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通过探究小学生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合学校实践来探讨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学校层面可以开展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举措。以此加深学校、老师、家长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助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体质健康;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53-002
  体质是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人未来幸福生活的保障。国民健康是一个国家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从长远看,学生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健康、幸福和事业成功,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最直接原因是运动不良,体力活动不足。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间接原因——“重文轻体”的思想观念。在当今面对升学压力的国情下,“唯分数论英雄”、“重文轻体”的思想观念依旧深刻。相当部分人认为体育锻炼会占用过多的学习时间,不利于文化课的学习,影响学业成绩。[1]
  面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严峻的国情和抓学业的现实需要,有必要明晰体质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关系。接下来以我校为例,一方面探讨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另一方面,基于当今社会背景下,探讨在学校层面可以开展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经验或做法。
  二、小学生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关系
  通过探究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加深家长、老师对体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促进学生身体与学业全面健康发展,助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研究以我校为例,对部分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结合学业成绩分析二者关系。
  (一)研究方法
  1.测试对象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三年级学生为测试对象。测试对象的筛选标准:无智力缺陷、严重病史、严重身体残疾。最终纳入458名学生,男生271名,女生187名。
  2.测试指标与方法
  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版)》(以下称为《新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特点和现有条件,选取BMI、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为体质健康指标。由培训过的体育教师执行测试工作,50米采用手工计时,成绩精确到0.1s;坐位体前屈采用专门的测试仪器进行测量,精确到0.1cm;一分钟跳绳采用八人一组,由一名教师计时,八位教师计数。为了尽可能减少误差,本次学业成绩参考体质测试前后的期中和期末语文、数学、英语及平均成绩(各科满分100分)。
  3.数据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测试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参考新标准,结合性别差异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指标(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鐘跳绳)进行等级评定,规定“1=不及格”、“2=及格”、“3=良好”、“4=优秀”。BMI,规定“1=肥胖”、“2=超重或低体重”、“3=正常”。体质健康总分为BMI、一分钟跳绳、50米和坐位体前屈等级之和,最小值为4分、最大值为15分,规定体质总分>10分为高分组,≤10分为低分组。对测试对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业成绩差异;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二)研究结果
  1.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学业成绩比较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如表1所示:体质高分组学生的数学成绩、语文成绩、英语成绩和平均成绩均高于体质低分组学生的成绩,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小学生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相关分析
  通过对学业成绩与体质健康总分进行相关分析,了解二者关系。由表2可知:体质健康总分与数学成绩、语文成绩、英语成绩和平均成绩均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随着学生体质健康总分的提高,其学业成绩具有增高的趋势,即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越好,预示着有更佳的学业成绩。
  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拥有较好的体质健康水平,则预示着有更佳的学业成绩。说明身体是学业的基础,拥有好的身体才会更利于获得好的学业成绩。已有的研究表明:
  体质健康能保障脑的能量和营养供应。体质健康的个体通常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发展得较好,表现为具有充沛的体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大脑的能量供应是有氧氧化系统供应的,体质健康的个体对脑的氧气及其他营养物质供应较充分,起到增加神经生长因子,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的作用,进而促进脑的健康发展。文化课的学习是一项依靠体力的目标任务,良好的血液循环保障脑中氧气和能源物质的供应,维持个体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另外,规律的运动促使个体产生多巴胺、血清素、正肾上腺素等,多巴胺维持愉快的情绪,血清素促使记忆力的提高,正肾上腺素使注意力增强,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2-3]。
  体质健康促进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运动改善认知功能的脑可塑性理论指出,体育运动可以通过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等多维途径影响脑的可塑性,而儿童认知的改善可以说是运动所致相关脑区可塑性发展变化的结果[4]。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改变脑的结构,还能改善脑的功能。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增强与学习记忆相关脑区的基因表达、神经生长、相关脑区血管生长来提升认知能力,体育锻炼可能通过改善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保持和提高认知能力[5]。
其他文献
摘要: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资源与价值。在分析中医药文化进教材、进校园的基础上,提出初中生物教材部分内容与中医药文化结合起来的策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初中生物课堂;实施策略;科学性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11-0021.中医药进校园的
摘要:古籍产生及传播的过程不同于现代书籍,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以讹、脱、衍、倒四种类型为代表的错误。《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对这些错误进行了校对修改,在课文中保留了些许痕迹。教师可借用校勘学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文言文教学水平,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世界。关键词:校勘学;中学教学;文言文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07-002文言文
本文基于belkin模式对中小学生危机干预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建议教师与学生建立信任感,合理表达倾听和积极关注;其次,建议教师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培养积极心理;最后,
摘要:初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是阻碍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英语课堂上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和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品格的关键。关键词: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提高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16-002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徑。英语,作为一门语
教具对于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其能将物理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元素直观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好的获得物理知识素养。借助自制教具可将抽象的摩擦力问题转化成直观
摘要:兴趣,是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因素。凡事无趣则无爱,无爱则无学甚至厌学,更何况初中学生多视历史课为“副科”而轻视历史课。如果能让学生对历史学科具有很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本身就会符合有活动动机产生的认知倾向。学生喜欢学习历史知识,这才具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前提。关键词:兴趣;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效益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
摘要: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而在这个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不仅要去努力教基础知识,让学生学知識,还要着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一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会数学的方法、学懂数学的关键;一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高效学习,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习惯;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
摘要: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学生思维的发展。目前,信息化教育高速发展,已经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由于函数知识比较抽象,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二次函数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要:中小学体育衔接教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与要求,是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每次接手初一新生,总会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的体育行为习惯,对初中学段的体育教学有着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实际出发,以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为理论依据,从四个方面来改善这些不良的体育行为习惯,以适应中小学体育衔接教学的需要,对做好中小学体育衔接教学以及体育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
摘要:新时代语文教育中,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旨在将特色化的阅读素材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阅读的特色化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从这个角度上讲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加大群文阅读的实践是颇有意义的。本文将在厘清群文阅读的内涵及其育人背景的基础上,梳理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原则,最后,围绕特色化的群文阅读实践来探究现实课堂中应该如何开展群文阅读。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建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