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课程资源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对此不妨一试。
  一、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为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课堂教学只有诱趣、激趣,才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则能在激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景阳冈》一文,课前先放一曲《好汉歌》,当“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旋律在教室响起的时候,学生们已随着那激昂的乐曲变得热血沸腾、兴趣盎然了,教师投影几幅武松打虎的图片,以听觉和视觉的刺激,给大家展示了一个立体的英雄形象。这时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课后布置欣赏《水浒传》相关片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而且是教会学习、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每名学生都愿意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如教学《月光曲》时,课前以钢琴曲《月光曲》导入,当学生们欣赏完那优美的乐曲后可就势导入:“曲子好听吗?你想知道这首动听的曲子又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吗?”在这个情境设置中,学生们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去深入探究,投入新课学习。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场景,沟通情感
  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如果光凭讲解和阅读,则难使学生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一些特殊环境真实生动地再现,则可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身临其境般地与作品相沟通、融合。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邱少云在烈火中如千斤巨石般一动不动的画面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于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一幅烈火燃烧的画面,加上“毕毕剥剥”的燃烧音响效果,并配以深情的朗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更能领会烈火焚身的痛苦,从而体会邱少云的坚强,激发学生对烈士崇高品质的敬仰。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送走敬爱的周总理。由于现在的学生难以领会到当时中国人民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教学中挑选一些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事例,制成课件,播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学生对总理的了解,然后再播放当时长安街人们送总理时那感人的一幕,在哀乐中动情地朗读课文,在此情与此景的交融中,学生就能沉浸于课文的氛围,深入领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推动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在我们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介绍了黄河在近2000年来发生的变化,说明了变化的原因以及治理黄河的主要办法,教育人们要保护好环境。教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作如下演示:⑴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原始生态图;⑵近代以来,黄河水患图片;⑶解放后黄河治理图片展。演示完毕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说话,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自己独特的治理方案。课后布置调查活动:了解自己家乡环境变化的情况,并设计治理方案。这样的课件重在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学生有了思路,就能主动探索答案,学生发挥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激发和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语文课堂是否活跃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更是素质教育成功实施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好语文的热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许雅健
其他文献
如何借助民间信仰的道德力量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中国传统社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国家治理智慧.许真君信仰作为古代江西最具影响力的民间信仰,在形成的历史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民办高校学生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研究和驾驭新媒体时代的“游戏规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构建网络安全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这一问题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研究基础,以生态位为视角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下,民族文化如何传承和创新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民族院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的煤化工企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结合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煤炭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煤化工企业的经营现状、中国石油资源及国际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
多模态,即激发多种器官感知运用的新教学模式。作为符合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国际语言,英语,其在国际舞台中正发挥出越来越重大的交流沟通作用。同时普及英语专业教学是我国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工民建筑施工规模逐渐扩大,对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其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巨大,必须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也是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我认为要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阅读、模仿,以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观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就是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不歇。”观察是认识生活的基础,是获取作
学位
入境旅游流的研究一直是旅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在目前国内学者对入境旅游流的研究上多侧重于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旅游流扩散的规律等,对于旅游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