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出书经验谈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教了一辈子书,现在该出一本书了”。也许是受了此句话的刺激,近两年来,我也先后出版了《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和《亲历日本教育:一位留日教师的点墨走笔》(以下简称“《亲历日本教育》”)两本书。作为一名一线中学教师,在欣喜之余,想与诸位同仁分享我的出书“经”。
  选对题是成功的一半
  过去,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自身出书难。其实,当下我国一些知名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出书已经比较普遍,像李希贵、李镇西、程红兵、窦桂梅等,应算是我国中小学中的高产出书人。他们高产,一方面是他们主动投稿至相关出版社进行出版,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名气与影响力,一些出版社向他们伸出橄榄枝,邀约为他们出版书籍。对于他们而言,书稿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好多家出版社抢着要出版他们的书。
  那么,对于我们其他没有什么名气的一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而言,如何才能保证书稿出版呢?我认为,选题是能否成功出版的第一关。一般来说,正规出版社对书籍的质量把关是很严格的。书籍要想出版首先要通过选题论证会。选题论证,一是看重书稿本身的价值,二是要考量是否有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作者的选题要新颖、独特,即要有自身的亮点与特色。要么书稿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或理论性,要么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抑或二者兼具。
  当作者给出版社进行自由投稿时,若相关编辑对书稿选题感兴趣,一般会要求作者填写该出版社制定的选题论证书。论证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书稿内容简介、选题框架结构、本书特色和价值、与同类书比较、读者定位、市场需求情况等。出版社选题论证委员会定期对作者所提交的选题论证书按其规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审查。如通过了选题论证,书稿将纳入出版社出版日程安排,按照相关程序,完成书稿出版工作。
  鉴于我们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工作的性质,我给大家的选题建议,一是选题范围一定是自己的强项,即发挥自己所长。譬如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德育工作创新、优质高效课堂打造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就是我们所擅长的选题范畴。二是要通过广泛阅读,了解市面上已经出版过哪些类型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即要做到选题知己知彼,以避免重复选题或盲目选题。不过,即使是市面上已经出版过与你选题相同或相似的书籍,但你选题的视角与之不同,或能从某一方面能超越已经出版的同类书籍,这样的选题也是可以打动选题论证评委而通过选题论证的。
  拙著《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一书确定选题就是因为比较新颖,在我之前,还没有发现我国有对公立学校权利研究的专著。而新作《亲历日本教育》的选题,应该说也是发挥了自己的所长。1997—1999年,有幸被原国家教委公派至日本留学,这些年又数次赴日中小学考察交流,虽然市面上已出版有日本教育的书籍,但以亲历者身份来讲述日本教育这样的视角,可能我是第一人。这样视角的选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几家出版社策划编辑的注意,虽然有些波折,但仍顺利出版,其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大家知道,作家要想写出好的作品,一定需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
  除了纯学术或理论性的书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所写的书,大多是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总结与提炼,记述的都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因此,我们除了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班主任工作、课堂教改等具体领域勇于创新,还需要平时注重积累,将实践探索付诸于文字,把一篇篇文章进行分门别类,一部书稿的雏形就将形成。《亲历日本教育》一书,一写就写了16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本书是把我近些年所发表的有关日本教育的文章以及未发表的少许随笔分类整理结集出版的。它是我亲临日本中小学教学第一线,获取第一手材料后进行的梳理,是我访问与考察日本学校后,对日本教育实践的娓娓道来。也就是说,《亲历日本教育》一书,是由我“亲力亲为”后才写出来的。
  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出书,还要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001年,我有幸被派到江苏省常熟市参加一个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全国现场会。当时感觉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于是,我将会议有关资料带回,尔后又收集了一些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其他资料,经过整理与凝练,在2002年主编出版了《聚焦研究性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一书。
  找对“婆家”至关重要
  如今,好酒也怕巷子深。拥有好的选题,拥有高质量的书稿还不够,还需要有“伯乐”——出版社愿意出版你的书籍。我国各类出版社云集,教育类书籍主要由大学出版社和各省教育出版社出版,但各自都有自己出版的偏好,这点需要我们全面了解,以便自由投稿时做到有针对性,不要“表错了情”。
  投稿时要做到主动出击,不要怕被拒。多投几家,就多几分命中的机率。投稿时,既可同时投几家出版社,也可从高到低(出版社的名气大小),如先投人民教育出版社或教育科学出版社,然后投各省的教育出版社,再投一些地方出版社。
  我的《我国公立学校权利研究》和《亲历日本教育》两本书,都是循着“顺藤摸瓜”这样的路子而获出版的。《亲历日本教育》一书的出版,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有家出版社已答应出版,后来不知何因却婉言拒绝出版。但我始终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态,偶然间阅读了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与美国年度教师面对面》,从此书中得到了策划编辑的邮箱地址后进行投稿,最终获此家出版社出版。
  当个人经验得以成书出版,再回望整个过程,便会觉得此前的所有困难都值得经历。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你的努力也能让人看到!
