课堂讨论活动,从中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启发、带领学生思考,引导探究思路,指导思考的方向。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请其他小组来评价这一结果,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聆听,随时准备纠正错误,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积极调动,更好的融入学习过程,有效地进行学习。在讨论、汇报、评价中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可以重点讲评,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我在每个活动单元完成后都设置了及时巩固,这既是对重点内容的巩固训练,又是对核心知识点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反馈,同时还能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将知识的掌握向能力提升转化。例如,在活动一后的及时巩固中精选了两道习题。第一题是活动一中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明确生长素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事项,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第二题是知识的拓展延伸,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得到提高。通过这一环节的讲练结合,及时反馈,教学达成度高,并能有效的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的、师生相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住,做过的才能学会”,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才是一堂有效的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