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8例老年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缩短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促进阑尾炎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肠道功能恢复;阑尾炎;老年化脓
  
  
  近年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老人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发生相对增多。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恢复较慢,易发生黏连甚至梗阻、肠麻痹,导致肠功能恢复障碍。因此老年患者阑尾炎术后促进肠道恢复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选取38例老年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将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老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38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0.12±3.12)岁,其中男30例,女8例。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术前健康状况、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指针的患者;②年龄在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③有消化道或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在外。④患者及家属接受本研究的;
  2.方法
  2.1观察指标及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急性脓性阑尾炎的常规护理及医嘱内容进行护理,干预组由医院护理研究组指定的护士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术后6小时,每2小时进行腹部听诊肠鸣音情况;肠鸣音恢复正常后,护士每4小时询问患者有无肛门排气;肛门排气后,每班询问患者有无排便。两组均观察记录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2.2护理干预方法
  2.2.1心理护理: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有效的心理疏导,患者在术前大都对手术充满疑虑和恐惧,因此在术前的心理护理显得相当必要,术前主要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很好的了解手术的相关知识,解释手术的目的,增强医患沟通,使患者树立信心。在术后恢复肠功能方面的知识给予指导,目的在于调动患者的主动性,配合术后恢复。
  2.2.2被动锻炼:在术后麻醉平面未消除或麻醉未清醒时,由护士或家属协助患进行四肢按摩和被动运动,麻醉消失后,由于伤口疼痛,多数患者不敢翻身,护士和家属鼓励和协助患者进行翻身,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压疮,也可促进肠道早期蠕动【1】。
  2.2.3主动锻炼:在麻醉消失后,且生命体征正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行走,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上肢的扩胸运动。在床上休息时行主动四肢活动和翻身活动,下肢运动可在床上进行一些屈、伸、抬、蹬等动作,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恢复。
  2.2.4穴位推拿及腹部按摩:冬天注意调节室温,①术后6h开始推拿,护士立于患者床旁,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阑尾穴、足三里等穴位,采用推、拿、按、摩、滚、掐等手法,每天4次,每次20min,双侧经脉穴位交替使用,至肠功能恢复。②早期进行腹部按摩,嘱患者取仰卧或半坐卧位,露出腹部,护士双手置于患者腹壁,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天5次,每次5—8分钟应避开手术切口处,用力适当,切口附近减轻用力,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不感到按摩时牵拉伤口引起疼痛为宜。
  2.2.5开塞露塞肛:在术后12h开始给予开塞露20ml塞肛,每12h一次,至患者肛门排气为止。
  2.2.6饮食指导:术后肠功能未得到恢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饮食的指导,鼓励患者想象平时喜爱食物,目的在于刺激患者胃肠功能。肛门排气后可进食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避免易产气食物。根据患者消化功能,量又少到多,由稀到软。
  3.统计学
  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且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见表1)
  干预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表1
  分组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对照组 18 33.5±5.3 45.6±5.4 74.4±7.4
  干预组 18 24.3±3.8 32.6±4.4 59.4±6.6
  P值 <0.05 <0.05 <0.05
  5.讨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现在多是采用手术治疗。由于术中胃肠道暂时受到暴露,手术操作及炎症的刺激,使术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暂时受到抑制,导致肠功能恢复延缓、腹胀及肠麻痹的发生【2】。特别是老年人因抵抗力下降,局部血运差,更容易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和医学理念的发展,护理干预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本例中,由于老年人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的机能都在退化,特别是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起很大的作用,老年人因担心手术后期的恢复情况,对手术充满恐惧,所以产生焦虑不安和紧张情绪,易导致机体机能的紊乱,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士根据每位患者的特殊心理、文化、体质等,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阑尾炎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精神抑郁,能够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对缩短手术恢复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都起着关键作用。本组资料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肠道功能的恢复是有意义的。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缩短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促进阑尾炎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天会,张述英,杨静,等.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肠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7):348•350
  [2]蔡志强,段雅斌,刘锦华,等.消胀合剂促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2013,1(33):86-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就选取的6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多方面(包括术前沟通、快速通道麻醉、经皮肾钬激光碎石的微创技术、严密观察减少手术应激和疼痛及术后强有力的护理)的调查、总结。结果:通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不但使得所有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功,结石清除率上涨到百分之九十,还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并发症的出现和住院时间的延长,这些都为患者节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COPD住院患者个性化心理干预,提高对该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 方法:对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确诊的84例COPD住院患者个性化心理干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师根据病人焦虑抑郁的评分结果对实验组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心理干预,住院期间连续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出院前责任护士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估,比较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果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  方法:将366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输液故障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输液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  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股骨头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住院的5例老年人股骨头骨折或保守治疗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没有出现压疮等对应护理工作产生的并发症结论该类病例的护理非常关键,减少并发症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头骨折;并发症       1一般资料  1.1病例资料患者共5例最小年龄68岁。最大89岁,保守治疗的原因1例患有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3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 78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 2 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引入护理临床路径,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
期刊
摘要:目的:系统化护理在关节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中收治的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所有患者全部采用医用臭氧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疼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疼痛的VAS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之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
期刊
摘要:总结了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即对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进行高热、脱水降颅内压,合理給氧,控制和减少抽搐的发生,亚冬眠药物的使用等综合手段,密切监测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體征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认真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减少后遗症的保障。  关键词:乙型脑炎;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简称大
期刊
因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等患者的增多,去骨瓣减压术的推广,颅骨缺损患者也在增多。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并发症。颅骨缺损不仅破坏了颅内正常生理平衡,引发各种并发症也影响了患者的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颅骨缺损修补术采用颅骨代材料进行塑形,以达到恢复颅内平衡和美容目的。本科收治了15例颅骨缺损患者,行颅骨修补术,疗效满意。  1. 临床材料  2012年10月-2014年3月本科共收治颅骨缺损患者1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市第一人们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我疾控中心专门成立了慢性病研究小组,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采取连续护理模式,对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胎膜早破中应用循征护理的体会。方法:择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住院的34-36周68例胎膜早破的孕妇,运用循征护理治疗、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做到有证可依。结果:通过循征护理治疗,胎膜早破的孕妇的心理和生理舒适度有所提高。结论:循征护理的应用有助于使护理人员工作的效率,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有所提高。  关键词:循征护理;胎膜早破;应用体会       胎膜早破就是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