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油区涉油违法犯罪特点与形式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524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油不仅是我国重要战略资源,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命脉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油区工作中,仍有不少不法分子进行涉油或侵犯他人财产犯罪,且发案率较高和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与影响较大,为了保证我国战略能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作为油区的治安管理者,各公安局办公人员需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原油以及对输油管线进行打孔盗油的犯罪行为,才能有效保证陇东油区的社会治安,本文主要分析了陇东油区涉油违法犯罪特点与形式,并探究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后续的社会治安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陇东油区;违法犯罪;特点;形式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2-0137-02
  作者简介:张磊(1983-),男,汉族,河北涞水人,本科,庆阳市公安局长庆分局刑事警察大队一中队,助理政工师。
  一、陇东油区概况
  陇东油区位于甘肃东部庆阳县境内,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和发祥地,其总面积可达2.7万平方公里,并且在陇东油区共有7个油田生产单位和5个辅助生产单位,由于其覆盖面积较广,因此打击该地区的涉油违法犯罪也具有一定的困难。虽然目前该地区已经开展了陇东油区集中严打整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以及陇东油田治安秩序整治等一系列的专项整治活动,也有效改善了陇东油区社会治安的秩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仍有不少违法犯罪分子为了自身的个人利益,弃我国的资源战略发展方针于不顾,不断的进行原油抢劫、井场盗油等违法犯罪行为,给陇东油区的原油顺利生产和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作用,为了改善这一社会现象,各地区公安部门需重点分析涉油违法犯罪特点和规律,才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和打击,进而才能有效维持油区的社会治安[1]。
  二、陇东油区涉油违法犯罪特點与形式
  (一)特点
  通过分析近年来陇东油区涉油违法犯罪案件及犯罪人员的特点可知,该地区的涉油犯罪多属于一般性犯罪,犯罪活动多属于体力活,并不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智商,并且犯罪人员多为20-40岁的无业游民,这些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个人素质普遍较低,为获取更多的钱财,其不惜铤而走险,另外,也有少部分倒闭企业的失业人员和中小企业薪资待遇不高的职员参与到涉油违法犯罪活动中。由于近年来,油区也加强了管理,这给个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将偷盗原油作为自身的谋生手段,已有不少犯罪分子逐步由个人作案转变为有预谋、有组织的团伙作案,在犯罪团伙中,其分工明确,有专人负责打眼、踩点、放哨、运输、装油、销赃等,并且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不少犯罪团伙现已采用了探测仪、对讲机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以及配备的石油开采和运输工具(如集装箱运输车、水泥罐车、油罐车、货车、小轿车、液化气罐等),利用这些高科技的投入,其可开展挖地道打孔盗油、储油罐盗油、井口盗油以及拉油车辆安装电控阀利用罐中罐盗油等多种形式的盗油活动。这些形式多样的盗油手段及高科技联络方式给公安部门的侦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另外,陇东油区为了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和支援当地经济建设,企业内部对本地人员的招用比例不断提高,这些员工的工资普遍不高,因此其对看守油田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并且由于这些人员缺乏良好的工作责任心,还有少部分石油企业内部员工和涉油犯罪分子共同勾结完成的该地区的涉油违法犯罪活动,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对油区的内外部环境更加熟悉,其与盗窃团伙内勾外联,为盗窃团伙的涉油犯罪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二)形式
  违法分子进行涉油范围的形式有多种,目前在已侦破的涉油犯罪案件中,多以管线打眼、装卡、在输油站库及井场进行暴力抢劫以及在井口盗取原油等形式为主。以管线打眼、装卡指的是在实施犯罪前,犯罪团伙会事先进行踩点、预谋和分工等,并通过各种各样的作案工具将地表或地道挖通,然后将地埋输油管线挖出,套上其预先准备的卡子,最后通过钻孔,将输油管中的原油盗入自己的容器中(这些人一般都有合法经营的职业,并且多是借助自身职业的幌子进行犯罪活动,他们职业以拾破烂、废旧物品收购站、打零工为主),以实施犯罪,在打眼、装卡连接管道盗油案件中,有部分是单家单户作案,也有部分是多家联手作案,这种作案手段较为隐蔽,难以发现,对陇东油区油田、油井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另外,陇东油区的油井分布较为分散,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而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由几名护工对油井进行看护,由于井场之间的间距较大,井场巡护的时间较长,不法分子便可以根据井工看护人员的生活和工作规律,趁其外出或巡护其它井场时,进行井口原油盗窃。另外,以往的犯罪案件中,还有不犯罪分子是通过威胁、暴力等方式控制输油站点、油田井场的工作人员,要求其配合完成相关的盗窃活动,也有部分是直接以暴打的方式抢劫井场的原油、设备设施以及值班工作人员的个人财物等。
  三、防范和打击陇东油区涉油违法犯罪的有效对策
