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我国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轻实验、重理论、回避难做实验、过分夸大课件的作用”的现象。如何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创设更多的实验氛围和机会,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如何注重对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方面进行积极的探讨等成为化学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一、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是用创新的精神、先进的实验手段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推陈出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重视“以人为本”,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等等。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建立起开放的、民主的、活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带给学生亲身学习的感受,消除实验的焦虑感和紧张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今,教学目标多维化、学习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开放化、创新教学课堂化,已成为现代化学教学变革的重要目标。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本人,任何成功的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新课标与广东省考试大纲明确提出注重对三维目标的考查,考试大纲说明也明确要求化学科考试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具体能力包括化学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改革教学思想,树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正确理解“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科学素养,使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既注重实验结果,又关注实验过程,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关注科学过程与方法的获得。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法和方式
  以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模式为基础,服务学生终身学习和个体发展的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时代发展到今天,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掌握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上,初中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型”和“记忆型”,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高中化学教材与初中化学教材相比深度、广度明显增加,由描述性向推理性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完善,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在能力要求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所以高中生要通过想象和抽象思维来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最终建立起科学的化学学习方式和科学情感。
  三、多进行实践探索
  1.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动手能力很差。在教学中我采用边讲边议边实验的方法,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指导学生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边做实验边复习功课,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加深印象,学得活。
  例如在学习“乙醇的重要性质”实验时,有一个乙醇在铜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的实验,中学化学教材操作是在试管里加乙醇,把一端弯成螺线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层很薄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在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操作,注意乙醛的味道,并注意铜丝表面的变化。由于现象不明显,可观察性不强,不能起到演示的作用,于是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让每位学生都清楚观察到现象,另外,由于乙醛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不利,不符合当前绿色化学环保实验的要求,学生建议用验证醛的产生的方法代替闻乙醛的方法,我给予了肯定。
  2.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是指化学课堂教学以外的围绕化学这一领域,通过各种实验渠道,传播化学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科技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形成创新能力的一种活动。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自始而终、全方位参与活动,学生必须自己动脑、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和判断得出结论,真正体现作为学习主体的价值。
  课外实验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和思维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通过实验,认识事物的本质,促使学生认识结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弥补课内的不足,通过课外实验,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氯水的性质实验,多数学生都能不断分析,总结,最终得出结论,例如探究氯离子的存在、氯分子的存在、氢离子的存在、次氯酸的漂白性实验;还有个别同学实验中偶尔发现在氯水中滴加高浓度的足量酸溶液,发现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提出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可逆反应向氯气生成的方向移动。通过活动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效应,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从新奇感转化为强烈的操作意识。
  3.开放实验室,使每位学生体验实验的乐趣,体会实验的意图和思路、方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的动手能力。
  为了更好地开放实验室,学校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的建设,配置实验所必需的药品、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各种简单的实验活动。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各种实验事故的发生,反复强调实验操作规范,指导学生做好实验,特别是对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实验中注意用电安全,杜绝人身伤害事故;在实验室仔细观察化学实验常见仪器,了解其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使每个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认识化学品安全标识,掌握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掌握常见气体的制法,掌握常见物的分离、提纯、鉴别和检验,懂得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其他文献
任务分析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文章以任务分析结合化工原理实验的教学实例,阐述了该课程实施教学任务分析技术的具体措施及应用体会。
摘要: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始终是化学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如果衔接不好,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化学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学生的成绩就会下滑而一蹶不振,笔者认为教学衔接最重要的是要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做好衔接。  关键字: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衔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5-0029-02  中图分类号:C632.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行有效性教学;⑵精心设疑,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现有效性教学;⑶运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⑷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进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有效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6-0034-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出现的一些腐败问题,指出了加强高校廉政建设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高校腐败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廉政建设的具体建议,促进校园、社会和谐。
“度”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标准,是普遍存在的,如排球比赛要求一传到位,锻冶工作要求掌握火候,艺术表演要求恰到好处,化学教学也有自己的“度”,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应该全盘考虑、认真推敲。教学中内容适宜、方法恰当、节奏和谐,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度”。  一、选择好“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化学可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人类的生活,但化学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化学教学中要面向可持续发展,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文章利用甲苯/甲醇(10:1,体积比)溶液微波辅助萃取塑料电子电气样品,用正己烷沉淀萃取液中的高聚物,采用液相色谱对四溴双酚A进行定量测定。对微波萃取条件、沉淀试剂用量、检测波长
减负背景下的作业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用途的基础自然科学,在化学科学中到处充满着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按照“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中学化学中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探究的支点,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  关键词:探究;支点;质疑;质疑文化;打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7-0035-01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07.015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传承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