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语文易错题整理本如何整理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有一本自己的错题整理本是非常必须的。高三的语文复习以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为主。专题练习是根据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查内容所制作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包括语言基础运用题、古诗文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题等,其目的是系统完备地复习某一个具体考点。综合练习是各部分考试重点的融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答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无论是专题练习还是综合练习,都是经过老师们精心思考、筛选过的经典题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所以,这就要求学生有必要将自己不会的题目、答题有遗漏的题目进行归类和整理,积累的过程就是提醒自己不再在同一题型上犯同样的错误的,减少失分的过程。
  那么如何整理错题本,整理什么内容呢?
  首先要准备一本活页簿,为什么要求是活页的呢?因为语文题型分类不少,包括很多版块,每个版块又包含若干知识点,如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包括实词、虚词、文言翻译、文意理解等题型,所以用活页纸的好处是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的多少随时增加页数,做到有条理、思路清晰。
  接下来就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将错题本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语言基础运用题、古诗文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题及作文。根据2015年高考考纲说明四大类中又需要分出若干小类。如语言基础题中分为语病、成语等小类,古诗文阅读题可分为文言文阅读题和诗词阅读题。文言文阅读题可分为实词积累、虚词积累、人物形象积累、文言翻译、文意理解概括等。诗词阅读题中又可以按题材和题型分类、按鉴赏诗歌语言和诗歌形象分类等。现代文阅读题按体裁可分为小说和散文类,小说类里又可分为考查小说情节题、考查人物形象题、考查文章主旨题、鉴赏小说手题等类型。散文类可分为鉴赏手法题、人物形象题、构思特色等题型。作文部分可分成审题积累、名人名言积累、优秀语段积累、习作积累和老师评语积累等。当然除了可以分专题进行积累外,还可以再划分一个版块作为综合卷错题的积累。以上分类可用分类贴贴在本子侧边便于查找,或者在本子的第一页做一个目录,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能很快地找到自己需要复习的部分,从而快速地入复习状态。
  然后就是积累错题。有不少学生在整理错题本时只是简单将地错题或剪贴或摘抄下来,同时将标准答案附在下面,这种做法貌似不错,但个人认为没有自己的反思的错题总结是无效的。
  例如小说《麦子》中有这样一道题:小说是怎样刻画舅舅的人物形象的?不少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弄错了答题方向,答成分析舅舅的形象,典型的错误答案是:舅舅是一个善良、无私、淳朴的农民,而该题的考查方向是人物描写的手法。所以对于这道题,学生就犯了审题不清的错误,因此我要求学生在整理时用红笔写出自己的错误原因,特别要在题目旁注明“审题过程中圈画出题干中‘怎样’这个关键信息,‘怎样’的意思就是要求回答作者在刻画描写人物时所用的手法”。通过圈画、醒目的批注从而提醒自己防止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还有些题型是需要互补粘贴的,有些题型类似但却容易混淆,所以必须做一个积累以便提醒自己区分。例如:小说《古董》中有这样一道题:试探究小说以“古董”为题的作用。而《一个人的春天》中说说题目“一个人的春天”的丰富意蕴。这两道题都是从文题设题,但设题角度不一样,回答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作用题须得弄清楚标题自身的作用,然后分析其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旨的作用,而丰富意蕴题则侧重回答题目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然后再看其对小说的人物塑造、揭示主题等的作用。两类题目答题上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所以要进行对照粘贴然后进行标注,标注出不同点,才能减少失分。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比较法,通过比较突出不同点,从而区分出相类似的题型之间不同的方面。
  还有些题目是复习中过程的盲点,平时的复习试卷中可能没有遇到的题型,大型考试中又考查到的题型。对这些盲点更要有条理地整理。如诗歌鉴赏《酬李穆见寄》中考察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道题拿到手之后,学生不知道考查角度,因而无从下手。这种题型平时没有遇到过,所以在积累时就必须归类积累,并要详细注明考查角度和答题方向。
  这样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即使经过一段时间后已经遗忘了,但是在重新复习知识点时翻看到这里,也会唤起曾经的记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错题整理本要有自己的重点、自己的特色,而不是将所有的错题一股脑的都从试卷上搬到错题本上,所有的都是重点即没有重点。
  错题的积累,错题本的整理需要坚持。错题整理本应该是越整理越薄,这样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到质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江苏江安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迫切需要改变美术教学的现状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释放出来了,那么美术教学就一帆风顺。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发挥美术教师的特长,提高学生全面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互联网走进校园的要求,特别是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批改中如何加强引导,激发情趣,对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小学时代有两册三
高考要出成绩,最重要的一点是高三复习要低耗高效。低耗高效法简单地说就是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取得较好甚至最好的成绩的一种方法。  那么,在寸时寸金的高三复习中,怎样做到低耗高效呢?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  一、汇团队力量,重集体备课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的课堂语言应该具备哪些特质,才能达意传情而精彩呢?  未成曲调先有情  “转轴拨弦三两声”,精当而富有感染力导入已经使这堂课生动了一半,因为三言两语就已经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只有在情感召唤下,才能产生学习上的正迁移和光环效应,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知识对传
要探索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有必要先了解语文美育的特征,明确教育的本质和语文课的意义。结合语文美育的特征以及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审美感悟与思辨能力,塑造健康人格。  一、挖掘教材,渗透濡染  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进行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启发、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体裁中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