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事儿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开工第一天,厂里来了条小狗,怎么赶都赶不走。
  小狗可爱,小王很想收留,却不敢擅自做主,就去请示老板老张。
  老张在看裁员名单,正窝着一肚子火,张口就喷:“人都吃不饱还养狗?养个狗屁呀!”
  小王只见过老张的苦瓜脸,从没见过老张发火,边退边嘟哝:“不是说‘猫来穷,狗来富’吗?我还不知道厂里难哪?我这不是——”
  “回来!”老张压住火,想了想,不期然眼前一亮,赶紧冲门口嚷。
  小王折回来,却不进门,梗着脖子睖老张。
  “去带来看看。”老张边说边挥手。
  “汪!汪汪!”
  “它在给您拜年呢!”小王满眼含笑,欣赏着小狗对老张说。
  “你好!”老张从他那坐了十多年的藤椅上弹起来,冲小狗欢叫,“啊!真可爱!你看这眼睛,炯炯有神!这耳朵,挺展有力!还有这身皮毛,金黄金黄的,多喜庆!”
  “那给它起个名字吧!”小王说完,不停地挠脸。
  “好哇!”老张笑着问,“起个啥名儿好呢?”
  “就叫来钱吧。”小王脱口而出,“吧”出了一张又大又圆的荷叶嘴。
  “不……不行,太……太那个了。”老张略思片刻,说,“来……来宝吧?不行,还是那个。”
  “来事儿!这小狗看上去很机灵,一定会来事儿!”小王嘴奇快,两片瘦唇又忽地炸开。
  “嘿,行啊小子!好好好,就它了,来事儿!来事儿好!”老张看一眼机灵的小狗,又看一眼机灵的小王,使劲儿拍了小王肩膀一巴掌。
  小王顺势弯下腰去,轻声唤:“来,来事儿,过来。”
  老张也眯着眼唤:“来,来事儿,过来。”
  员工们都这样唤。
  这狗东西聪明,才两三天,无论喚“来、来事儿”,还是“过来”,它都直起身来应和。
  老张似乎有了盼头儿,心情一天比一天好,听啥话都悦耳,看谁都顺眼,只象征性地裁了几个实在不中用、不听话、要求还特多的员工。
  员工们都说老张变了,动不动就夸人。员工们越干越带劲,业绩月月都在升。
  久不谋面的友人,见老张精神抖擞,更是惊讶,都禁不住要开个玩笑:“老张你捡钱啦?”“老张你二春呀!”等等。
  微信朋友圈也有人感叹:“老张你陀螺呀,一天到晚不停地转,一会儿北上广,一会儿云贵川。”“老张你艺术家呀,一个个包装盒闹得比艺术品还艺术品。”等等。
  人家再提“小微企业今年很难熬,明年更难受”,老张嘴上说是,心里却不以为然。
  那边,小王按老张要求悉心喂养、精心调教,来事儿可谓一天一个样,不到半年就长大了,标致得很。
  小王想到来事儿长大了,不能白养,就在每一间办公室门口贴上一张不同颜色的纸,再在快递物件上贴一张与各办公室对应颜色的纸,让来事儿衔着物件,按颜色分送到各办公室。
  访客初来乍到,不识路,也让来事儿带。
  夜里访客极少,小王偶尔外出相亲,开门、关门、登记等日常事务,来事儿从没出过差错。
  为此,小王要表彰来事儿,就问老张:“给来事儿戴个袖章,打上‘超级保安’,可好?”
  老张把双眼瞪到溜圆才答:“这……这不好吧。”
  “只要你同意,钱我自己出。” 小王气鼓鼓的,他以为老张想省钱。
  “我不是这个意思……唉,明说了吧,你就不怕人家把你骂成狗吗?”
  “呵,狗就狗吧,有的人还不如狗呢!”
  “啊,哦,那……那什么,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这样一办,员工和访客都要求同来事儿合影。之前从没合过的,必须合;之前合过的,重新合。“来事儿那‘破势’摆得一个比一个上档次,那×装得一次比一次有格局。”这是小王的原话。照片们飞到网上翻来覆去一晒,来事儿就成了“网红”。
  小王的门卫室很快热闹起来。有慕名前来谈生意的,也有只为好奇,啥都不谈,纯玩儿的。
  转眼到了年底,一盘点,全年营收比去年翻了一番。一时间,厂里到处都在传:“这等功劳非来事儿莫属,来事儿真是个招财宝……”
  老张很高兴,年终奖跟着翻了一番。员工们更高兴。
  可出人意料的是,厂里干得热火朝天的第二年二三月间,来事儿突然不见了,小王也速速离了职。
  留不住就送一程。这是老张做人做事的原则。老张设宴为小王送行。席间,老张只忆过往喜乐,绝口不问小王何去何从。小王很感动,但感动归感动,这职还得照离。
  小王投奔的那家公司是新开的,同老张的公司一样,也做包装盒,老板是个毛头小伙子,据说还是小王的亲戚呢。
  老张得知小王的去向后,每每想起小王曾走投无路跪求自己收留的情景,心里就隐隐作痛,偶尔也焦虑:“他不会真以为是来事儿的功劳吧?”