  (作者系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教研处主任、教育学博士)
其他文献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立足天河、服务广州、辐射广东的区属公办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是天河区政府着力打造的理念先进、环境幽雅、师资优异、学生优先、质量超群的以外语为学科特色、以多元为特征、以和雅品质为人才规格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外国语学校。  “和雅”特色课程是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拓展,是创建校园“和雅”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
期刊
第十二届全国学校品牌大会临近,学品各个部门可是忙坏了,采编部作为学品团队中组织此次会议的主力部门,每天更是全国各地电话不断。这不,我们的颜记者刚说,湖北一个教育局10人报名参会。话音未落,“穆桂英”杜主任放下电话,神秘一笑,广东一个市教育局报名,45人参会。  要说这“穆桂英”,你可别不知道,她可是咱们采编部的一把手,又是学品团队里“三女侠”之一,因为工作起来雷厉风行,颇有大将风范,才得了这么一个
期刊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引起几乎全民的密切关注,既受追捧又饱受诟病,得失成败众说不一。  看教育,既有视角问题,也有水平问题。今日之教育,被搭挂上太多的东西,相干的,不相干的,都搅和在一起,弄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一名在圈里劳作大半生的老教育,我祈盼大家能善待教育,包括敬畏教育、理解教育、呵护教育。教育就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就是人类传承文化、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
期刊
好的校歌对内起到号召与激励的作用,对外则起到展示形象的作用。它的创作应具有青少年特点,能够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朗朗上口地体现学校历史、文化和特色。在这一次调研活动中,本刊发现了一批荔湾好校歌,现在此选取几首予以展示。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居闹市而守心灵之宁静,是一个闹中取静的美丽校园,栽植了各类竹子,并建有很多“竹”文化景观。竹子,成为了构建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该校根据竹子“中空、簇生、正直
期刊
多年来,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荔湾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构建教育人才高地,打造一支适应荔湾区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效促进了荔湾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荔湾区有11万多人参加继续教育,超过900人
期刊
抛开个别的要与教育行业“决裂”的老师不谈,辞职教师大都是现单位的骨干,都是适合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从现单位辞职之后并没有脱离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抛弃的不是教育,而是眼前的学校。作为一校之长,要超前研判,主动作为,多策并施,用改革和法治的思维积极破解教师辞职之困。  保障教师“前途”  挽留事业心强的老师,校长策略有三。一是让教师看到学校的“前途”。虚心检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是否做到了科学合理。只有学校
期刊
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以美育人必需由内而外的整体提升,这就像一位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还需经过一番梳妆打扮,才有可能引动万千追求。  生活之中,美无处不在,校园环境亦是如此。主题鲜明的园林,恢弘大气的广场,充满人文气息的厅廊,厚重朴实的雕塑,辅以恰到好处的绿化,点缀其中的山石……一草一木,一墙一廊,理应都是传递校园真、善、美的第一使者,因地制宜给师生以美的享受。  所谓“美育”,即“通过培养师生认识美
期刊
教师聘任制的出台实施,激活了教师队伍,也使得教师的辞职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那些辞职的教师往往是刚刚走向成熟的教师,甚至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倾全力栽培多年的“种子”教师。为此,学校一般都会好说歹说百般挽留,有的学校甚至试图通过卡住教师的“人事档案”强留。笔者认为,虽然教师辞职会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但教师提出辞职必然事出有因,学校大可不必大动干戈、强加阻拦,而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待教师的辞职。
期刊
歩入21世纪,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依然引领着时代潮流。它,面向世人展示出了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并为少年儿童提供充分的、基本均衡的、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它,在“三个坐标参照系”找准定位,确定“四化”发展目标,推动教育从标准化走向特色化、均衡化、现代化。一是在珠三角城市群坐标系中,作为珠三角发展龙头,要当好南方教育新高地排头兵。二是在国家中心城市坐标系中,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要抓紧建立与
期刊
如果你有那么一丁点想要了解本刊培训部,了解这个专门从事教师、校长培训的团队,那么可以先从我们的三大口号开始。不过,你肯定听不到明文宣传或者高举旗帜放声呐喊,也没有人会天天挂在嘴边,这大概就是一种文化,我们称之为“团队默契”。  口号一:越努力越幸运  说到努力,就不得不说说培训部以身作则的主任伍秀林。别人在工作的时候她也在工作,别人下班的时候她还在工作,别人休息了她在加班,就连节假日,也总是伴着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