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研发与大力推广,促使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微网络”时代。而由于网络中还会充斥一些不良信息,加之高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极有可能因为缺乏分辨能力,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对其正确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养成造成制约。因此,高中教师必须要针对此情况,合理运用“微网络”时代,对高中生展开德育工作,促使高中生能够提高思想意识。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当下“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展开细致、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微网洛”时代;高中;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微网络”时代下实施德育工作,属于新形势当中的一种新方法。高中生在“微网络”时代中,会接触到越来越广泛的信息、内容,会对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学校与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正视“微网络”时代带给德育工作的新挑战,并且通过创新教学对策,来实现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强化。
  1“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
  1.1高中生无法正确分辨信息
  高中生属于“微网络”时代的主要应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者是移动终端的应用,从而浏览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诸多网络信息存在误解性、不真实等特点,部分高中生又缺乏理性思维,如此,将会导致高中生迷失于“信息海洋”中[1]。除此以外,网络还具备封闭与开放矛盾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中,高中生极有可能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危害,难以正确对虚拟与现实做出判断,从而导致自身出现一些不正确、不规范的行为,极其容易对高中生的价值观、世界观造成扭曲,对其健康、全面、良好发展产生制约。
  1.2高中生难以抵御“微网络”诱惑
  现如今,通过计算机或者是移动终端接触信息,是高中生十分简单的一种操作。但是,在网络中充斥着众多存在诱惑性特征的信息,由于高中生处于快速养成认知能力的阶段,自身尚未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辨识能力,因此,极有可能在网络中沉迷而难以自拔。当前,高中生网络成瘾属于极为常见的一种网络问题,如果学校、教师与家长没有及时对高中生展开教育、制止,将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发生。网络属于虚拟的一个世界,在此世界中,不存在容貌、阶级、经验、年龄等外在因素,普遍都是以难辨真假的代号形式存在,造成毫无限制、自由的虚拟世界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网络游戏更是能够为其带来一个沉迷想象世界、逃避现实世界的空间。针对于许多高中生而言,如果在现实世界中受到与父母争吵、无法与同学和谐相处、不服从教师指导、未取得好成绩等问题与挑战时,将极有可能逃避于网络游戏、网络世界中,无法正确使用网络,也无法抵御不良信息,造成思想观念受到消极影响。
  2“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对策
  2.1创建“微网络”时代下的德育教学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微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为高中生建立起一个德育教学平台。例如:教师通过德育教学APP的运用,从而实现线上授课,促使能够随时随地,跨越空间与时间障碍向高中生传播、讲解德育知识。或者是通过微课的运用,确保高中生能够对德育知识内容有更深入的掌握。另外,教师还可以在APP中创设一个交流区,供高中生自由发挥、自由讨论,并且上传一些社会热点、实事,供高中生进行分析,确保高中生能够发觉其中隐藏的德育知识,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所学习过的德育知识,解决遇到的难题。除此以外,教師还可以利用微信建立起一个有关德育的微信公众平台,每日向高中生推送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文章、内容,促使高中生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浏览,潜移默化的培养起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2.2提高教师“微网络”应用水平
  教师必须要对“微网络”技术有所熟悉,可以对“微网络”技术合理加以运用,从而对德育知识、内容、信息进行发布与共享。另外,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德育教师参与一些培训活动,对“微网络”应用技巧、使用规则进行深入学习,促使教师能够养成“微网络”技术应用意识[2]。除此以外,教师还需要将自身的网络素养提升,并且了解高中生当下喜爱讨论、浏览的信息,促使教师能够与高中生展开有效交流,对高中生信息浏览期间出现的错误行为、思想及时纠正,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实现“微网络”应用水平的切实提高,为高中生带来更为全面、有效的德育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高中生拥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可以多角度考虑外界事物,但是,其判断能力却尚未成熟,极有可能受到错误信息、言论、思想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行为。由此可见,在为高中生展开德育工作期间,必须要正确看待网络,对“微网络”时代给予教学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教师应有正确的掌握。通过制定“微网络”的合理应用对策,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高中生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以及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古智良.“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的探究[J].中华少年,2019(08):156-157.
  [2]张淼一.“微网络”时代高中德育的新挑战和新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8(07):265-266.
  广东省南雄市南雄中学 51240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繁荣稳定发展,信息技术被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应用于教育领域。一直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被视作双刃剑,既为家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但也有可能导致学生沉迷其中,荒废学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理性看待信息技术对于家庭教育的影响,方能真正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简要介绍信息技术为家庭教育带来的挑战,并重点阐述二者融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式变化,信息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获得了师生的青睐。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们可以通过尝试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实现教学创新,以此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阐述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结合学
期刊
摘要:地图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从地球概况气候分布以及气象的变化都离不开地图。同时,不同国家和城市地理环境,都会出现千差万别的表象,如果只靠文字讲解和课后的背诵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教学地理知识而言,理解透彻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地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有效进行地理教学,毕竟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理解相关内容。图文结合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不停的发展,民众也更加的注重教育的方式、手法和对策。在英语教学的途中,思维导图也将会拥有着很多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换的独有作用。它的作用在于可以让英语阅读素材的知识点更加额直观,同时也可以合理的促使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记忆和使用阅读素材。本文将经过对思维导图的概念进行描述,对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的使用和意义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数学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数学家们共同的创作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珍贵宝藏,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数学文化,使得数学教材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得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数学知识,学生对数学文化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使其成为一个有素养有专业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提供了较大便利。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不一样的教学课堂。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直观性;自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数学是小
期刊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语文课程是践行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的规范性以及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注重培
期刊
摘要: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充实着信息化技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教学造成了冲击,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如今这个教育大改革的环境下,为了促进农村学生的教育发展,可以将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全部利用起。从而有利于收获颇丰的教学成果。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提升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项必然措施。本文主要针对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提升农村教
期刊
摘要:目前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均有所涉猎,教育领域也需要抓住这一趋势,对教育进行创新。本文主要对校内课后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概述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现实意义,为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提供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推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校内课后服务;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的托管问题一直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但考虑到校外托管存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发展初中生德育,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三观,发展健全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让学生在其中获得充分的培养。对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的初中生而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以满足初中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和方法,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文章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角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