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意义与实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中学音乐课堂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外界冲击,能否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将流行音乐中的某些元素引入到中学音乐教育中来,是一个值得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流行音乐意义
  
  是否应该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如果完全将流行音乐摒弃在中学音乐教育的高墙之外,无异于采取“堙堵”之法治水,其结果必定不如人意。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因势利导”,要正视流行音乐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冲击,将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元素巧妙地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使之成为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中学生音乐素养贡献力量。
  一、中学音乐教学发展及流行音乐的教学意义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实施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各阶段学校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流行音乐” (Pop Music),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流行音乐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对象是平民阶层,特别是在校学生。它不像少儿歌曲那样单纯,流行音乐具有很浓的时代气息,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旋律通俗上口,结构短小精练、易学易记,节奏时而欢快激烈、热情四射,时而低沉婉转、如泣如诉,加上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运用迷笛、电声乐器做出奇特的音效更容易吸引中学生的注意;而那些表现欢乐、憧憬友谊爱情、苦闷、伤感等情绪的作品特别能引起中学生情感的交融与共鸣。
  二、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原则
  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要注重对流行音乐的甄别和选择,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使流行音乐更好地为中学音乐教育服务。
  2.1甄选原则。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与大众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复杂的音乐类型,其内容积极消极兼而有之,必然有不适合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进行宣扬的部分,例如,那些过分渲染孤独、忧伤、失落情绪、表现游戏人生态度、描述情爱的流行歌曲等。同时,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建立但不成熟的阶段,对于一些社会现象还不能够进行正确判断。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引用流行音乐,排斥和拒绝的是那些内容消极、格调不高的流行音乐作品,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向上、风格清新别致、格调较高、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作品。
  2.2适量原则。中学音乐教育使用固定的教材,是经过教学实践验证了的具有一定科学行的体系。流行音乐元素作为其有益的补充,将会对中学音乐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教师一味偏好流行音乐,忽略原有的音乐课程内容的讲授,将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一种典型的本末倒置;当然,如果教师忽略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好和热爱,完全将其排除在音乐课堂之外,置中学音乐教育现实情况于不顾,则将流于“闭门造车”的境地,也是不可取的。
  2.3恰当原则。在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教育课堂中时,教师要重视对教育契机的把握,要充分利用流行音乐中对音乐教育有益的因素,促使流行音乐为教育教学目标的生成和实现所用,为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和音乐技能的获得所用。这需要教师对中学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学生的心理实际和当前的音乐流行趋势有全面的把握,从而能够将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最终形成以中学音乐课程为主、流行音乐为辅,促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发挥流行音乐积极作用的有效策略
  如果能够把握好甄别、适量、恰当的原则,对于中学音乐教育来说,在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是十分有益的。教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策略,促进流行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中来,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一面。
  3.1组织学生进行流行音乐“采风”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流行音乐“采风”活动,这种“采风”并不是传统意义的采风,而是教师对学生所喜爱的流行歌曲进行调查,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曲目。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前提下,正确评价流行歌曲的审美价值,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辨别,使其自觉摒弃其中的负面因素,最终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可以教授或引用这些流行歌曲,更好的丰富自己的音乐教学。
  3.2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辨析和理解。中学生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喜爱流行歌曲,但可能只是一种单纯的喜好,对于流行歌曲本身及其所代表的一些具体内容并不理解。当然,这并不排除因为流行歌曲因其本身的大众化、通俗化,所呈现出来的浅俗性。学生喜爱流行歌曲,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流行音乐,引导他们感受到某些流行音乐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就应该能够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例如,偶像歌星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歌词简单却深情:“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学生们大多十分喜欢周杰伦,这首歌曲必然会对学生思想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语
  流行音乐大多以歌曲形式出现,与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是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中学音乐教学其目标就是在于培养学生有表情地歌唱和对音乐的感觉能力。通过音乐形象培养学生的理想,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由于流行歌曲都是学生日常所思所想所见所感而又存贮与心灵深处的东西,所以一旦用歌声表达,很容易就会在歌唱者与倾听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流行音乐中积极的音乐元素,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人类音乐文化的丰厚与博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接受流行音乐,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培养具有高尚音乐审美情趣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娟.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及疏导[J]
   [2]延玫.怎样上好音乐课——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建议[J]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的根本作用体现在塑造一个人的品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与实现其自身价值。而就“互动”式教学法而言,这是一种以传统的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学生与之相应的进行学习行为,而变化成的师生一同就全面性、多元性、实质性等方面来实施的“双方”的施教行为。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和谐互动    就“互动”式教学法而言,这是一种以传统的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学生与之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绝非易事,一说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改。这真实地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的能力等息息相关的。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努力在习作教学中做以下几点。   一、珍
期刊
摘要:通过从学习者学习动机差异、个体性格差异、认知过程差异、意志力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怎样进行外语教学,才能使外语学习者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学习动机个体性格认知过程意志力外语教学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造成学生外语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要属学习动机的差异,其次是个体性格特征的不同,另外,认知过程和意志力的不同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学习者的这些个体差异进行外语教学,将会
摘要: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教学的策略和教学思路的设计,尤以教学思路的设计为重点。其具体化、实施化可成为动态、生成化的方案。通过对教材内容必要的选择与改组,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自由落体运动探究设计思想设计特点选择与改组    一、新课程课堂案例设计提出的必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从教师的主观判断或经验出发,更侧重于教学过程的程式化、细节化的准备。其具体化、书面化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以自身英语教学的经历并结合相关的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和措施,希望对英语听力教学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提高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为了实现优质高效的英语听力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乐学易受的学习效果,要想提高中学英语听力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突出以英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努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