  (一)不断对基础工作进行夯实,以预防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首先,需重点管控油区重点工作人员,并要求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油区内部帮、教、管控措施,帮助各部门工作人员加强对涉油违法犯罪的认识和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警惕;教导工作人员识别出一些常见的涉油违法犯罪特点和形式,使得其在工作中能够对较为常见的违法犯罪的预前工作进行识别识别;此外,还需对油区内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以避免其与违法犯罪人员发生勾结。其次,公安部门还需有效控制机动车修理业、二手手机、旧货业以及废旧金属收购业等易销赃环节,这样,将有助于其找到侦破案件以及追查赃款的线索。在实践管理过程中,为避免出现警力不足和管护区块分散等问题,还需在案件多发地区建立油区警务室,并分派专门的民警进行驻守,这样才能对对周边的涉油违法犯罪活动形成震慑力,以及在案件发生后,能够及时传呼相关的破案人员到达现场对案情进行分析或避免犯罪态势恶化[2]。
  (二)不断加强和完善油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为了有效降低油区涉油违法犯罪的发生率,各公安部门需坚持预防为主、防打并举的防控方针,各公安部门可通过定期组织和开展非法涉油厂点集中取缔行动、设卡清查行动以及全局性专项打击活动,通过定期集中清查假牌照、无牌照以及涉案车辆,将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涉油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此外,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应用数字化建设的优势,不断建立和完善油区治安防控体系,在治安防控体系中,需重点抓好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如在案件多发地带,设置系统的视频监督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将能有效避免值班人员离开后,犯罪分子钻其工作漏洞,进行违法犯罪。
  (三)强化油区人民群众对涉油违法犯罪知识的认识,和调动其对预防违法犯罪的积极性
  强化油区人民群众对涉油违法犯罪知识的认识,一方面能助于其对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还能从根本上降低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上面说到大多数犯案人员均为知识程度较低的无业游民,只有加强这些民众对违法知识的认识,其才会震慑法律的威力,宣传方式可采用标语、宣传画、报纸、新闻等媒体形式进行,为了不断激发民众的监督热情,有关部门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举报违法犯罪活动的公民给予必要的奖励,将能使其踊跃的参与到违法犯罪监督和打击中来。四、结语
  陇东油区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共同财产,并且油区的顺利、安全运行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广大人民群众、油区工作人员以及执法人员需不断监督和打击涉油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陇东油区侵财犯罪规律特点及打击预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16):80-81.
  [2]齐新春.加强综合治理,防范打孔盗油—浅谈防范打孔盗油案件的有效途径[J].化工管理,2013(4):20-22.
其他文献
办报切忌游击习气。 不知别处如何,就看北京报摊,前一个时期一下增加了许多军事报刊。什么军事文摘,军事专版,军事周刊等等。看其主办单位,并不是军事部门和与军事部门有关
摘要:心理咨询在国内已有3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有着不同于国外心理咨询的发展走向。本文立足于国内心理咨询的现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心理学发展模式,探讨了国内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内心理咨询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9-0248-02  心理咨询发起于20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并一度在欧美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许多大型国际赛事都在中国举行。随之而来的是对志愿者的大量需求。然而,国内目前没有正规的志愿者评价标准,志愿者的不专业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形象受到影响。尝试开发一种志愿者等级测试框架,除了对题型、考查内容、考查形式作出一定设想外,也对该测试的考试效度进行设想评价。  关键词:志愿者资格测试开发 效度评价 测试能力要求  中图分类号:B842
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物,集声、色、形、光为一体,它在创设逼真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举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很多新思想和新观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说服力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报刊管理部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
期刊
摘要:将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应用到微量物证检验的实际中来,有助于查明事故的真实情况,为案件的侦破提取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电子探针分析;微量物证;检验;应用  中图分类号:U49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02-0136-02  作者简介:余然(1987-),女,陕西榆林人,硕士,云南云通司法鉴定中心,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微量物证检验。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
网络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对我们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创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