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散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文学体裁,如何把握散文的文体特征,教好散文?本文以《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为例,从感其形、入其境、执其神、品其言四个方面谈了笔者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散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57-2
  一、感其形,把握意象特征
  散文往往有表达、依托的对象,这就是散文的“形”,作者往往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依托这个“形”,借助这个“形”,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思。因此,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举象,要引导学生感悟这个意象特征,通过朗读想象、唤醒经验、感受体味等方式引导学生直面事物本身,把握意象特征,触摸其独特的意趣,与作者实现心灵的共振,为下文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情感奠定基础。
  《桂花雨》中那香飘十里的桂花就是作者借以抒情的对象,在整篇文章中,作者以“桂花香”为线索来串联全文,“桂花”就是这篇散文的“形”。因此,教学伊始,笔者以课题为切入点,让学生读题后展开想象:“当你读到‘桂花雨’这三个字的时候,你仿佛会看到怎样的画面?”通过凸显“见词生意”的画面形象,让学生初步感受桂花雨带给人的印象:多、美、香、甜等。桂花的香是它的显著特征,桂花之香浸满乡情,穿越时空,弥而不散,这魂牵梦萦的花香早已铭刻在作者深深的记忆中了。那么,怎样将这桂花之香引进学生心田?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课文中描写桂花香的语句,并逐句进行品读感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揣摩、品味、理解、吸收文本,从而让学生在形象层面感悟了桂花香的特点。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桂花香,接下来才能藉由这桂花香,循着这桂花香,直抵作者琦君的内心。桂花其实就是故乡的符号,桂花的香味其实就是故乡的味道,作者喜欢桂花香,常常想起桂花香,其实就是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只有感悟了意象的特征,才能触摸到作者文字背后的情结,真正理解作者借此抒发的情思。
  二、入其境,感受文本意蕴
  散文往往用独具质感的优美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这种“境”凝结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散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还原文本的“境”,并由文本之“境”促成教学之“境”,引导学生置身境中,从而感受到文本丰富的意蕴。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就是这个道理。散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还原意象,移情换位等方法“入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作品有深切细致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桂花雨》中描写的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是作者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它深藏在作者的心灵深处。这“摇”字摇出的是童年的幸福生活,摇出的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更摇出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无比怀念。教学时,笔者通过音乐、动画创设桂花纷纷落下的情境,并引导学生用移情换位的方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假如你就是小琦君,沐浴着这桂花雨,你会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想象摇花的快乐。接着让学生通过课堂表演的方式现场体验摇花的快乐。通过多感官参与,多形式体验,使得平面的文字活化为学生眼中立体的画面,让学生走入了课文的情景之中,通过“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移情作用,缩短了自己与文本的心理距离。学生在想象的言说中,创造性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享受到了花雨缤纷的绝佳意境,深深地领悟到了如痴如醉般的童年乐趣,为理解全文思念家乡、怀念童年的情感找到了突破口。
  三、执其神,体悟作者情思
  文章不是无情物。散文往往要抒发作者的心灵,表达作者的情思,这是散文的神。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执其神,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体悟作者情思。由于“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王荣生语),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情思时,可以通过知人论世、互文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经历或相关的作品中去体会、感悟。
  《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借令她魂牵梦萦的桂花雨来表达她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自身特有的创作背景和强烈的个体情感,那份浓浓的思乡深情,对于没有远离过故土的十岁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笔者从补充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相关作品摘录入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去读作者的心声,用自己的心灵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聆听作者的心声。学生从琦君一身漂泊的经历中知道她时刻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从琦君一系列作品的名称和部分作品摘录中,知道她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童年,“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学生深刻领会到:琦君心灵中的故乡,就是她的生命之根!作家写桂花香、摇花乐,其实是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情怀。通过学习,每个孩子都真切地感觉到了作者的心跳和自己脉息的呼应。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是真实人与事的抒写,不联系到被写的人与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因此,通过知人论世、互文比读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散文的神,领悟作者的情思。
  四、品其言,学习语言表达
  人们常用“甘冽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面”来形容散文语言的特点。散文的阅读与鉴赏,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功夫。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话文本,品出文本的语言美,学习模仿文本语言,提高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
  1.揣摩语言,培养语感。
