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研究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odow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市第一人们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我疾控中心专门成立了慢性病研究小组,将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采取连续护理模式,对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连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连续护理模式;老年慢性疾病;护理工作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老年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对此,我中心慢性病研究小组对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者年龄在63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25±3.42)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63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36±3.08)岁,在患者所患疾病中,有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63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8±4.12)岁,其中有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高血压,9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患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对照组采取一般临床护理,按照医嘱和规范的护理操作程序,护士施行各项常规护理操作,并在各项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连续护理模式。具体的操作如下:为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及病情等信息做详细记录,医护人员给患者统一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册应设为一式两份,交由护士和患者保存,档案册上有患者、医生、护士三方的联系方式。为保证连续护理的顺利实施,在患者出院时,健康档案上应具有连续护理模式进行的时间和内容。医护人员采用家庭访视或者打电话的方式,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定期的连续护理[2]。1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一个月进行一次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的内容包括对患者是否有疑惑、是否出现不适症状以及用药情况的了解,并再三强调要按时定量用药,对耐心劝导做得比较差的患者,积极鼓励做得好的患者,最后进行下一次电话随访的预约。医院人员在进行家庭访视时,努力使患者的家属参与进来,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评价一个月来患者的表现,并指正不足之处,提出改善的意见。作为监护者,患者家属同样需要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另外,注意观察患者的家庭环境,并提出指导意见。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的内容及评价都详细记录到健康档案册[3]。
  1.3评价标准
  在护理5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状况和焦虑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睡眠质量分数最高为21分,分数越低则睡眠质量愈好;采用SDS评价抑郁状况,抑郁状况的评分在0至100分之间,高于50分则出现抑郁状况,分数越低则抑郁情况愈轻;焦虑满分100分,高于50分则有焦虑,分数越低焦虑状况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表一 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抑郁程度 焦虑程度
  观察组 30 7.64±2.24 39.84±4.92 40.52±4.52
  对照组 30 14.12±1.85 46.67±5.19 48.91±5.6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年慢性病患者往往在家里进行长期用药治疗,没有医护人员专业的护理,并且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差等状况。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常规住院护理的基础上,也能实施出院后的定期护理。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连续护理。对出院后患者的狀况进行定期了解,并给予其长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积极排除各种对患者健康不利的因素。为了方便患者以后就医时医生对病情的诊断,还要制定患者的健康档案册,并将其动态变化及时地记录进去。
  综上所述,将连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淑玲,威小英,赵岳,等.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应用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16-918.
  [2] 廖晓春,廖淑梅.人口老龄化与社区老年护理服务[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7):73-75.
  [3]石霞,刘玉玲,王雪梅.等老年慢性病患音出院后连续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28):2563-25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重症胰腺炎采用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9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7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5.5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
期刊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急性肺损伤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我科近日收治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并发急性肺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临床上极为罕见,目前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度过危险期,急性症状缓解,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因“发热牙龈皮肤出血一周”入院,急查血常规示:RBC1.45×10
期刊
摘要:目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就选取的64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多方面(包括术前沟通、快速通道麻醉、经皮肾钬激光碎石的微创技术、严密观察减少手术应激和疼痛及术后强有力的护理)的调查、总结。结果:通过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不但使得所有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功,结石清除率上涨到百分之九十,还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并发症的出现和住院时间的延长,这些都为患者节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COPD住院患者个性化心理干预,提高对该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应对方式. 方法:对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确诊的84例COPD住院患者个性化心理干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师根据病人焦虑抑郁的评分结果对实验组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心理干预,住院期间连续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出院前责任护士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估,比较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果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  方法:将366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输液故障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输液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  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人股骨头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住院的5例老年人股骨头骨折或保守治疗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没有出现压疮等对应护理工作产生的并发症结论该类病例的护理非常关键,减少并发症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头骨折;并发症       1一般资料  1.1病例资料患者共5例最小年龄68岁。最大89岁,保守治疗的原因1例患有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3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 78 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 2 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引入护理临床路径,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
期刊
摘要:目的:系统化护理在关节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中收治的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所有患者全部采用医用臭氧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疼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疼痛的VAS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之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
期刊
摘要:总结了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即对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进行高热、脱水降颅内压,合理給氧,控制和减少抽搐的发生,亚冬眠药物的使用等综合手段,密切监测病人的意识、瞳孔及生命體征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认为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认真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减少后遗症的保障。  关键词:乙型脑炎;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简称大
期刊
因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等患者的增多,去骨瓣减压术的推广,颅骨缺损患者也在增多。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并发症。颅骨缺损不仅破坏了颅内正常生理平衡,引发各种并发症也影响了患者的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颅骨缺损修补术采用颅骨代材料进行塑形,以达到恢复颅内平衡和美容目的。本科收治了15例颅骨缺损患者,行颅骨修补术,疗效满意。  1. 临床材料  2012年10月-2014年3月本科共收治颅骨缺损患者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