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 初中化学课堂的一大亮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一直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德育教育是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渗透德育,可以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材。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化学的学科特点,谈一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方法
  教育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是教师的职责。同时,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掌握初级的化学反应现象,增强学生利用化学来保护环境的使命感;使学生在遇到化学相关的问题时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的德育理念,在备课过程中注意发掘蕴含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的德育因素,从课本中找到德育渗透与化学教学的契合之处,把这些内容作为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载体,充分发挥初中化学的德育功能。
  一、 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化学是一门有关自然科学的学科,实验是学生通过化学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真实的、具有趣味性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掌握物质化学变化的规律,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过程,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渗透德育,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帮助他们产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积极思想。教师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化学反应现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硫酸铜溶液和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时,化学反应产生的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能让学生感到化学反应的奇妙;在讲铁的属性时,将细铁丝放在氧气中燃烧,氧化铁形成的火星四处溅射,像美丽的礼花,让学生观察到化学实验的美……这样,经过长期化学美的熏陶,学生的探索兴趣会大大提高。
  其次,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规范性操作,能起到模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为他们将来的研究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向学生做演示实验时,规范的取用药品,把化学废品分类回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环境,防止化学品污染等。随着教师在化学实验中的德育渗透,学生会逐渐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实践能力得到大大提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确实存在着切实可行性。
  二、 在概念讲解中渗透德育教育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是向人们揭示自然科学普遍规律的方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课本概念之中也处处能体现出这一科学思想。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概念講解时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完成概念讲解中的德育渗透。如在教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结构时,我就结合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概念进行了德育教学:
  师:大家想想生活中有没有微粒运动的例子啊?
  生1:洗的衣服放在外边晾晒,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干,衣服里的水分子是运动的。
  生2:煤球放在墙边,过一段时间紧挨着煤球的墙就会变黑,这说明煤球里的分子通过运动转移到了墙上。
  师:这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对,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发现物质是由不断运动着的微粒构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正好相同。
  同样,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我也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向学生们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帮助他们认识到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但不会凭空产生其他的元素,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是客观的,而不是由主观因素决定的,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念,在遇到“滴水变油”,“指石成金”这样的江湖骗局时利用所学知识看穿骗局。这便充分证明了在概念讲解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三、 在化学计算中渗透德育教育
  化学计算是严谨的,化学计算的规律是反映客观事实的,学生只有科学严谨的进行化学计算才能真正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所建树。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向学生讲这样的科学史小故事:美国物理学家雷利在1892年进行实验时经过周密的计算发现“从空气中提取出来的氮气每升都比相同情况下从含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重了一些”。他没有忽视这实验中出现的细节,而是根据自己的计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最后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氩”。我先通过这样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化学计算是严谨的这样的科学观念,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遇到有关化学计算的知识时我会再次强调。比如:在教学化学式配平时,我就找到几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化学式的配平,找出学生在配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严谨计算的必要性。这样通过思想的不断渗透,学生的科学计算会不断变的严谨,科学素养也得到大大提高,在无形中便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实乃存在一举多得之效。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德育渗透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我们初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进行课本教学的同时,根据化学知识点,抓住时机、坚持不懈地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永梅.化学教学中如何渗品德教育[J].山东青年,2014(1).
  [2]郝晶.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9).
  作者简介:王建卫,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孩子爱玩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户外活动拥有广阔、新鲜、刺激的游戏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内容。不仅可以使幼儿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使幼儿四肢的肌肉得到适宜的锻炼,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活度。  关键词:沙子;户外活动;自主性;创造性  我们幼儿园地处长江之滨,纯净、无污染的沙子随处可见。玩沙是儿童的天性,流沙具有随物赋形,千
摘 要:分层递进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一定的运用,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化学分层递进教学主要是学生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这几个方面。化学分层递进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还需注意“动态分层”,防止教学主观化;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预防“标签效应”负面情绪
摘 要: 图书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以及知识储备的提高、情感的熏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大对图书馆的管理,建立一个有序、具有良好阅读氛围的图书馆。而这都取决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本文在分析图书馆管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图书馆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图书馆管理员自身素质提高的措施,以期能够保证图书馆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员;自身素质;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是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数学的作用愈发重要。初中数学作为高等数学的基础部分,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由于学生从小接触的环境不同,对于数学制的接受能力也不一而同,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本文就将对于分层教学法进行分析,来探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教与学  一、 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
摘 要: 在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基础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PBL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展开探究学习,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渐在探究学习中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那么将这种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可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地理;PBL教学;核心素养;衔接应用
摘要:结合中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单纯采用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式地讲解,把知识强制性地灌输到学生的记忆中,这样的记忆不会持久,也不能活学活用,不仅会使他们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也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那已不适合当今教育发展需要,也不适合现在孩子的需求,不改变只能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还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把多媒体技术
摘要:基于爱学应用软件和平板电脑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移动性等特点,对“种子植物”这一节课进行了创新性教学,通过爱学软件课前自主学习,平板电脑实现在课堂上对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及时处理与分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平板电脑;爱学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是我国
摘 要:当下历史阶段教学出现了一些病症,打造高效历史课堂迫在眉睫。本文以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实践出发,从去掉繁琐的教学环节,直击教学目标、过滤掉边缘性课程知识,围攻核心知识、改变“教材——教师——学生”的线性固定流程,将“教学”转化为“交学”三个方面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反思。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目标;核心知识;交学  19世纪,德国科学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了阶段教学理论,建立起一种明
摘要: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值得教育人用心研究的课题。引导学生读经诵典,是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而将经典诵读以“化整为零”的形式开展,能让学生“知”“行”同进,是经典诵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经典诵读;良好行为习惯;策略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如何让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人生奠基,成了摆在每一个教育人面前的课题。近
摘 要:口语交际是人与人在实际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听话,说话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生存技能。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行后,也把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列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及培养,把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基础打实,让小学生不要输在说话交际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提升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