  《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始终围绕作者的表达方法来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教学桂花香的部分,让学生说说作者是怎么把“香”的特点表达出来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找出关键词句进行品读,知道了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桂花的香。对于学生合作学习中关注不够的地方,教师进行了及时地补充和指导。一是抓住一个“浸”字,让学生直面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感悟词句,想象意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朗读、体会,进而理解“浸”在表现桂花香味浓郁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抓住这些看似寻常但却很不一般的关键字词去驻足欣赏、细细品味,渐渐地去磨砺出学生敏锐的语感来。二是抓住第一小节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课文明明是写桂花的,为什么要写到梅花?作者很喜欢桂花,为什么还要写桂花笨笨拙拙的?通过质疑讨论,学生明白了作者运用反衬来突出桂花香的表达方法。
  2.学习表达,迁移语用。
  在学习摇花乐的部分,笔者围绕“作者是怎么把‘乐’写出来的?”引导学生去品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这部分作者抓住动作、语言、巧妙运用标点,把摇桂花的快乐写出来了。这时,笔者让他们再展开想象,假如此时此刻你就是小琦君,看到这纷纷飘落的桂花,你会想到些什么?当桂花落到你的头上、身上、脚上,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写一写,通过读写结合,不仅进一步体验快乐,也进行了习作的训练。课后,笔者让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来写一写自己童年生活中一个快乐的场景,把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习作之中。长此训练,笔者想学生的语用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针对初中的听障生犯错误之后特别爱抵赖,班主任在调查问题时难与犯错学生做成功沟通的现象,描述了“手机失窃”事件中初中部的班主任如何与犯错学生做有效沟通的成功案例。继而结合此案例总结了在调查问题时班主任与初中听障生作有效沟通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调查问题;初中听障生;有效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77-1  笔者就班里
摘 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充分发挥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功能,让后进生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接受教育,促进他们的转化,并不是异想天开。本文从发现优点,给予赞扬和鼓励;真诚关爱,唤醒其沉睡的心灵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在劳动技术教育中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后进生转化;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16-1  一、
摘 要:学校在德育管理上推行同伴互助的小组合作德育,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在同伴互助合作活动中锻炼,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彼此支持和共同成长。同伴小组德育成就了孩子们的精彩。  关键词:学友同伴;互助合作;自信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13-1  一、产生背景  中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信赖,总认为自己不是孩
摘 要:地理教学中的留白并非空而无物,而是相对于物象的实所呈现出的艺术的虚,是一种虚与实的和谐统一。地理教学也更需要留白,学生的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留白中迸发出来的,是教育中美的升华。新课程改革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主动、个性、终身发展,在教学时就需要一个策略——敢于“留白”,即给学生留有足够自我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留有足够的缝隙让学生呼吸,正如培育树木,必须留有足够的空白,树木方能
摘 要:围绕“自然·生态·环保”的环境设计理念,以绿色为主色调,达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幼儿兴趣、需要、认知、能力、情感出发,追求环境创设中的自然与本真,努力使园所环境具有高品味,游戏环境显示办园特色,班级环境展现幼儿个性,达到“点点是教育,处处是美景”的环境建设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态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1
摘要:从实际出发,研究英语校本课程种类,并探索其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评价和反馈,形成有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是势在必行的。英语沙龙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校本课程体系,它融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电视等为一体,可以让学生享受使用英语的幸福感。  关键词:英语沙龙;幸福;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31-1  一、什么是
摘 要:吟诵,是人们对古典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文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本文就古典诗歌《将进酒》为例,谈谈吟诵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吟诵教学;语文教材;将进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是多维的、高密度的和高效率的,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诸多不足,它能使教师最大限度地把信息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全方位、多感官、多角度理解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全方位学习英语的交互环境,极大地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使各层次的学生得到共同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每位教师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79-2  我校是一所新创办的普通高级中学,学生来源广,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如果课堂教学不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搞“一刀切”,则会带来消极后果;
摘 要: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自2008年首次新课程高考到2011年期间,江苏自主命题的政治试题充分体现出浓郁的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的风向,但2011年至2015年期间,试题逐渐走向教材研究的深水区,以致许多应试者措手不及,执教者也是困惑不已。2016年高考试题在考点检测、语言表述和考查要求等方面再次做了新的调整,降低了难度,让我们有一种回归重温的感觉。  关键词: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特色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