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衷而又形于外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sc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幸聆听了旅德歌唱家毕宝仪独唱音乐会,晚会精彩的演绎引发了个人的一些感想。纵观毕宝仪的演唱经历,歌剧的学习与大量的舞台表演机会赋予了她如此完美的声音与表演的统一,形态、神韵、风度的恰当把握。因此,在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学徒式”歌唱教学模式,应受到一线教师的质疑与深思。
  关键词:毕宝仪;歌唱神情;歌唱模式;歌唱评论
  当著名歌唱家毕宝仪精神矍铄健步登台的时候,南艺音乐厅中一千多名静候的观众不禁为她热烈鼓掌。这是在场所有的观众对这位歌唱家深切的敬意和欢迎。我也有幸聆听了这场轰动全省的音乐盛会,以下仅为我个人的一些观后感言。
  毕宝仪曾先后就读于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德国吕贝克布拉姆斯音乐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1993~2006年期间,先后在国际声乐大赛中获得好评,并多次出演歌剧《神曲》,演唱了莫扎特的《警告》《当路易斯焚烧负心人的信时》,马勒套曲《少年神奇号角》中的《徒劳》《夏日更替者》等作品。整场音乐会犹如旋律、节奏、音符的奇妙组合,又似一幅音色、情感、神情变幻所构成的流光溢彩的音画。不仅如此,她的演唱会更是心灵深处的一次抒发,一次内心真情的宣讲。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亦如此松弛自然。角色内心丰富的情思更是通过变幻灵动的音色自如地倾泻而出,流入观众的心田。正如德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雷娜特·贝勒所评价的,她的演唱“犹如用灵魂在歌唱”。她将高超的歌唱技巧与表演完美地融合,正所谓“形神兼备、声情并茂”。戏曲理论家李渔在他所著的《闲情偶遇》中说:“吾观今此学曲者,始则诵读,继则歌咏既成而事毕笑。……有终日唱此曲,终年唱此曲,甚至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此曲所言何事,所指何人?”口唱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然何以唱曲宜有曲情,声、形于内化间,情显于内心之中,怡然自得,倾泻流入?”
  纵观毕宝仪的演唱经历,歌剧的学习与大量的舞台表演机会正赋予了她如此完美的声音与表演的统一,形态、神韵、风度的恰当把握,尤其她那眉眼间的传情如此自然而不做作。
  因此,在我们当前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学徒式”歌唱教学模式,应受到我们一线教师的质疑与深思。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尽一切可能性,提供学生实践、亲身参与的机会,使歌曲的演唱通过应用—领悟—感受三个维度,获得真实的直接体验,在进一步感受、体验、表现音乐时,更能将情、声、形运用于怡然自得间。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验性探索教学:
  一、歌唱小组课与歌唱实践教学模式的回归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惯常采用教师领唱与学生跟唱的一对多教学模式,这种“学徒式”的一对多教学模式,兼顾到了学生歌唱学习上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采纳。然而,上述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仅仅看到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静态的交流。在这种形势下,使得学生在具备了演唱技巧的同时,依旧无法在舞台上挥洒自如地演唱,怯场、冷场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采取歌唱小组课与歌唱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校际之间的观摩与学习,使得歌唱教学的过程突破“教”与“学”的方式,涉及表演的层面,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虚拟的舞台。同时,学生在曲目的选择上将更具宽泛性——合唱、重唱甚至表演唱。由此激发学生歌唱学习的兴趣、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融入了形体、表演的成分,丰富了学生对歌唱的体验和音乐感受,为学生提供了转化歌唱技巧并运用于实际演唱中的机会。
  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及其姊妹艺术之间得以更好地融合,它将更有助于音乐小品、校园音乐剧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的展开,为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歌唱学习的主动性。
  二、开设歌唱评论教学形式
  所谓歌唱评论,原本是指一种集音乐学、美学和文学等多门学问于一身的复杂而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随着流行音乐等一系列远离严肃音乐的活动轰轰烈烈的展开,参与歌唱评论的人与读者便逐渐多了起来,使得歌唱评论的概念扩大化,被模糊定义为一切有关歌唱活动的评论,即对有关于此的人与事谈一些个人的感受、见解与体会、收获等。
  歌唱评论运用于教学当中,并不等同于以往的中外音乐欣赏。音乐欣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课前对上课内容进行充分地准备,着眼于作品本身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与此相反的是,歌唱评论课主要关注于学生的自主讨论。通过集体观看、欣赏国内外的一些经典声乐作品,包括著名歌唱家的独唱音乐会、音乐剧、各类文艺演出等活动后,进行小组或者班级范围内的讨论。内容涵盖了歌唱演员的表演、动作、舞蹈、服装等各个方面。同时,在评论名家的基础上,对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的演唱也可进行一翻有根据的评论。
  通过歌唱评论教学模式可促使学生多听、多看、多想、取长补短。在学习歌唱技巧的同时,更深入地将研究范围扩展至面目表情及眼神,使得未来的舞台演唱更加令人赏心悦目。
  当然,以上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当前单一的歌唱教学方式所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学生更加热爱歌唱,热爱音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授以技时,除着眼于歌唱的技巧、音高的准确、节奏的正确外,也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内在的歌唱气质;把握不同作品的风格、精神风貌、情绪特征;追求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历史性;赋予表演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传递感情的自然激发与流露。同时,注重歌唱以外的形体表演与神情的训练。另外,学生自身也应注意提高个人修养、注重文化积淀也将促使演唱过程中声、情、形的完美融合,情动于衷而又能形于外。