  之后不久,老张就更加焦虑了——来事儿独自回来了。老张一大早在他办公室门口发现来事儿时,来事儿瘦成了猴子样,脖子上的绳子显然是蹭断的。
其他文献
西藏阿里军分区,成立于1968年4月1日,至今已经50年了。  那一年,从河南省中牟县征召了500名新战士,成为阿里军分区第一批士兵。  1969年,我入伍分配到阿里军分区卫生科,那年16岁多一点。一进营地,耳膜马上被一水的河南中牟话浸泡。卫生科负责训练我们的老卫生员,都是早一年军龄的中牟士兵。他们教会了我最初的医学知识和军人的果敢忠诚,我至今把其中的一位,亲切地称作“师父”。在奇苦的高寒征战缝隙
期刊
中午,院子里热气蒸腾,平日老爱在院子里东啄西寻的几只芦花鸡,全钻进了后院的灌木丛下,给自己刨个浅坑,摊翅伸腿地贪点儿土湿气儿,院中破碗里拌的麦麸鸡食,谁都不肯去看一眼,连最擅长窃食让人防不胜防的麻雀,也不知躲哪儿去了。半大小狗四眼,仗着被人宠爱,死皮赖脸地贴地平躺在电扇下,跟人共享凉风。电风扇有些年头了,被无法抗拒的电力催逼着,老牛拉重车般缓缓地转动着,并不时咯吱一声,像是叹气,吹出的也不是凉风了
期刊
凌晨三四點钟的时候,小兰忽然醒了。  蚊帐里一片漆黑。一声长长的火车汽笛的鸣叫从村子东面传来——它从村庄上空飘过,从水田、桑林和茶地的上空飘过,再往西,一座大山把它挡住了,它折回来——当它又一次传进小兰的耳朵,声音像被谁削走了一块,呜……这一声火车的号叫比先前的那一声要柔弱得多,听起来像是从大山深处发出来的。  小兰认为山腰里也建了一条铁路。每次小兰提起这事,大人们都摇头否认,他们说铁路在村子的东
期刊
内容提要: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青年的精神文化特征具有特殊的意味。文学作品对青年形象的塑造,既与写作者的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有关,也内在地受到时代语境、思想文化和社会形势的复杂影响。在近些年的长篇小说中,路内、冯唐、鲁敏、徐则臣、绿妖、张悦然、郝景芳等作家塑造了一系列青年形象,着重于讲述了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心路轨迹。在这些作品中,怀念和憧憬是他们进入“青春”的主要方式,这不仅关联着他们
期刊
柳学武如果还活着,应该有八十好几了。  自从他有一天突然从我们生产队离奇失踪后,所有的人再也没有见过他,也没有关于他的任何消息,他像是从人间彻底蒸发了。  柳学武当时是我们生产队唯一的“右派分子”,他是一个漆匠,手艺极精,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慕名来请他漆家具、漆寿材。他从不用化学漆,一律用的是土漆。 上漆前,他用砂纸把器具打磨得平滑无比,摸上去似婴儿或大姑娘的肌肤才行;然后前后上三遍漆,漆出来的东西红
期刊
我在去陵水镇的路上,迎面碰到彭三。彭三呵呵呵地笑过,把手里一头驴子的缰绳硬塞给我。他说:“这是一头脾气好、能干活儿的好驴子,转遍四区八乡难找。”他说着,掰开驴子的嘴:“叫驴,才三岁口,一岁相当于人的七岁,还是个小伙子呢。”  我看着驴相不错,就问啥价。彭三诡谲地拿过我的手,在手心里挠挠。他说:“绝对划得来。”  我跟着彭三回到家里,从席子底下摸出800块钱给了他。他拿着钱呵呵地笑,边笑边伸出手,在
期刊
赛金花刚刚起床,中堂府就派人候在外面了。  赛金花并不着急,仍是慢慢梳洗,徐徐装扮。搽油、抹粉、描眉、点唇,每一项都做得那样小心,那样细致,那样一丝不苟。  梳妆好了,她不喝早茶,不用早点,却倒了一杯洋酒,轻轻呷一口,不咽,让酒在舌尖上慢慢滑过,细细品味,感受着那一种凉爽与刺激。  这是她在德国养成的习惯。尽管外面有人候着,可这习惯,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还剩半杯时,她握着杯子,摇摇,一口喝下,将
期刊
内容提要:《老实街》以一条老街的命运浮沉,勾勒出文化传统的现代危机。通过对老实街人日常生活的结构性反思,《老实街》不仅在这条寻常的老街内部,探寻到一种潜在的“异响”,同时,在老实街逐渐“陷落”进程中,老街人不断涌现的复杂幽微的情感,也使得这条浓缩了中国传统伦理和文化基因的老街,浮现出一条隐匿的文化裂隙。小说借助“寓言化”的方式,通过重新回顾这条裂隙的发生、起始,不仅清理出传统文化遭遇现代性的复杂状
期刊
一天,三个和尚下山去化缘。他们走了一村又一寨,袋满、钵满,准备返回庙里了。  在村口,三个和尚一同发现路边有一枚铜钱。大和尚把头扭过去,不看。二和尚弯腰拾起来却又扔掉,说:“乃身外之物,留作何用?”三和尚又拾起来,说:“我们不用,可送与可用之人呀。”  他们在村外见到一个乞丐,三和尚将手里的那枚铜钱送给了乞丐。  这时候三个和尚身后有人哈哈大笑。他们回头一看,只见一位两耳垂肩、额上点着朱砂红、手执
期刊
大学同学丁妍回国,我们俩约好了回母校见上一面。初见丁妍,我很惊讶——丁妍以前是我们班女生皮肤最白的,两年没见,晒成这种电影或者画报上金发美女的古铜色了?我好像在哪儿听到一种说法:在某些国家,古铜色标志着你是个有钱还有闲的人,因为有时间、有能力去海滩晒太阳呀!丁妍不是在读研吗?我恍惚听她说还曾经打工补贴生活费用,这么快就踏上富贵的台阶啦?在那边跟富二代谈上了?  面对我的问询,丁妍笑回:“你想多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