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转型与生态化发展——从产品性农业到功能性农业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c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增长理论还是发展理论,基本主线是谋求物质匮乏的最小化与经济财富的最大化.经济学尤其是主流发展经济学,一直是满足物欲、追求产出与经济增长最大化的经济学.同样,农业的经济增长,被视为既表达了农业产出水平的高低,也代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从人的生物天性及农业的生命逻辑来说,在人类生存问题解决之后,继续谋求农业的工业化及其经济效率,应该是与人性本质背道而驰的.为此,新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构建起关于福祉与幸福的分析框架,农业的发展必须从经济功能转型为生态与社会功能导向.鉴于农业"生态品"的公共性与外部性,促进农业功能的市场化交易,交易的制度结构及其市场设计是需要予以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
其他文献
潘知常以"生命美学"的代表而著称,新世纪以来更大力提倡为中国美学补上"信仰之维、爱之维",其思想、言说为刘小枫所代表的"诗化神学"美学诠释之延续,自有"神性启蒙"的现代性意义,也因此而同染以二元对立思维扬西贬中之弊.此实为当代学人所共有之长短,似不必苛责.但潘先生经常自诩、四处"讲道",却放大了其知识上的欠缺和学理上的轻率,也使得他的"生命美学""信仰"和"爱",远离了肉身与灵魂的沉重,成为消费时代的时尚,浮华为空洞美丽的辞藻、无所不能的爱之"心灵鸡汤"."布道"所
社会学家提出并论证了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阶级或阶层差异的理论命题,定量研究虽然不断对此进行跨学科检验,但过多测量的是具体的教养行为而非整体的教养方式.这个问题在国内相关研究中被延续了下来,甚至带来结论性的争议.转向测量类型化的教养方式,使用职业、教育和综合地位作为阶层的三重指标,可以重新检验中国城市社会阶层之间是否存在教养方式的显著区别.经过对上海和全国数据中不同测量方法的交叉验证,得出如下结论:教养方式确实存在阶层之间的差异,经济社会地位越高的家庭越可能采取权威型或民主型教养方式,而非专制型或放任型教养方式
杨廷栋1902年出版《路索民约论》,在历史上第一次用汉文完整表述了四卷本《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此书跟随卢梭原文分为四编.第一编最为激烈,指出革命不仅正义,而且对一个腐败国度的重生不可或缺;可是,从第二编起表面上便很少肯定革命,反而强调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为开创自由平等的社会创造条件.不仅如此,杨廷栋还一再指出这样的政府应该由一位强势的君主所领导.他所描述的不是传统帝王,也不是立宪君主,而是马基雅维利式的"新君主".根据卢梭和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的诠释,马基雅维利的"新君主"其实代表一种革命的力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一方面,这一学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系统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结晶;另一方面,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作出的历史回应,是对马克思主义广义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发展.这一学说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明确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凝练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一学说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升华为系统性的理论,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写《中华创世神话选注》本书编辑组选编王宪昭王京评注综合型创世卷神的起源卷世界万物起源卷人类起源卷动植物起源卷自然现象与自然秩序起源卷中华创世神话人物图像谱系田兆元唐睿毕旭玲著定价:178元.
期刊
与一般的哲学史着重研究历史上哲学体系的前后更替不同,观念史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史注重的是研究"基本观念"的生成与演化;而观念的直接载体即是"词汇",它们有生成以及被理解的演变史.作为观念史研究对象的那类词汇既来自经典世界,更源于生活世界.在经典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际以"词汇"为进路探求观念史,不但需要合理地解决语言学、历史学和哲学创造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要正视词汇在"古今中西"交汇的历史脉络中的创新和变化,如何表征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的变迁,因而需要将对于上述二者的辩证关系的认
不同区域与城市群在国内贸易大循环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发挥的功能具有差异性,东部区域是国内贸易中心,中部区域对东部、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原材料支持,西部区域则更多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保障重要原材料供应).城市群对于国内贸易总量、所处区域贸易总量贡献较大,是区域贸易背后的主要推手.同时,区域之间、城市群之间的贸易联系较弱.为此,应将城市群作为政策发力对象,着力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优化贸易结构,提升国内大循环畅通水平.
比较现代化研究是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要理解现代化就需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视角去审视现代化的逻辑.从本体论的视角来看,现代化是各个维度的综合性结果,并且这一结果存在诸多客观标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简单的中欧比较违背了宏观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原则.因此,尽管中国和欧洲在16世纪之前一直是最为繁荣的地区,但两者在16-18世纪期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然而这个所谓的"大分流"却并非是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关键.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建立全球史观是科学认识现代化的关键,纯粹的西方中心主义或东亚中心的思
静坐自宋代以来已成为儒家功夫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它在儒家功夫论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作为一种以君子和圣贤人格为追求的功夫实践而非一般的养生方法,静坐在儒家传统中究竟应当如何定位?较之佛、道以及世界上其他宗教与精神性传统的静坐实践,儒家式的静坐又有何种与众不同的特点?对此,学界迄今似未见较为全面与深入的研究.本文以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焦点,对儒家静坐功夫论尝试予以总结性的考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指出静坐在整个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中并未被作为根本性的功夫实践,主流儒者大都对静坐作为儒
家国关系是理解20世纪中国基层治理逻辑变迁的重要本土视角.在传统社会,由于家国一体与家国同构,维系家族内部的伦理和结构就是维系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然而,近代以来,面对巨大的民族危机,国家却必须打破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以社会成员的国族意识代替其家族意识,进而汲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并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随着家国关系由统一走向对立,国家能力实现了增长,但传统乡村以自治与德治为内容的治理模式也被彻底改变.在这种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新时代的乡村治理需要妥善处理好国家能力增长与基层治理活力保持之间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