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方向 用对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e_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高考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更是教学中重中之重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们形成较高的核心素养是现代高中数学教育的关键.老师们要有关键点、有计划、有条理地对教学进行规划与安排,要抓住方向、用对方法地去进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是当下教学的新形势.融入“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是以基础知识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道德品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是有利于当代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途径.基于以上,我们就从明确学习的方向方法、引导学生们带着逻辑思维走进数学课堂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素养这三个方面来探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方向方法;逻辑思维;数学核心素养
  人们常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数理化在我们生活中的确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看似数学中的高阶计算、导数、化学中的无机化学、提纯,物理中的加速度、磁场电场与我们都毫无相关.可是仔细想想,如今我们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哪个东西是不经过化学、数学的加工呢?高楼的建造,是无数次数学的运算和无数次的测量……所以,在高中这一重要的学习阶段,我们必须重视数学.老师们要注重教学方式,同学们要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加强自身的核心素养.
  一、明确方向 学会学习
  要学好一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以及这门课独特的意义.这需要每个教师都吃透教材,搞懂搞清每个知识点,也需要学生们去了解课程的意义.搞懂课程,就会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不仅老师可以找到适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确方向 找方法
  人生的每一步前进都需要方向,学习课程也是如此.学习数学更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明确的方向.所以老师的有效引导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怎样正确地指导学生们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明确的学习方向呢?这就是老师们的教学重点.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们都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强化的阶段,对于一些方式方法可能不太容易接受,所以这就更是考验老师的教学能力.如何去引导学生用更明确、更有效的方法让数学知识变得简单起来、如何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去贯串抽象的高中数学知识,就需要老师对于教学任务的熟悉,要先搞清楚其中的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学识,给学生一定的方向指导,帮助每个同学都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去学习.
  比如,高中数学中数列求和知识点.这个知识就是对简单数列的升华.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数列的同学们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老师们的正确指导,提出一些明确的目标方向,让同学们进行学习.老师可以把数列求和的几种方法总结出来,例如,分组求和、倒序相加、错位相减等等,然后分几节课程给同学们讲解,留给学生一些思考、学习的空间.上课的时候教师不仅仅要讲解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更要用习题提高同学们对求和方法的熟悉度,让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2.“学会”学习 用对方法
  每个人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咿呀学语的孩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总之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学习.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地会学习呢?又有多少人真正地理解学习呢?这是我们当代高中生学会学习的必要一环.高中生最关心的就是时间问题,人人都想要事半功倍的效果,都想用最短的时间去弄清楚最难的问题,这就需要用对学习方法,要学会学习.学习方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也需要自我的不断摸索.特别是数学这门比较难的学科,很需要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从而引导同学们在学习中找到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比如,在高中数学函数的学习中,老师可以用电子课件绘制的函数动图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抽象函数的性质.然后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中使用电子课件理解函数的性质,在动手中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找到合适自己学习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不仅仅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还可以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所以,“学会”学习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要“学会”学习,要用对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事半功倍的乐趣.
  二、逻辑思维
  高中的数学不同于小学、初中的数学,不再是背诵乘法口诀,也不再是初中阶段的简单函数,而是抽象的导数、三角函数……因此教师在高中阶段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跟紧老师
  每个老师的课堂教学都不是毫无规律的.每一节课程教学,都是老师根据自己的学识、自己的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在老师讲每节数学课前,学生一定要做预习,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节奏、老师的课堂设置去思考,同时还要思考每个部分设置的意义,学习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比如,在讲导数的几何意义时,老师利用一个简单的函数引入,让同学们巩固一下基本函数的知识点.然后用圆的切线和割线的变化联系推广出一般曲线用割线逼近的方法直观定义切线.用切线与割线的联系及数形结合来探究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切线的斜率,接着老师明确导数的几何意义.同学们这样一步一步地紧跟着老师,只需要认真地分析就可以学会这节课的知识.
  2.提高思维能力
  思维决定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因此在数学领域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给同学们.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比如,老师在讲几何问题时,可以给同学们展示多种多样的解析方法、证明方法,也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向量等等的办法给同学们讲解同一几何问题.这样能让学生们清楚解题思路,还可以在这么多解析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就这样,在慢慢做题、慢慢理解中去提高個人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对于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尤为重要,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应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要把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要深入理解并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三、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的数学内容是逐渐从简单走向深入、从直观走向抽象的.所以,高中数学也是很多学生头疼的一门学科.想学好高中数学,我们就要去了解这门课程的核心,去了解它到底要给我们传达一些什么知识.比如,要明确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思维、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1.弄清本质 提高素养
  有关教育部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凸显了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学生们形成的数学思维,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还是要依托于老师的教育教学,第一步要搞清楚本质,在本质中寻找意义,从而达到提高素养的目的.
