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考古和遗传学多学科视角下的印欧语系起源与扩散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欧语的起源与扩散研究从首次提出至今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当前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库尔干假说和安纳托利亚假说,对于印欧语的起源及扩散路径,国内外研究丰富且说法庞杂,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考古学、语言学和遗传学多角度出发,梳理了有关印欧语系起源和扩散问题的主要假说,评述和对比了各学科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综合多学科证据,我们推断印欧语起源于高加索山南部地区到安纳托利亚一带,经由东欧早期的农业人群传入东欧大草原,尔后经由以颜那亚文化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早中期的东欧草原游牧人群传播至欧洲、中国西北(吐火罗语)和南亚.
其他文献
家国关系是理解20世纪中国基层治理逻辑变迁的重要本土视角.在传统社会,由于家国一体与家国同构,维系家族内部的伦理和结构就是维系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然而,近代以来,面对巨大的民族危机,国家却必须打破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以社会成员的国族意识代替其家族意识,进而汲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随着家国关系由统一走向对立,国家能力实现了增长,但传统乡村以自治与德治为内容的治理模式也被彻底改变.在这种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新时代的乡村治理需要妥善处理好国家能力增长与基层治理活力保持之间的平衡关系,
无论是增长理论还是发展理论,基本主线是谋求物质匮乏的最小化与经济财富的最大化.经济学尤其是主流发展经济学,一直是满足物欲、追求产出与经济增长最大化的经济学.同样,农业的经济增长,被视为既表达了农业产出水平的高低,也代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从人的生物天性及农业的生命逻辑来说,在人类生存问题解决之后,继续谋求农业的工业化及其经济效率,应该是与人性本质背道而驰的.为此,新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构建起关于福祉与幸福的分析框架,农业的发展必须从经济功能转型为生态与社会功能导向.鉴于农业"生态品"的公共性与外部性,
人民性是城市性的核心价值,贫困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发展,也对城市性的自我纠正机制提出要求.从历史的角度看,城市演化对于资本与权力的双重依赖,既制约了城市总体目标的实现,也压缩了个体选择的空间,更背叛了城市性的内在价值.在城市演化的进程中,一些城市居民深陷贫困,这些贫困的发生表面上是个人选择与城市政策的失当,本质是城市变迁对于城市性的反动.城市贫困说明,只要城乡、族群、阶级不平等依然存在,城市就一定会同时存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城市反贫困的正当性在于城市性纠偏机制的激发,以人民性引导城市性的复归.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尤其是伴随着一系列热点伦理事件或焦点案件的爆发,常常掀起一场场轰轰烈烈的"道德保卫战".其中一种通过立法重振道德的呼声格外引人注意,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立法是否会让人们变得道德.面对道德多样化的生活实践,立法要遵守不应强人所难的基本原则,如果通过强制手段迫使人们做事实上做不到的事情,这非但不能让人们变得更道德,反而会走向道德专制或暴政.在尊重价值多元的前提下,道德立法可采用鼓励和强制并重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引导人们弃恶扬善.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的善,决定道德立
在西方先进国家中,德国社会学的发展相对晚进且历程坎坷.德国社会学在20世纪初萌芽之时,就因纳粹的"夺权"而停滞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学科重建阶段又因美国的挟持而陷入了美国化危机.在此危难之时,达伦多夫1958年出版的著作《社会人》,意外引发德国社会学界关于"社会角色"概念的学术争辩,史称"角色之争".这场大规模的学术论战,让德国社会学出现了"通过超美国化以去美国化"与"通过国际化以抵消美国化"的学科发展方向,对德国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去美国化与国际化产生了不小的推动效应.当今中
作为经典的社会学概念,共同体展现了总体性的社会图景,从个体的心理特征、个体间的关系性质、社会的结构形态到政治的理念与体制,组成了一个连带的有机整体,并体现为一种共同的伦理生活,而它的产生,又是同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分不开的.滕尼斯的共同体理论及其现实可能性,是在马克思同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思想争执的背景里展开的,从黑格尔法哲学的理念前提到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经验条件,他立足于自己身处的时代背景,创造性综合了二人的社会与国家观,呈现出现代共同体的总体图景及其伦理意蕴.
"吴姓"是中古时期江东本土士族的统称,其多兴起于汉末,在六朝政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孙吴到东晋,这些士族虽然大多在建康出仕,然其家族重心往往还在乡曲.但进入了南朝之后,他们普遍把家族重心转移到建康,家族成员开始向建康迁徙.在此过程中,作为个体的吴姓士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生活地理空间的变化导致他们在社交范围、价值观念、知识获得等方面都和前代有所不同,而这些不同又直接反映在了他们关于家园认同的文学书写中.在这些转变中,吴姓士人的地方性趋于模糊,逐渐融入都城社会之中.
一般来说,后代诗人年老时才会喜爱内容平凡、风格平淡的陶诗.北宋最喜陶诗的苏轼、黄庭坚莫不如此.陆游却是例外,他与陶渊明的关系经历了合、离、合的复杂过程.陆游少年时即已深喜陶诗,中年出仕后与陶诗比较疏离,晚年退隐故乡后则以陶诗为诗歌创作的典范.本文从历史背景、人生遭际和文学观念等角度揭示了这个现象的原因及其意义.
以公元1719至1949年间甘肃金塔县水利事务为主线,可以分析这一因屯田而兴起的边疆社会在两百余年间的演化特征.清代屯田时期,金塔县水利事务完全由政府控制,屯田结束后逐渐转向民间自行管理;但政府却出于对边疆地区民众领袖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成见,刻意将士绅集团排斥于水利管理事务之外.民国时期随着外源性水利危机的爆发,向外部"争水"成为决定区域社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政府转而支持士绅阶层积极"争水",士绅由此控制了全县水利事务."争水"成功的士绅阶层很快涣散并劣化,致使金塔内部水利逐渐废弛、社会矛盾
东汉以后,"文人无行"成为针对文人群体的主要批评话语.东汉时"文人无行"话语主要侧重于批评文人为求官不择手段,"苟容取幸"的行为;南朝以后,"文人无行"的侧重点转为批评文人倚仗文才傲视他人,"恃才傲物"的行为."文人无行"批评话语的演化,反映出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取士标准由"以德取士"到"以文取士"的转变,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拥有社会地位却缺少相应权力保障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