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散学典礼更具教育张力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与一位朋友聊天,听说南方一带有很多学校开展一种名为“散学典礼”的庆典活动,便感到非常好奇。经过一番了解,我才发现所谓的“散学典礼”呼应着开学典礼,也是一学期一次,表示的是一个学期的结束。通过多个案例对比,原来这一典礼与每学期必开展的休业仪式名字不同,但流程大致相同。
  认真学习、对比休业仪式和散学典礼,我真切的感觉到不管冠以什么样的名字,用一个仪式或典礼来告诉学生一个学期的终结,本身是必不可少,这也是对学生一种提醒,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不过,散学典礼究竟如何开展,我个人还是有一些浅薄之见的:
  1. 散学典礼应该少一些官面文章。北大成都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散学典礼,除了奏国歌之外,就是校长助理总结发言、某主任宣读表彰决定,学校领导的发言占据了很长的活动篇幅。我的建议是,虽然学校领导发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应以简洁、有效为准则,毕竟散学典礼要么在寒冷的冬季,要么在酷热的夏天,孩子们站在操场上也不容易。
  2.散学典礼应该多一些爱心关怀。 为光荣退休的教师送行,并由大队部敬献鲜花、礼品与祝福语,这是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西村育才小学的散学典礼。像这样的环节,表示对老教师的关心和感谢,有助于给孩子们树立“尊师重道”意识,值得更多的学校学习。不管是关怀教师,还是关怀学生,有时候“高调”远比“低调”具有教育意义。当然,在施予爱心关怀时,要注意一些隐私不能触及。
  3.散学典礼应该添一些文化气息。广东省湛江市二中海东小学在散学典礼中融入了国学元素,分年级诵读国学经典,五、六年级背诵国学“三字经”;三、四年级家庭“三礼”三字经;一、二年级学生等6名代表介绍校本教材——《文明礼仪伴我行》。适当地添加一些文化气息较浓的活动环节,有利于通过散学典礼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是一种学校特色的展示。
  4.散学典礼应该有一些家长的身影。绝大多数学校把散学典礼简单地归纳到学生活动中来,与家庭教育工作做了明显区分。其实,散学典礼比开学典礼更有准备的时间,学校完全可以邀请家长陪伴孩子参加,并设计一些表彰类、亲子交流活动,促进家校沟通。
  散学典礼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学校可以融入的元素非常多,关键是看如何拓展,真正地使其集劝勉、示范、多功能于一体,让这个典礼更具教育张力!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小学)
其他文献
抛开个别的要与教育行业“决裂”的老师不谈,辞职教师大都是现单位的骨干,都是适合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从现单位辞职之后并没有脱离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抛弃的不是教育,而是眼前的学校。作为一校之长,要超前研判,主动作为,多策并施,用改革和法治的思维积极破解教师辞职之困。  保障教师“前途”  挽留事业心强的老师,校长策略有三。一是让教师看到学校的“前途”。虚心检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是否做到了科学合理。只有学校
期刊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以美育人必需由内而外的整体提升,这就像一位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还需经过一番梳妆打扮,才有可能引动万千追求。  生活之中,美无处不在,校园环境亦是如此。主题鲜明的园林,恢弘大气的广场,充满人文气息的厅廊,厚重朴实的雕塑,辅以恰到好处的绿化,点缀其中的山石……一草一木,一墙一廊,理应都是传递校园真、善、美的第一使者,因地制宜给师生以美的享受。  所谓“美育”,即“通过培养师生认识美
期刊
教师聘任制的出台实施,激活了教师队伍,也使得教师的辞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那些辞职的教师往往是刚刚走向成熟的教师,甚至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倾全力栽培多年的“种子”教师。为此,学校一般都会好说歹说百般挽留,有的学校甚至试图通过卡住教师的“人事档案”强留。笔者认为,虽然教师辞职会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但教师提出辞职必然事出有因,学校大可不必大动干戈、强加阻拦,而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待教师的辞职。
期刊
歩入21世纪,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依然引领着时代潮流。它,面向世人展示出了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并为少年儿童提供充分的、基本均衡的、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它,在“三个坐标参照系”找准定位,确定“四化”发展目标,推动教育从标准化走向特色化、均衡化、现代化。一是在珠三角城市群坐标系中,作为珠三角发展龙头,要当好南方教育新高地排头兵。二是在国家中心城市坐标系中,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要抓紧建立与
期刊
如果你有那么一丁点想要了解本刊培训部,了解这个专门从事教师、校长培训的团队,那么可以先从我们的三大口号开始。不过,你肯定听不到明文宣传或者高举旗帜放声呐喊,也没有人会天天挂在嘴边,这大概就是一种文化,我们称之为“团队默契”。  口号一:越努力越幸运  说到努力,就不得不说说培训部以身作则的主任伍秀林。别人在工作的时候她也在工作,别人下班的时候她还在工作,别人休息了她在加班,就连节假日,也总是伴着工
期刊
近些年,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教了一辈子书,现在该出一本书了”。也许是受了此句话的刺激,近两年来,我也先后出版了《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和《亲历日本教育:一位留日教师的点墨走笔》(以下简称“《亲历日本教育》”)两本书。作为一名一线中学教师,在欣喜之余,想与诸位同仁分享我的出书“经”。  选对题是成功的一半  过去,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自身出书难。其实,当下我国一些知名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出书已经比较普
期刊
有着“汉代孔子”之称的董仲舒,曾以“三年不窥园”的钻研精神学习儒家典籍和先秦各家各派学说,既复兴了儒家思想,同时又在融会贯通当时各家各派思想的基础上,将儒学再造成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新儒学。其学问渊博、兼通五经,又专精于《公羊春秋》,使其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经学大师。在专研学问的同时,广收门徒,其思想又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成为“众儒之首”。《天人三策》体现了董仲舒多年潜心的研究,也使得他成为影响君
期刊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家庭教育在荔湾既是传统,也是现实。1983年,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在全国率先成立家长学校,开启了家校共发展、同进步的家庭教育模式。2014年1月,荔湾区率先成立了广东省首家家庭教育学院——荔湾区家庭教育学院,依托学院平台,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15年11月15~16日,“教育从家庭开始”——2015年荔湾区家庭教育微论坛在广州市第一中学举行(
期刊
从公共关系建设的角度来看,欢迎四面八方的教育同行前来考察是学校优化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有力举措之一,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介绍自己?其中,有的学校培养起自己的小小解说员,他们引领宾客游走校园,随后安排大家观看精美的校园宣传片、蕴含着海量信息的PPT课件,聆听系统全面的校长主题演讲,赠送校园吉祥物、师生作品集等纪念礼品……各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几乎是完美地传播了学校的办学成
期刊
一般来说,领导风格可分为三种: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由于政治环境影响,我们往往看到“民主”就会觉得是好的,其实不然。不管是民主型、专制型还是放任型,都有其优缺点。衡量这三种领导风格关键要看是否恰当。如何恰当地扮演不同的领导风格,需要了解自身特点、下属情况,并根据所处情境进行选择。  1.民主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员,能够与大家保持平等的关系,会将权力交给大家。民主型领导确实有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