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研兴校已成为诸多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如何有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成为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校本德育课题研究须实现与学校办学理念的融合,注重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和师生的主体参与,并在研究中积淀成果,以科研提炼学校形象。
关键词:校本课题研究;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办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7-0068-02
近年来,伴随着科研兴教意识的觉醒,校本课题研究对于提升中小学校办学品质和形象的独特价值日益凸显,许多学校纷纷开展了课题研究。然而,追求面子工程而盲目立项,课题研究缺乏深度等现象并不鲜见。如何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多年来,广州市花都区冠华小学在校本德育课题研究中,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一、基于办学理念,为课题研究指引方向
校本德育课题的确定与实施,必须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如此,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方向性,而这样的校本课题研究也才能凸显其校本性。
“主体个性化”,是冠华小学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提出的办学理念,它追求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这一办学理念和追求,学校确定了校本课题“走进皮革皮具之都,探究个性和谐发展”和“创作教育:弘扬盘古文化,培育创新精神”。
在课题研究中,小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狮岭镇素有“皮革皮具之乡”美誉和盘古文化的人文积淀;创办皮革皮具艺术节和“传承盘古,诗意冠华”皮革主题艺术创作活动,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学校活动文化品位;开发与实施校本德育课程《走进皮革皮具之都》和校本教材,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能力,引领学生领悟与传承狮岭人“勤俭、上进、拼搏”的精神,树立“立足狮岭,走向世界”的崇高理想……以此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张扬学生个性,实现主体个性化发展。
校本德育课题的选择与实施与“主体个性化”办学理念的高度融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性,而这样的课题研究也有效贯彻和落实了办学理念。
二、整合多种资源,为课题实施提供支持
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是现代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校本德育课题研究更需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立足本土、本地、本校实际,获得丰富的研究资源。
狮岭镇素有皮革皮具之乡的美誉,在这里,传统皮革产业与现代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相遇;学校多数学生家长都从事与皮革皮具相关的工作;而生活其中,教师大多也都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这些都为校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国际皮革皮具节是狮岭镇每年的大节日,借助这一盛况,每学年第一学期,学校都会开展皮革皮具艺术节,以课题实施为线索,开展系列活动。学年初,学校制定活动方案,与国际皮革皮具节同时开展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到皮革城进行展示活动,包括文艺汇演、现场皮革皮具小制作、小设计、皮革秀表演、皮革皮具一条街表演等,为孩子搭建展示平台,感受和体验皮革皮具工艺和繁华的贸易现场。活动还设计了爱心义卖活动,现场义卖师生的手工制作作品,所得款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活动中,学生与父母一起设计、制作、销售自己的产品,如有家长从事手袋制作,父母便和孩子一起制作了精美的小手袋,有家长从事五金销售,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作出了可爱的钥匙扣等。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与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等,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父母平日工作的辛苦,懂得了感恩。
丰富的家庭和社会资源,为校本德育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这样的课题研究根植于厚重的本土、本地和本校实际,因而更加立体而丰盈。在生动的课题研究推动下,孩子们不断获得生动的发展,而学校也因此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三、注重主体参与,以课题促进共同成长
校本德育课题研究,最终是要服务于师生的共同发展,由此,也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校本德育课题研究必然要切合学校师生的发展实际,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推动课题研究为契机,融洽师生关系,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发动全校师生,共同构建校本德育课程《走进皮革皮具之都》。编写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工厂、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参观和采访,以发现的眼光搜寻素材;师生一起整理所见所得,为教材的编写积累素材。而校本课题《创作教育:弘扬盘古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的实施过程,更是师生共同创作的过程。
学校基于年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分年级开展“传承盘古、诗意冠华”皮革主题艺术创作活动。各年级学生就地取材,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皮革碎料,以线描、拼贴、集体合作等方式创作了充满童真、童趣艺术品。例如,一年级孩子刚刚入校,在白纸上印上彩色的小手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选择一个图形代表班级成员一起成长,用大家的小手印拼成这个图形保存下来。有的班级选择了一棵树,有的是一艘船,也有的是一个可爱的皮包。待到六年级毕业时再拓一次手印,共同感受和见证成长。二、三年级则让孩子在彩色卡纸上画出最开心的表情,每个班级集中成员的图片,用皮革碎料马赛克拼贴出一朵花;所有班级的花再共同拼出一张笑脸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爱满童印”“七色花开”“诗苑漫步”到“历史长卷”创意狮岭”,每个班级的师生一起创造着美好的校园生活,而课题研究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顺利展开。
有了师生的共同参与,校本德育课题研究便成为了师生共同经历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师生关系自然而融洽,师生共同创造着美好的校园生活。
四、积淀课题成果,以科研提炼学校形象
校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也是学校特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随着校本德育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冠华人对于办学理念的理解也逐渐深入;而资源的整合,更促进了学校对本土、本地和本校资源的把握,也凝聚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师生共同创造并享受着美好的校园生活。