  参考文献:
  [1]李渔.李渔全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08.
  [2]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4.
  [3]H.丹纳.艺术哲学[M].张伟,译.北京出版社,2004-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清凉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期,该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从小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的有效途径,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感恩;情感培养;成长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 清华大学联合多机构将试点推行  “中小学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  2018年8月10日,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校园行”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介绍,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合权威部门启动了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爱心公益活动,并将试点推行“中小学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書长乔杰表示,此前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伤害中,中小学生占据很大比例,校
摘要:在学前教育这方面,女性以其温柔、细心的母性特质占据着幼儿教育的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中的偏见阻碍了男性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但是,在幼儿教育期间,成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男性力量和刚强形象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应当被重视起来。试从男幼师从业现状谈起,通过对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分析,肯定男教师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关键词:男性幼儿教师;幼儿教育;性别角色;健全性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的渠道不断扩大,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灌输式”的品德课看上去一帆风顺,实际上已无法满足激荡学生心灵的需要,小学品德课应该制造适当的冲突,让学生在体验矛盾中生成探索的需要,从而使品德课的情感体验更高效。  关键词:冲突;创设;情感体验  小学品德课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新课改后的品
摘 要:后进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转化后进生,使之爱上学习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后进生转化的几点建议。  關键词:后进生;鼓励;榜样  一、爱是转化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后进生常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对教师缺乏信任,敬而远之。教师应尊重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我在班上提出:“携手共进,不让一个伙伴掉队”,
摘 要:传统政治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课堂成为师生共进的舞台。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传统政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忽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能力  钻研教材不难看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中,每册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压抑下,学生很难有“好知”和“乐知”可言。小学语文课更是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改革力度不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主体性学习指导”,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语文学习;指导  一、认识“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教育”,即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自觉主动性和积极创造性
接手这个班级之后,屡次出现的偷盗同学钱和零食的事情让我大为恼火,但是一点线索都没有,班级上下人心不安,作为班主任的我也很着急。  一天中午,兩个同学来找我。一见到我,他们就气呼呼地说“老师,我带的火腿肠又丢了。”“啊,什么时候?”“中午午休时还有,等我从外面回来就不见了。”机会终于来了,时间这么短,火腿一定还没被吃掉。于是,我立刻将全体同学叫回班级。一看到这架势,还没等我说话,有几个同学早就嚷嚷起
摘 要:2009年12月31日,我校申报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2010年1月20日,经课题主持人刘加民(共青团中央《中学生》杂志社编辑)批准立项。通过课题组成员两年多来的研究发现:指导学生坚持撰写日记,是培养阅读兴趣、规范书写习惯、提高自学水平、强化自制能力等良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题研究;指导;撰写日记;成长;良好习惯  200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