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绝非易事,一说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改。这真实地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的能力等息息相关的。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努力在习作教学中做以下几点。
   一、珍视成果,激发兴趣
  1、及时与学生沟通习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而且还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当学生们意识到学好习作的重要性以后,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兴趣也会接踵而至。
   2、努力创设新鲜事物。我们知道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贫乏的事件转化、迁移,使学生有兴趣将事件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3、珍视习作成果。平时我会将学生的优秀之作进张贴到班级里的“作文园地”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
   二、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城镇的风景名胜等。
   2.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整理房间、下地干活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碰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三、指导学生进行日积月累
  作文的内容及思想都是靠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表达的语言是习作的关键要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日积月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记录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者背诵。除了进行日积月累外,要积累更多的习作语言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广泛的阅读。阅读是积累语言的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至少高效地阅读两篇文章,还适时地利用读报写字课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科普读物、少儿杂志、中外名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习作语言,又丰富了写作思维。
  2.熟读或背诵。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之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品读课文的精彩部分并要求熟读成诵。对于词语手册中精美的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诗文,我要求学生背诵并加以默写。只要这样长期坚持,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四、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
  学生有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但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方法。比如:叙事四法(按事情经过先后,按时间先后,按地点变换先后,按以事为主结合时序地序交错);状物三法(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写人八法(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综合描写,写一事表人,写几事表人,写几个品质表人)等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叙事、状物、写人、开头、结尾和安排篇章结构的。其次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作文教学是一种思想和文字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中心,非一日之功。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能,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正确引导,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作文教学的成效必将更加显著。总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于学生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激励,是催人奋进的最有效的手段;激励可以使人增强自信,鼓足勇气,产生欲望,干劲十足,奋发有为;激励能使成功者,更加坚定信念,意气奋发,锐意进取,乘胜前进,再创辉煌,使失败者能重新站立,振作精神,踩着教训,继续向前迈进,走向成功。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激励学生呢?  一、教师在课堂上表达出的极大热情与关注  在课堂上,教师热切地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生龙活虎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而学生也无时无刻地渴望教师的
期刊
“特殊商品”论──关于新闻是不是商品的对话杨思迅甲:老乙,我看你一篇文章谈到大众传媒要有市场观念,其中“新闻是商品”这个论点大概站不住。我最近在刊物上看到两篇文章都不
主动性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很重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谈谈我对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看法。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
期刊
自2011年2月我县开始新一轮课改以来,我校积极推行“352”课堂新模式,广大教师克服各种困难,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研究合理分组,努力打造生本理念下的高效课堂,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实验,我们已经深切地体会到这一次课改的深入实施对教学观念和教育行为所带来的冲击,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以及对促进教师在个性和专业能力发展上的作用。下面就我校新一轮课改探索中的成效及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1、养成了
期刊
由长庆气田的特点,天然气富集区域主要集中在靖边、榆林和苏里格,本区域自然环境以高原和沙漠为主,各采气厂的基层站多分布在远离城市、社会依托差的偏远地区.生产站点却存在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城乡间流动加快,必然对正在实施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对这一问题认真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是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贯彻
摘要:教育的根本作用体现在塑造一个人的品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与实现其自身价值。而就“互动”式教学法而言,这是一种以传统的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学生与之相应的进行学习行为,而变化成的师生一同就全面性、多元性、实质性等方面来实施的“双方”的施教行为。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和谐互动    就“互动”式教学法而言,这是一种以传统的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学生与之
针对南芬铁矿生产实例探讨了利用神经网络对生产矿山的生产规模与成本关系的分析关法,应用表明,利用神经网络技术确定矿 生产规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