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也有味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i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较强的学科,知识难度较大,因此,教师采取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厌烦心理,进而影响他们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趣味课堂的构建能满足小学生好奇心强等特点,能较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致,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创设情境、讲故事、组织游戏、有奖问答和借助多媒体设备等,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数学课程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满足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策略
  引 言
  趣味课堂是基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借助趣味化的形式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小学生的过程.趣味化教学有助于小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常常出现走神、搞小动作等现象,而趣味课堂的构建能使他们在玩乐中掌握更多的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一、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构建趣味课堂,小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学科的强大魅力,这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数学,从而有助于他们高效率地掌握所学知识,大幅度地提升
  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分解,并尝试融入生活中的趣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学习的兴致更高.总之,在浓厚的兴趣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更加到位,学以致用的能力也将更强.
  (二)活跃课堂气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在压抑的气氛下进行高效率的学习,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偏低、收获较少,甚至有的小学生已经失去数学课程学习的自信心.然而,趣味课堂的构建有助于营造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既能使小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又能使他们在身心放松的前提下自主获取更多的知识,最终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而通过趣味课堂的构建,教师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能促使小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因此,教师在趣味性的教学理念下可以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包括组织游戏、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有奖问答等,以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挖掘出小学生的潜力,促使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更多的探究兴趣,从而夯实他们的数学基础.
  二、构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
  小学生正处于好玩、好动的年纪,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减弱他们对数学学科的抵触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通過给定的某一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从而使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快速辨认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即小明同学外出游玩时走进了一片小树林,他分辨不出自己所在的位置,也不知道如何判断方向,大家有哪些好办法能帮助他找到回家的方向呢?根据脑海中已有的常识,有的小学生表示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太阳落下的方向是西,中午时分的太阳在南边;有的小学生表示如果阴天,该方法就失效了,此时应该如何辨认方向呢?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观察树叶(同一片树林树叶的稀疏情况是不同的,太阳照射时间长的一侧,树叶往往更茂盛),使小学生得出树叶茂密一侧是南面的信息.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借助指南针分辨方向,使他们对“位置与方向”这部分知识有更多的学习兴致,最终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辨认方向.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促使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拓宽他们的学习思路.
  (二)讲故事
  小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此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将增加小学生学习的难度,甚至导致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构建趣味课堂的理念下,教师可以借助讲故事的形式,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知识,从而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能在探究的基础上掌握它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讲述如下小故事:从前有一个狡猾的地主,把一块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了张老汉,有一天,他对张老汉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减少2米,另一边增加2米,继续租给你,你看怎么样?”张老汉一听觉得自己没有吃亏,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但是邻居说张老汉被地主坑了,这是为什么呢?听完这则故事后,很多小学生也觉得地主的做法没有不妥,那么张老汉到底为什么吃亏了呢?此时,教师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往往能使小学生豁然开朗.又如,在教学“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西游记》中的故事,并提出问题:“孙悟空每次出门的时候,都是用怎样的形式保护他的师父呢?”小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表示:“画个圆,让师父待在里面.”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那么唐僧在哪些区域活动是安全的呢?”将小学生的思绪引入圆面积的计算中,使小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以及更容易掌握课堂教学重、难点.
  总之,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趣味性的故事能促使他们产生疑问,进而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答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组织游戏
  游戏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能更好地保证教学效率,强化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以尊重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例如,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认识1~5这几个数字,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数字对对碰”的游戏,即教师首先在小卡片上分别写下数字1~6,在黑板上画出5个方框并标上序号1~5,其次组织小学生从6张小卡片中选出5个并分别粘贴到黑板上对应的位置,最后对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等,这样能加深小学生的印象,防止他们遗忘.又如,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了解钟表的基本组成部分,并能准确读出、写出整时.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即教师选出一名学生扮演老狼,让其他学生扮演小羊,拨动钟表的时针并询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当老狼准确读出时间之后,他就可以开始捕捉小羊,被逮到的小羊要说:“老狼老狼我错了.”整个游戏过程的趣味性较强,小学生的参与兴致也较高.
  总之,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通过组织游戏活动能使他们发现数学课程中的更多乐趣,最终使他们爱上数学课程的教学.
