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一体化教学例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e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经过小学一年的学习,到了二年级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表达能力,而且他们具有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作力。二年级是小学从低段到中段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写话训练也是为日后写作做铺垫。日常教学中,研究教材,聚焦精彩句段,引导学生把句子写完整、写具体、写生动。可以通过聚焦句群、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几个方面推进二年级读写一体化的课堂教学。
  一、聚焦句群,仿写句子
  二年级的学生还未全面掌握写话的技巧,起步阶段要降低难度,既要让学生有尝试的欲望,也要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最开始可以选择单句或者比较短的句子进行教学,给出范式,学生只需要填充词语,甚至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例如《我是什么》一课,聚焦“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用“有时候……,有时候……”仿说、仿写句子。在《曹冲称象》一课,聚焦“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一边……一边……”仿说、仿写句子。关于长句子的仿写,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合模仿的句段,通过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甚至背诵。然后提炼句段中的关联词或者固定句式,教师先仿说或者请一两位学生模仿句式说话,接着下放时间给全班学生自由地练说,也可以和同桌、小组成员之间分享自己想到的句子。在練习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这时候要趁热打铁,让学生把句子写下来。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这一课时,聚焦第3自然段“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有感情地背诵这段有趣的文字。在练习说话的时候提炼出句式“
其他文献
【内容简介】  《战马》是英国作家迈克尔·莫波格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该小说发表于1982年,获得了当年的惠特布莱德奖(即现在的柯斯达文学奖)亚军,这部小说随后被改编为广播剧、电影和舞台剧,感动了很多人。英国《泰晤士报》曾这样评价:《战马》是一部绝对不能错过的感人作品……它让我们重新感受到活着的幸福。  小说通过战马乔伊的视角,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它在战争中的传奇经历。阅读中,读者跟随这匹马,会遇到
文本解读  《静夜思》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五言绝句。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诉说着游子的情怀。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身在他乡夜晚这样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在迷迷蒙蒙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的月光误当作铺在地面的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
语文的魅力,蕴藏在神奇美妙的语言文字中。“涵泳”体现了“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思想,“涵泳语文”,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等多种综合素养得到培养,从而享受到语文的芬芳,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年级,是小学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在教学时灵活地把握教材、运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本、思写法、品表达,最终有所习得。涵泳教材,引领学生把握文本内容,感悟文本主旨,让学生领悟文本与布局谋篇上
一、仿照例子,玩游戏  师: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上一节作文课,写什么呢?不着急,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想象接龙。玩过吗?  生:没玩过。  (师出示:冬天—雪花—飞舞—小精灵—联欢会)  师:看看例子,知道怎么玩了吗?  生:有点像我们玩过的词语接龙。  生:由冬天想到雪花,再由雪花联想到雪花飞舞的动作,再由雪花飞舞联想到小精灵,依次想象接龙。  师:是啊,就是这么玩。那么,一个长方形,你们会
音乐欣赏课往往是一节课只立足于一首曲子来欣赏,深挖细品、精听一首乐曲。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照一个主题,选取整册书甚至整套音乐教材中的几首乐曲在共同的主题中进行欣赏,这样的教学形式称为单元主题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寻找到主要的切入点带领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欣赏,让学生加深对音乐体裁的形式、特点的了解。  主题性教学的迫切需求  小学中年级学生对声音感知更加敏感,听觉敏感度高。音乐欣赏教学往往是通过教学音乐
低年级,是儿童语言获得完整、规范、发展的敏感时期。在敏感期对儿童进行规范的口语交际教学,能有效、深入地促进儿童口语素养的发展。统编本教材中也明确了“口语交际”这种课型,并独立地放在“语文园地”之前编排,这足以说明它在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趣研了解  1.口语交际应教什么  我们发现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往往着眼于“一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明确说明,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亮点和特点,其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古诗文比重显著增加。3~6年级教材中,古诗词教学主要以“古诗三首”的形式呈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架构上体现了系统性和渐进性,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建构和个性处理,也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古诗学习的规律。  一、“古诗三首”的教材立意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古诗三首”每一册都有2课,共有16课。这样固定的编排和统一的结构,其基本的立意是什么? 
教学实录  一、让色彩“现”出来  师:咱们先复习一个功课,一起看——(出示:看图写话)  师:什么时候写过啊?  生:一、二年级时经常看图写话。  师:(出示低年级《咏鹅》一课配图)就写这幅图,不要绕弯,大概一两句话就行了。开始吧。  (生写)  生:在一个波光粼粼的池塘里,开着几朵鲜艳的荷花,有粉色的,有白里带粉的。  师:她写到了鲜艳的荷花。  生:在这片湛蓝的湖面上,有一只雪白的天鹅正在自
一、揭题导入,分享神奇  师:同学们读过很多书,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发现童话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很神奇的宝贝,如《阿拉丁神灯》《神笔马良》,你知道这些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和他们的宝贝分别是什么吗?  生:《阿拉丁神灯》的主人公是阿拉丁,宝贝是神灯。  生:《神笔马良》的主人公是马良,宝贝是神笔。  师:(出示)这本《宝葫芦的秘密》的主人公是王葆,他是这么介绍自己的。(播放录音:我姓王,叫王葆。我并不是什么神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例文对比学习,发现缩写的四个秘钥。  2.能借助对话改写和连环画聚焦,学会改写对话和概括长文的具体方法。  3.能尝试运用学到的方法,缩写自己感兴趣的民间故事片段,努力使表达准确、简练。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课前聊一聊,故事来导入  1.故事图片猜一猜  师:同学们好!上周我们为了开民间故事会,同学们收集了不少的民间故事。你能看图说出故事的名字吗?  2.课前调查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