  比如,老师在讲排列组合问题时,应该一步一步地让同学理解知识、让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养,这是老师教学的难点.提高素养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解知识的层面上,将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老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层面上引领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例子:某手机的开机密码是六位数,该密码有多少种可能?经过思考学生会回答:有10×10×10×10×10×10种可能.这就是一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一种知识的升华,更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2.应用数学 锻炼自我
  学习知识不仅仅是要应对考试,更是一种对自身能力的锻炼.那么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怎样去应用数学、怎样提高、锻炼自我呢?这就需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训练.
  老师在课堂上面讲到一个例子,学生们就应该会举一反三.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再去应用.逆向思维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例如,四个数字3、4、-6、10之间要通过加减乘除得到24.不妨先用逆向思维法,我们很容易知道3×8=24,从而可以知道3×(4-6 10)也等于24.逆向思维可以让问题简单化还可以提高自身能力,锻炼思维.培养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老师、学生都要做好相关的事情,在应用中锻炼能力.
  总 结
  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要找到合适的方向,用对学习方法,着重培养数学核心的六大素养,在数学抽象中总结一般的规律与结构;在逻辑思维中培养一定的思考问题方式;在数学模型中提高建模能力,结合实际,在直观想象中摸索解决问题方式;在数学运算中学会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数据分析中提高处理能力.这就是高中数学的独特魅力,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重视,注意用核心素养贯串整个教学过程.也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去理解核心素养,再应用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们思维和理解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总而言之,数学核心素养对每个学生都有重要意义,理解数学素养能让我们在学习中提高成绩,还可以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明确学习数学的方向,用对方法,提升自身能力,培养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清超.抓住方向 用对方法——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1):80-81.
  [2]缪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试题与研究,2020(32):177-178.
  [3]吳秋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38.
其他文献
【摘要】问题是联系一系列知识构建的纽带,是数学的核心,是思维的起点.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最终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促进对数学的学习.本文围绕“立三点”促思考、“设三境”激兴趣、“筑三层”助发问的“三法”新样式的策略展开研究,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开拓学生的问题来源,提升学生的提问水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
【摘要】有效教学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设计,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笔者的公开课“搭配中的学问”谈谈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  有效教学是学生进行数学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课堂氛围,会让你的课堂精彩不断,也会使你的教学魅力
【摘要】信息化支持下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融合创新实践,目的在于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笔者从探究意义、创新思路、创新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小学四年级数学平板课堂为例,开展教学设计和实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归纳得出“问题情境→自主探究→交互分享→分层练习→精准反馈→总结梳理”的实践路径,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开展有效反馈评价的融合创新教
【摘要】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学中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他们的数学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以加强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为目标,先简要阐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在教师发展、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实践分析,以供广大同仁借鉴.  【关键词】数学意识;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引 言  数学意识包括空间拓展、数形
【摘要】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落后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养成.所以,教师要积极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乐.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创新以优化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理论研究  引 言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进行创新以及改进,要運用符
【摘要】不论是200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还是201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了估算的重要价值,估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对估算认识不够,从而忽视了学生估算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估算的主动意识,估算能力弱.因此,从估算的现实价值入手,以生为本,创设有人有情的生态课堂,帮助学生建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应成为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
【摘要】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让学生认识到其在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运用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生活化;北师大版  一、前 言  新课标指出:“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
【摘要】苏教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这三版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不仅以不同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而且侧重点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比,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吃透算理,逐步抽象出除法的算式模型,让学习真正有效发生.  【关键词】教材对比;学为主导;意义建构  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之前,已经接触过周期问题、同数连减的知识,并且刚刚学习了表内除法的内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一直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谈及数学,学生的第一感受大多是难度大,这也正是考虑数学科目拉分大的原因.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数学的技巧和方法,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收效甚微.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成为教师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要从本源出发,找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本文选取了6个π值的计算近似公式,在python环境下,根据公式编程运行得到各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并从横向、纵向等多角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拉马努金公式和丘德诺夫斯基公式无论在速度还是精确度上都具有极其优良的性质,其用来计算π值时所需项数最少,速度最快,计算的精确度也最大.除此之外,公式中阶数越高,分母越大,则其收敛速度越快.此结果对于测试或检验计算机的各项性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