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导入新课需要提问,学习新知需要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需要提问,问题探究需要提问,学生学习情况反馈需要提问……它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所以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的强弱。
  纵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的教师提问目的不明确,满堂问,不管学生会不会都要提问,使学生失去对所提问题的兴趣。甚至还有的教师把提问当成警告和惩罚学生的手段:谁上课不听就提问谁,故意提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或难度较大的问题,让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当场出丑。如此这般,不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才能强化提问效果,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我在多年的探索过程中发现,从以下等方面提问,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课文导入处提问,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为学生刚从课前活动中回到课堂,许多学生还沉浸在愉快的回味之中,这个时候急需提问。为此,我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结合新课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引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从而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苏州园林》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还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又美在何处呢?今天就请同学们随着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苏州园林》免费游玩一番,一饱我们的眼福!并请同学们畅谈谈旅行后的感受。”这样的导入生动有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新课上,并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课文。
  二、从教学目标处提问,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教学重点。
  每一课都有其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达不到,那么教学肯定是失败的。因此我们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还需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达到目标要求。故而,我每课都围绕各个教学目标,分别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不知不觉地达到教学目标。
  如《变色龙》一文,引导学生分析沙皇专制统治黑暗腐败,是这篇课文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我们直接问学生,这篇课文说明了沙皇统治怎么?显然学生难以回答。为揭示出这一主题,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系列小问题:“变色龙是怎样变色的?奥楚蔑洛夫是怎样‘变色’的?”“奥楚蔑洛夫一共‘变色’了几次,每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变色’的?”“变色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其变色是为了保护自己?可奥楚蔑洛夫身为一名警官为什么要变色?”“楚蔑洛夫如果不变色,则结果会怎样?”“这反映了当时警察制度怎样?沙皇统治怎样?”这样逐层设问,层层深入,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问题讨论完毕,小说的主题也就凸显出来了。
  三、从教材的疑难处提问,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其《师说》中早有论述:“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为学生解决每一课的疑难问题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之一。所以我在每一课的教学中,努力发掘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围绕这些疑难问题精心设计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如在《故乡》一课的小组学习交流中,有学生对该课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段话感到疑惑不解。我觉得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学生理解起来却有点困难。于是我急中生智,把让全班学生围绕这句话讨论,并把它分成几个浅显的小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这句中所指的‘路’是我们通常的地面上的路吗?”鲁迅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这个‘路’和‘希望’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那么由此看来这句话还包含了什么深刻含义?”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学生终于明白:这句话是眼前再现故乡的美丽后“我”的思想振奋起来——由“茫然”转变为感到“希望”:要为新生活的到来努力奋斗,坚信只要努力奋斗,希望一定能够实现。同时包含深刻的哲理: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仅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这样的希望必然落空,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百折不挠地努力奋斗,希望终能实现,便“无所谓无”,给时人以信心和鼓舞,对我们同样具有启示意义。这样不仅突破了难度,而且给学生以人生教育。
  四、从问题的矛盾处提问,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然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常常会遇到意见不一的情况,甚至会引发矛盾冲突。我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加以提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从而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孔乙己》一课的最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同学质疑“的确”与“大约”矛盾,并拿出词典中的这两个词的解释加以佐证,但也有同学非常自信,肯定不矛盾,其理由为:因为这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不可能出现错误。面对这一情况,我觉得是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课文主题的极好机会。于是我故作惊讶地说:“哎,‘的确’与‘大约’的意思,连大多数同学都能一眼看出的问题,想不到一个大文学家却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这时,有同学急得大叫起来:“老师,你不是经常叫我们理解词语还需要联系具体语境吗?”我立即竖起大拇指说:“君的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我怎么把这个都给忘记了!”从而激起他们辩论的信心。于是他们联系前面各种人对孔乙己嘲笑的态度加以阐述,从而使全体同学感到:这文中的“的确”与“大约”并不矛盾,说“大约”是因为“我”一直未再见到孔乙己,也没有关于他的确切消息;说“肯定”是因为在这封建制度毒害下的人们,谁也不会关心他,孔乙己走路都要靠手,其结局肯定是死。这正是鲁迅先生的匠心所在,用看似矛盾的句子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看清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他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会问,而且要巧问,即讲究教学艺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及其知识有许多,而时间仅有四十五分钟,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强化问题效果,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一提起议论文,老师教得枯燥无味,学生学得“死去活来”,效果很差。教师教学策略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样的教学状况,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议论文教学的症结究竟何在?议论文教学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呢?  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有思想”,就是你对周遭世界有“想法”。现在有很多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偏见,认为议论文就是现代的八股文,不想写,也觉得没内容可写。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写,对议论文的写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赏析讽谏艺术。  2.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  感悟淳于髡等人的讽谏艺术。  教学难点:  能将所学的劝说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然而,淳于髡他们不是贤臣良相,却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成功劝说君王,并全身而退。今
谈到语文阅读教学,总离不开“阅读”与“写作”这两个话题。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在回答诸如“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学会阅读呢?”等这些问题时,答案最后常常会回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只有多读才能写得好”,或者干脆就是“读是为了写”,显然这个观点是将“阅读”放在了写作的附庸地位。读写要结合,读也能促进写,这本没什么异议,但是读就是为了写吗?读了就能写吗?阅读有怎样的独立意义与重要作用呢?在语文教学
摘 要: 在有效教学的背景下,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体验式阅读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进而培养语文素养,发展语文能力,也能使语文阅读教学得到优化和发展。作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认识。  关键词: 体验式阅读 阅读教学 运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孔子云:“导而弗牵。”教师的任务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材
阅读可以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人们的眼界,使人睿智,使人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升华。“善读者可以治愚”,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但是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被动地、谨慎地、封闭地阅读与欣赏,而教师则把从一大堆教学参考书中看到的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滔滔不绝地强灌给学生,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21世纪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需要一大批有独特思维的人才,而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只能培养出千篇一律的
目的:探究妇产科实时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66例入组,对照组初产妇接受常规助产护理,观察者
设施农业是农学类专业扩大知识面,适应市场需要的重要课程,针对农学类专业生源地的生态环境差异,结合《设施农业》课程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在《设施农业》教学中开展了自编讲义
一节语文课下来,老师往往觉得很累,即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且发言踊跃,老师也难免会有疲惫的感觉。因为教师要不断“抛砖引玉”,即不断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老师不断问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老师总结点评,老师再问,学生再答,老师再总结点评,如此反复,老师难免口干舌燥,常常会不自觉地羡慕理科老师能边讲边练、干脆利落。造成语文课堂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在语文课堂上摸索的实践告诉
杨献珍同志应本刊记者的约请,就当前形势下为什么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的问题发表了一席谈话。他指出,邓小平同志在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重新强调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在ICU患者气管插管中采用口腔分泌物收集器(专利号为ZL201920046838.2)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1月~3月入住ICU的60例气管插管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