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低年级阅读教学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forr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中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文与图、读与思、读与说、读与演、读与画、读与写等有机结合的形式,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中低年级 阅读 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尤其是中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以读为主。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我认为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文与图相结合。中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可爱的大熊猫》课,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大熊猫长得什么样?大熊猫爱吃什么?由于这些插图非常生动具体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象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读与思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读与说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学完《拔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我就及时引导学生“说”:“你想对文中的种田人说点什么?”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一下子被学生说透了。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读与演结合。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在教学《奴隶和狮子》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活灵活现,将课文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教学效果令老师非常满意。
  五.读与画结合。这里讲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的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如学习《中国结》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中国结下来。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
  六.读与写相结合。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是家乡小导游》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有的夸家乡的迷人风光,有的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有的说家乡的变化,还有的畅想家乡的未来。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看看谁写得最棒。结果学生兴致勃勃,文章中充满希望。虽然是低中年级的学生,但也喜欢观察生活中一些事物,有时也观察得十分细致,写出的话自然形象生动,充满了童稚。
  总之,在中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就会相得益彰,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大桥现浇连续箱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案,可供同行人员参考。  【关键词】现浇连续箱梁;质量控制  1.地基处理  某桥址地面土质为耕植土,河床桥位处采过砂等,承载力较低,为确保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沉陷,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确定地基处理方案。主要是:清理泥浆池、承台基坑及地基松软地段等,采用换填沙砾60~80cm,并整平、碾压密实,使其承载力达到250kPa
【摘 要】公路的路基质量对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本文就如何加强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控制  1.路面垫层与路基的施工要求  1.1级配砂砾是路面垫层较好的主要材料,但砂砾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及路面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掌握对砂砾的技术要
注意讲究教学艺术,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内容摘要: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遣词造句、发音、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产生“欧化汉语”,使读者体会不到原文的真正韵味和含义。本文将通过分析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浅谈在英译汉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译汉 常见问题 翻译策略  一.引言  翻译的标准是准
内容摘要:在当下高校的教育语境下,古代文论课程遇到一些现实困境:学生认同感太低,文言繁杂理解吃力,理论相对抽象。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授课,把文论课深入浅出的教出新境界。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古代文论 教学改革 情怀培养  一  在目前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学一门“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由于教育语境使然,该课程的授课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由于大量的
内容摘要:小学节段提及诗词审美和培养学生的诗词审美能力,大有为时过早和不自量力之嫌。其实不然!诗词潜移默化的熏陶力是润物无声的,是不分年龄节段的。诗词美的再现需要小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审美经验。从学校教育要培育“真、善、美”真正的人的角度来看,培养小学生的诗词审美能力并非拔苗助长,反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诗词审美 审美兴趣 审美经验 审美能力 自我创作欲  纵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也是一个系统的教学工程,它需要语文教师细致地做好各项环节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摸索出一套自己独有的作文教学风格。化学生“怕写作、讨厌写作”的消极态度为一种“我想写、我要写、我能写好”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激发兴趣 积累素材 加强指导 注重评价  众所周知,作文在中学语文试卷里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合称“三大板块”,分值为50分,在中招中相当于历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关系处理上出现误区,过多地关注课外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应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什么样的资源?如何开发课堂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一.挖掘、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语文课堂最主要的学习资源。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
【摘 要】针对某高速公路路段所经的洼地、鱼塘、水田、沟河,部分基底蕴有浅层软土地基,埋藏较浅,土质主要为淤泥质亚粘土,提出对于软基路段处理及其填筑等施工技术,同时对路基的压实施工进行了总结,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处理;软基施工;路基填筑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边坡的岩性、产状、构造裂隙分布、破碎状况以及边坡的稳定性较为复杂,本地区自然区划属于自然区划属Ⅳ6,路线
内容摘要:如何通过提问使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感悟得到新知、规律或学习方法,已经成为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提问的切入点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切入点 策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然后释疑的过程。合理有效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并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