  (四)有奖问答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小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由于缺乏监督,小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有奖问答类活动,即教师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对小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使小学生的预习积极性更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
  例如,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借助秤对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进行称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小学生提前预习克和千克的概念、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质量等.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一问题:“一块橡皮的质量是多少呢?”有的小学生表示:“我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了称量,发现大约是10克.”此时,教师可以奖励该名学生一朵小红花,以促使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而其他学生在争强好胜的心理下,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最终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惩罚,教师还可以开设一个“数学银行”,即采取积分制的形式,小学生答对问题可以获得一个积分、答错问题需要扣掉一个积分,达到一定的积分可以兑换橡皮、铅笔等,这样能满足小学生的好胜心和虚荣心,促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数学学习上.
  总之,由于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较为严重,并且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我,有奖问答的教学方式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借助多媒體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的声音、动画、视频等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唤起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使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更加浓厚和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例如,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小学生分吃西瓜的视频,即教师播放视频中的一个西瓜被平均切成8份,每名小学生分到其中的一份,那么小学生分到的数量占西瓜总数的多少?通过观察视频,小学生会想象自己在吃西瓜,能借助之前学习的除法算式快速给出答案,然后从分数的角度入手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帮助小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而且能使他们的后续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分数的形成过程,引导小学生产生怀疑,促使他们发现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得他们学习的目的性更强.
  总之,多媒体设备对小学生来说是新鲜事物,可以给予他们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上的刺激,从而促使他们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数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趣味课堂,不仅能使小学生摆脱抽象、枯燥的学习环境,而且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趣味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小学生的角度入手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促使小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促使他们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多海.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J].学周刊,2020(13):67-68.
  [2]刘凯.乘上“减负高效”之舟 徜徉“趣味生成”课堂: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做到减负高质[J].河北农机,2020(4):106.
  [3]顾兴林.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3):121-122.
  [4]王新宇.初中数学“趣味课堂”教学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5):16,21.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学中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他们的数学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以加强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为目标,先简要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在教师发展、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实践分析,以供广大同仁借鉴.  【关键词】数学意识;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 言  数学意识包括空间拓展、数形
【摘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落后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养成.所以,教师要积极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创新以优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理论研究  引 言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进行创新以及改进,要運用符
【摘要】不论是200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还是201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了估算的重要价值,估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对估算认识不够,从而忽视了学生估算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估算的主动意识,估算能力弱.因此,从估算的现实价值入手,以生为本,创设有人有情的生态课堂,帮助学生建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应成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
【摘要】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让学生认识到其在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生活化;北师大版  一、前 言  新课标指出:“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
【摘要】苏教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这三版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不仅以不同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而且侧重点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比,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吃透算理,逐步抽象出除法的算式模型,让学习真正有效发生.  【关键词】教材对比;学为主导;意义建构  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之前,已经接触过周期问题、同数连减的知识,并且刚刚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内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一直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及数学,学生的第一感受大多是难度大,这也正是考虑数学科目拉分大的原因.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和方法,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收效甚微.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成为教师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要从本源出发,找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文选取了6个π值的计算近似公式,在python环境下,根据公式编程运行得到各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并从横向、纵向等多角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拉马努金公式和丘德诺夫斯基公式无论在速度还是精确度上都具有极其优良的性质,其用来计算π值时所需项数最少,速度最快,计算的精确度也最大.除此之外,公式中阶数越高,分母越大,则其收敛速度越快.此结果对于测试或检验计算机的各项性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
【摘要】数学是高考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更是教学中重中之重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们形成较高的核心素养是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的关键.老师们要有关键点、有计划、有条理地对教学进行规划与安排,要抓住方向、用对方法地去进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是当下教学的新形势.融入“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是以基础知识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道德品质为目的的一种新
【摘要】数学是思维训练的重要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载体.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仅仅训练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相关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数学思维;思维能力;初中数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从内涵的角度来看,数学思维表现为主体能够结合数学思想,
【摘要】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学评是关键,而如何保证教学评的一致性是一个难题.教学评一致理念指通过了解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及设计教学内容等完成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依靠评价开展教学活动,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案.由此可见,教学评具有一致性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围绕教学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圆的复习课为例,分析了教学评一致的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