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ita8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教材
  一、新课改下的困惑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广,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让教惯了旧教材的老师有许多的不适应和困惑。首先是新的教材体系不适应,同时对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比较陌生,另外,教材容量过大,这都叫老教师有点措手不及,总体感受是不会教、教不会。
  二、新课改下教学困惑的原因
  (一)教材的变化
  旧教材总体来说信息量小,分析深刻,而体系编排无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现代史,都是以时代为线索,在某一时间段内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新教材则容量大、信息广,分析比较浅显,其体系则是分别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为线索,再以时间为纽带去阐述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世界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有专题史的思想。和旧教材相比,是大相径庭,故教师会有很大的不适应。
  (二)学生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与上世纪的学生已有很大的差别。现在一个学生每天获取的信息量远远超过教师,同时,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敏捷,遇到问题总是穷追不舍。因此,我们的教师必须要面对学生的这一变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时局的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你对本专业的知识要有精准的掌握,还要求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不但要求你要掌握好汉语,而且还要求你要掌握好最基本的英语,现在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学科,单靠某一学科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总之,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新课改下解决困惑的措施
  (一)处理好教材
  新教材的容量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觉得在处理新教材的内容时要有取有舍,纯记忆的东西可点到为止,而对较难理解的内容要进行重点突破。如在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节教材时,我认为第一个和第三个目录可以让学生自学,而教师则应把精力放在第二个目录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上。这一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处理时我们可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讲到十五大,这样基本上就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就如有的老师所说:现在主要是如何使用好新教材而不是如何教好新教材。
  另外,新教材的体系没有旧教材体系那么容易把握,似乎每一个专题与前一个专题和后一个专题之间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便显得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孤立的、分散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认真钻研,善于把握,它们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的。如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的四节课讲的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正统地位的确立、新发展及受到批判;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三节课即讲的是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思想一个过程也是儒家思想受到冲击、动摇的一个过程。这样,两个貌似无关的專题却清晰地叙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如果教师在讲课前心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在上课过程中就不会游刃有余。简言之,需要我们教师能有效地把握和处理教材。
  (二)提高自身的素质
  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要运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按新时期教育规律办事,以最经济的时间、最合理的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新教材除容量大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对有些知识,我们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像绘画艺术里的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立体派,还有古代哲学和物理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充电,大量获取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己的素质,许多地方要和教材、学生产生共鸣,只有“熟”才能生“巧”,连教师自己都搞不清的问题去给学生讲解,学生是不会喜欢听的。
  另外,教学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浅出,优秀的教师要尽力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必修三讲的是思想文化史,讲到每个阶段的思想文化出现的背景时,我们都会分析这一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社会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简单地说就是: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更简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增加历史知识储备,同时要注重文史哲的有机结合。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
  旧教材下,我们教师喜欢表演式的上课,一节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感觉把教材分析得入木三分,很有成就感。或许旧教材下,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但在新课改下,我们应更多地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尽量地使用多媒体,充实教学资料,注重情境问题的设置,问题的设置最好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如在讲罗斯福新政时,我们可以把听它和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相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到网络的双重作用时,我们可设置:假如你是牛郎、包拯、比尔·盖茨、学生、黑客、本·拉登,你会用网络做什么,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跨越时空,可激发学生分组合作从而去自主探究。
  总之,新教材、新课改下,我们的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储备,还是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上都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贾会彩.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J].代教育探索,2012(5).
  [2]徐为章.感悟历史新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2006(3).
  [3]朱文龙.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0(4).
其他文献
选择10.68 hm2虾池对复合除草剂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使用复合除草剂的虾池,基本无杂草生长,池水透明度适宜,夜间DO含量高,利润可增加6 591.77元/hm2.
一讲到写日记,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那是语文学习中的事。其实不然,在数学学习中也可以写日记。写数学日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记录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状况、效果、问题、困惑、感悟、收获和反思,使教师的“教”为主体转向了学生的“学”为中心,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选择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数学日记,记录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魅力  
研究了欧氏空间Rn上的线性系统和它的梯度扩张系统的能控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能观测性之间的关系,证明了线性系统的梯度扩张系统是能控的(或能观测的)当且仅当原线性系统既
Congenital uro or genito-digestive fistulas are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context of caudal pole malformations. Isolated congenital forms without associated anore
<正>~~
期刊
长期以来,高中政治课堂一直依赖于传统的教师课上讲解灌输、学生课下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严重压抑,学习效率低下。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课堂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这就需要政治老师寻找各种途径和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变“功利应试”为“兴趣学习”  我们不回避高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生物测定法初步研究了冀东地区花生、大豆、水稻、玉米等作物及其品种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作物及其品种对苯磺隆均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其中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体育核心素养,塑造体育课堂新式教学。若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在核心素养的认知基础上融入体育文化;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体制中加入主体思想;在核
Propolis is a natural substance made from resins collected from trees and plants, and which bees combine with pollen, wax, and their own enzymes. It has a com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