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其他文献
李鸿章有诗云: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地欲封侯。可见李的观念中,写作历史是了不起的大事情。易中天先生写作中华史系列,意欲寻找“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发愿极其宏伟壮大,令人钦佩。既自我高标,谤亦随之,非议声四起。  现代的信息发达,人们能轻易得到各种信息,著史所需要的冥搜博讨之功,可以减化。人们更注重作者的史识,看其能否写出“究天人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良史。当我们从“史识”角度来看,易中
20世纪30年代,一场“黑天使”风波,引起了上海电影界、音乐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明月歌剧社内,议论纷纷。事情的起因是,1932年7月13日,上海《时报》电影特刊发表《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一文,批评明月歌剧社创始人黎锦晖音乐创作中的不良倾向。一个多星期后,上海滩颇有影响的电影期刊《电影艺术》(第三期),也发表了批评黎锦晖的文章《中国歌舞短论》。这两篇批评文章,署名都是“黑天使”。在肯定了黎
【摘要】 群文阅读作为当今兴起的阅读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随着当今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采取群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分析该如何提高中年级学生对于群文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 中年级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针对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中优生占据舞台中央,其他学生没有足够机会发表意见的情况,提出邀请激励法的解决方法,主要是設置一位学生成绩优秀的同学做主持人,职责是邀请同学有序发言,让所有组员都发言机会,以及在发言过程中进行激励,让每个组员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言时,其他同学专心倾听,做好笔记,等发言者发言完后进行补充或纠正。为收到良好效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充足的训练和常态化应用。   【关键词】 邀
这世上有很多“衙内”的悲喜剧,也有不少“领导他爹”的啼笑皆非事。  6月18日,是今年的父亲节。近日正好读到《曾国藩家书》中他写给父亲的一封信,颇多感悟。这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父亲,曾国藩的父亲,属于“领导他爹”那一种。领导他爹,真不好当。曾国藩的父亲很低调  曾国藩这封家书写于清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在照例说些琐事报了平安之后,继续写道:老家政治生态不好,这些小官小吏,损公肥私,朋比为奸,热衷于拉帮
【摘要】 如何培养既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又不失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方面要掌握传统的学习技能,包括读、写、算、说四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承担着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职责,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开展“综合性学习”也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民办学校 现状 可
【摘要】 有效的预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能极大地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自信。而针对不同的学情,采用灵活多样的预习模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生物 预习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7-016-01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整天寻找毛泽东的下落,为什么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没有遭到敌机轰炸?  毛泽东的老房东闫受朝、闫文习父子说,蒋介石轰炸过城南庄,毛泽东有惊无险,至今毛泽东住处的柱子上还留有弹痕。毛泽东来到了西柏坡,这里党和群众的基础非常好,就像来到了一个铜墙铁壁筑成的安全岛上。中央大院里住着五大领袖,也住着几户平民百姓。书记们日夜操劳着国家大事,百姓们耕耘着自己的农田,保卫着书记们的安全。村民们几
“我认识胡风已快二十年,应该说是老朋友了。二十年来,我总以为他的毛病不过是心地褊狭、目空一切而已。看了舒芜先生发表的‘胡风信札’,我才知道原来胡风并不只是心地褊狭,而是别具心胸。原来他把他的小集团以外的人……都看成敌人啊。”  这是老舍先生在 《看穿了胡风的心》 中写下的犀利语言。  1954年,胡风遭批判,老舍接连写了《扫除为人民唾弃的垃圾》 《都来参加战斗吧》 等文,称胡风有“一颗极端狂暴狠毒
延安整风有两个层次,即中共中央高级干部整风和全党的普遍整风。全党的普遍整风,实际上又分为整顿“三风”和审查干部两个阶段,而从整顿“三风”转变为审查干部的起始点,或者说起因,就是“王实味事件”。康生把王实味打成“托派”  王实味是延安中央研究院的特别研究员。全党普遍整风发动初期,王实味在1942年3月13日、23日的延安 《解放日报》 文艺栏上发表了 《野百合花》 一文,揭露延安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