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一要学会关注;二要善于发现。课前必须预习:1、总结预习方法。2、加强家校联系。3、定期检查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学生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关键词】快乐语文关注发现习惯具有永城特色的“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情读、动脑思、动笔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变得不再单一。这些不正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师只能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吗?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下,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教师如何让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呢?
   一要学会关注,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构成、学生语感的形成,更应关注学生与学习语文有关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教师的关注应从近期关注走向远期关注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带着希望和自信离开教师和学校。当语文教师的关注完全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时,便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二要善于发现。当关注成为自觉行为时,教师便会对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如学生对文本的真实感受,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的对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存的处境以及学生的智力类型等。如此,学生的思维火花便会不断闪现,主体意识就会凸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情境自然就会展现在语文课堂中。你就会发现原来学生对“愚公移山”有自己的看法,对小瑞恩多了几分敬佩,……你会为学生的争论而激动,为学生的理解而赞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伙伴,走出纯粹教语文的误区,与学生共同享受语文的快乐,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就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了。
   四环节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设计,设计的思路是根据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活动构建的原则,把预习的目标转化为预习问题,把预习问题转化为预习任务,把预习任务转化为预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预习习惯,怎样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呢?下面,我就语文预习方法和具体的预习步骤加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在教学中,根据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再结合班上的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
   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
   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其具体做法是:(一)总结预习方法。中年级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教师要先和学生一起总结预习方法步骤,做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各学段要求预习的方法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中年级预习方法步骤可以如下:1读三遍课文。2圈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的方法了解字音,然后认读三遍,并请家长考考你。3想想生字的记法,找出形近字,说给家人听。4给生字找找朋友5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而且也为教师省去许多引导时间,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二)加强家校联系。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用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庭的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是需要家长的帮忙。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步骤,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预习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
  (三)定期检查预习。检查预习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还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抽查,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还要着重检查预习的质量,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可以采用课上反馈,也可利用课余检查。(1)学生地位:从被动到主动;(2)教师职能:从传授到指导;(3)活动目标:从单一到综合;(4)活动空间:从封闭带开放;(5)活动过程:从实践到认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帮助小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教师应注重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在小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习得、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具体的做法可以是:(1)营造民主氛围。让小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例如,教学《敦煌莫高窟》一课时,让小学生充分自学探索,运用积累知识,通过看图、读书、提问、小组讨论进入理解、消化、吸收状态,小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2)创设活动情境。教学时,充分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还小学生选择的权利。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或简画、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还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朗读竞赛、小博士答辩、课后沙龙、等形式可让小学生兴趣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阅读课文教学。(3)发展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采用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使小学生在学文中收获料想不到的成功和体验,使学生真正走进快乐语文世界。
   总之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要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走进快乐语文世界。
其他文献
摘要:对初中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点燃初中生兴趣的火花,有益于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初中综合实活动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意识    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他们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更希望通过探究性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更加希望通过这一探究学习过程来探究未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效率不高的现象。这已经制约和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关键词】语文教学动态生成课堂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减轻学习负担的有效手段。阅读的习惯、阅读的兴趣需要从小培养。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段的孩子来说,强烈的阅读兴趣更是能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关键词】阅读兴趣培养《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明确指出:喜爱图书;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诵读儿歌
【摘要】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特有的教学手段,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的开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手段,配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让实验在课堂上熠熠生辉。发挥出其独特的功能。实验是科学成就取得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没有千百次的实验,爱迪生就不可能发明电灯。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实验,诺贝尔的名字可能不会为世界人们所熟知,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理论的基石,就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名话,没
众所周知,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让学生到语言的汪洋大海中,通过自己的“游泳”实践去学习语言、应用语言。无疑,课外作业就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语文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然而,翻开小学生的语文课外作业,不难发现:这么多年来,机械的抄写、背诵让天真的孩子觉得语文难,语文烦,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渐渐灭杀。    在我校实施主
高三语文的复习课堂教学多是复习旧知识,要么评讲试卷和练习,容量大、节奏快。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教学效果也就不太理想。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可以在已经制造好的课件上用不同颜色、不同笔型的笔迹进行标注讲解,甚至可以随心所欲的在上面写、画、插入视频剪辑图片、改变背景图和颜色、进行放大和缩小等等!还可以在白板上随意有所板书,而且随意放大放小,又可以保留下来,当需要的时候,又可以重新调出来。
内容摘要:兴趣不仅是学好语文知识的强大动力,还可提高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语文学习的质量,进而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情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精心创设情境,巧妙设悬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兴趣语文学习作用方法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并担负的神圣职责。  初上讲台的我,曾为这样一种形式所困扰:老师认认真真备课,辛辛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运用激励艺术,对于促进学生以良好心态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它也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激励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褒扬式激励。褒扬是感情激励的重要手段,教师公正合理的褒扬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感,还会使其产生责任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口头语言或微笑,点头等体态语言对学生加以表扬,尽量找到学生闪光点给其以褒扬激励,尽可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结果性评价,以及BLOG评价等,对比思考了每一种评价方式的优劣,得出了几种课堂评价方法虽各有千秋,但我们如能结合教学内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定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关键词】课堂评价过程评价自我评价BLOG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深入到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有利于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摘要】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我做过不少尝试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发现,以前我所做的这些都只是针对自己来改进教学,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最近通过校级培训和对“洋思” 精神及“蔡林森先学后教”理论的学习,我明白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其实古人早就明白这一点。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