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建设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关系处理上出现误区,过多地关注课外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应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什么样的资源?如何开发课堂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一.挖掘、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语文课堂最主要的学习资源。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是学生成长的精美食粮。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开发教材资源,才能迸发出活力,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摒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传统思维,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开发多样化的教材资源载体形式。可以让学生尝试观察、讨论、操作等,引导学生模仿创作、表演作品、改编课文等,以延伸教材内容,唤醒课堂生机。课堂上除了知识资源的开发,更要重视以教材为凭借的创新经验资源的开发。因此,在学完整个单元内容后,老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回顾与交流,力图达到巩固课内、延伸课外的整合感悟的目的。组织学生在交流课内学习收获的基础上,交流课外阅读感受,通过讲述、讨论、交流、品评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应组织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整体感知──感受体验运用──整合感悟”教学流程中,学生从目标出发,到资源搜集,再到资源交流,最后利用资源再创造,资源由静入动,逐步生成,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动态性,让与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源得到有机的整合。
  二.发现、把握课堂生成的资源
  在一个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课堂里,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会随时随地地充盈其中。所以,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均存在着由教师组织和学生经验而构成的“课程重构”,这就是实际进行的课程。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应灵活组织教学活动,关注生成,利用生成,不局限于文本,不局限于预设,这样才能激活课堂,拓展课堂。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无疑应当成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设计,随时能够接住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让学生的知识、经验、思想、体验、感受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从而使阅读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的特点,产生出许多突发性的“即时因素”。如果教师过分强调教学的预设,无视这些“即时因素”,阅读教学就只能是单向的强行灌输。
  三.选择、妙用媒体资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巧妙地运用图片、视频、音频、文字资料等媒体资源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可以扩充课堂容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文本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所以,教学中把资源中的图片、视频加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体会并加以理解,可以锐化学生感官,激发学生情感。如果说视觉是一种景象美,那么听觉便是一种语言美,教学中同样要妙用音频资源,强化学生听觉感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安排,适时从中选择、应用与课文配套的配乐、朗读录音来补充教学,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完了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媒体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知识文字材料,它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如果能在教学中妙用文字资源,能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媒体资源,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补齐教材资源的短板。
  总之,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教材等静态的语文教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教学时的灵感、教学机智以及学生的感受、情绪变动、突发事件等动态教学资源,并辅以有效媒体资源,才能使语文课堂灵动而丰富,充满活力。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规划课题《依托信息技术,构建农村中学教学资源库探究》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841)。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陷入了僵局,文言文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课堂枯燥无味,教学效率低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融入文字学、训诂学等知识,深入挖掘文言文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扩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面,完善文言文考评制度。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原因 对策  教材选编的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学习文言文是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传
内容摘要:古典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一定的比分,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但目前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笔者对部分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简要论述了古典诗词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古典诗词 教与学 主要问题 基本方法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
【摘 要】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大桥现浇连续箱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案,可供同行人员参考。  【关键词】现浇连续箱梁;质量控制  1.地基处理  某桥址地面土质为耕植土,河床桥位处采过砂等,承载力较低,为确保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沉陷,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确定地基处理方案。主要是:清理泥浆池、承台基坑及地基松软地段等,采用换填沙砾60~80cm,并整平、碾压密实,使其承载力达到250kPa
【摘 要】公路的路基质量对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本文就如何加强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控制  1.路面垫层与路基的施工要求  1.1级配砂砾是路面垫层较好的主要材料,但砂砾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及路面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掌握对砂砾的技术要
注意讲究教学艺术,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内容摘要: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在遣词造句、发音、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产生“欧化汉语”,使读者体会不到原文的真正韵味和含义。本文将通过分析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实例,浅谈在英译汉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译汉 常见问题 翻译策略  一.引言  翻译的标准是准
内容摘要:在当下高校的教育语境下,古代文论课程遇到一些现实困境:学生认同感太低,文言繁杂理解吃力,理论相对抽象。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授课,把文论课深入浅出的教出新境界。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古代文论 教学改革 情怀培养  一  在目前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学一门“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由于教育语境使然,该课程的授课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由于大量的
内容摘要:小学节段提及诗词审美和培养学生的诗词审美能力,大有为时过早和不自量力之嫌。其实不然!诗词潜移默化的熏陶力是润物无声的,是不分年龄节段的。诗词美的再现需要小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审美经验。从学校教育要培育“真、善、美”真正的人的角度来看,培养小学生的诗词审美能力并非拔苗助长,反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诗词审美 审美兴趣 审美经验 审美能力 自我创作欲  纵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工作,也是一个系统的教学工程,它需要语文教师细致地做好各项环节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摸索出一套自己独有的作文教学风格。化学生“怕写作、讨厌写作”的消极态度为一种“我想写、我要写、我能写好”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激发兴趣 积累素材 加强指导 注重评价  众所周知,作文在中学语文试卷里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合称“三大板块”,分值为50分,在中招中相当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