有了校本德育课题研究的积淀,学校提炼出了“冠华形象”。征集全校师生的意见,学校将这一形象初步定位为:尊重、欣赏、成就学生生命的多姿多彩,用创业、创新、创造的盘古精神打造的冠华娃形象,引领、伴随、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基于这一定位,学校推出了冠华形象精品系列:多彩冠华娃,快乐好伙伴,展现和谐友爱的精神风貌;活力冠华娃,快乐梦工场,展现以皮革皮具为载体,“制作”美好童年梦想;魅力冠华娃,皮革皮具之旅,展现感受家乡文化的多姿多彩;自信冠华娃,快乐成长林,展现走出家乡,走向世界的鸿鹄之志。
校本德育课题研究,让学校走出了自身的科研兴校之路,实现了新的发展,更为每一个冠华学子的个性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毛伟娜
关键词:校本课题研究;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办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7-0068-02
近年来,伴随着科研兴教意识的觉醒,校本课题研究对于提升中小学校办学品质和形象的独特价值日益凸显,许多学校纷纷开展了课题研究。然而,追求面子工程而盲目立项,课题研究缺乏深度等现象并不鲜见。如何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问题。多年来,广州市花都区冠华小学在校本德育课题研究中,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一、基于办学理念,为课题研究指引方向
校本德育课题的确定与实施,必须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如此,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方向性,而这样的校本课题研究也才能凸显其校本性。
“主体个性化”,是冠华小学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提出的办学理念,它追求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这一办学理念和追求,学校确定了校本课题“走进皮革皮具之都,探究个性和谐发展”和“创作教育:弘扬盘古文化,培育创新精神”。
在课题研究中,小学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狮岭镇素有“皮革皮具之乡”美誉和盘古文化的人文积淀;创办皮革皮具艺术节和“传承盘古,诗意冠华”皮革主题艺术创作活动,依托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学校活动文化品位;开发与实施校本德育课程《走进皮革皮具之都》和校本教材,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动口能力,引领学生领悟与传承狮岭人“勤俭、上进、拼搏”的精神,树立“立足狮岭,走向世界”的崇高理想……以此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张扬学生个性,实现主体个性化发展。
校本德育课题的选择与实施与“主体个性化”办学理念的高度融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性,而这样的课题研究也有效贯彻和落实了办学理念。
二、整合多种资源,为课题实施提供支持
学校、家庭和社区协同教育是现代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校本德育课题研究更需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立足本土、本地、本校实际,获得丰富的研究资源。
狮岭镇素有皮革皮具之乡的美誉,在这里,传统皮革产业与现代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相遇;学校多数学生家长都从事与皮革皮具相关的工作;而生活其中,教师大多也都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这些都为校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国际皮革皮具节是狮岭镇每年的大节日,借助这一盛况,每学年第一学期,学校都会开展皮革皮具艺术节,以课题实施为线索,开展系列活动。学年初,学校制定活动方案,与国际皮革皮具节同时开展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到皮革城进行展示活动,包括文艺汇演、现场皮革皮具小制作、小设计、皮革秀表演、皮革皮具一条街表演等,为孩子搭建展示平台,感受和体验皮革皮具工艺和繁华的贸易现场。活动还设计了爱心义卖活动,现场义卖师生的手工制作作品,所得款项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活动中,学生与父母一起设计、制作、销售自己的产品,如有家长从事手袋制作,父母便和孩子一起制作了精美的小手袋,有家长从事五金销售,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作出了可爱的钥匙扣等。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与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等,同时,他们也深刻体会到父母平日工作的辛苦,懂得了感恩。
丰富的家庭和社会资源,为校本德育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这样的课题研究根植于厚重的本土、本地和本校实际,因而更加立体而丰盈。在生动的课题研究推动下,孩子们不断获得生动的发展,而学校也因此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三、注重主体参与,以课题促进共同成长
校本德育课题研究,最终是要服务于师生的共同发展,由此,也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校本德育课题研究必然要切合学校师生的发展实际,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推动课题研究为契机,融洽师生关系,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发动全校师生,共同构建校本德育课程《走进皮革皮具之都》。编写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工厂、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参观和采访,以发现的眼光搜寻素材;师生一起整理所见所得,为教材的编写积累素材。而校本课题《创作教育:弘扬盘古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的实施过程,更是师生共同创作的过程。
学校基于年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分年级开展“传承盘古、诗意冠华”皮革主题艺术创作活动。各年级学生就地取材,用身边随处可见的皮革碎料,以线描、拼贴、集体合作等方式创作了充满童真、童趣艺术品。例如,一年级孩子刚刚入校,在白纸上印上彩色的小手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选择一个图形代表班级成员一起成长,用大家的小手印拼成这个图形保存下来。有的班级选择了一棵树,有的是一艘船,也有的是一个可爱的皮包。待到六年级毕业时再拓一次手印,共同感受和见证成长。二、三年级则让孩子在彩色卡纸上画出最开心的表情,每个班级集中成员的图片,用皮革碎料马赛克拼贴出一朵花;所有班级的花再共同拼出一张笑脸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爱满童印”“七色花开”“诗苑漫步”到“历史长卷”创意狮岭”,每个班级的师生一起创造着美好的校园生活,而课题研究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顺利展开。
有了师生的共同参与,校本德育课题研究便成为了师生共同经历和共同成长的过程。师生关系自然而融洽,师生共同创造着美好的校园生活。
四、积淀课题成果,以科研提炼学校形象
校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也是学校特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随着校本德育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冠华人对于办学理念的理解也逐渐深入;而资源的整合,更促进了学校对本土、本地和本校资源的把握,也凝聚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师生共同创造并享受着美好的校园生活。
有了校本德育课题研究的积淀,学校提炼出了“冠华形象”。征集全校师生的意见,学校将这一形象初步定位为:尊重、欣赏、成就学生生命的多姿多彩,用创业、创新、创造的盘古精神打造的冠华娃形象,引领、伴随、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基于这一定位,学校推出了冠华形象精品系列:多彩冠华娃,快乐好伙伴,展现和谐友爱的精神风貌;活力冠华娃,快乐梦工场,展现以皮革皮具为载体,“制作”美好童年梦想;魅力冠华娃,皮革皮具之旅,展现感受家乡文化的多姿多彩;自信冠华娃,快乐成长林,展现走出家乡,走向世界的鸿鹄之志。
校本德育课题研究,让学校走出了自身的科研兴校之路,实现了新的发展,更为每一个冠华学子的个性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