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冲突,碰撞心灵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v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的渠道不断扩大,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灌输式”的品德课看上去一帆风顺,实际上已无法满足激荡学生心灵的需要,小学品德课应该制造适当的冲突,让学生在体验矛盾中生成探索的需要,从而使品德课的情感体验更高效。
  关键词:冲突;创设;情感体验
  小学品德课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新课改后的品德课堂,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的渠道不断扩大,“灌输式”的品德课看上去一帆风顺,实际上已无法满足激荡学生心灵的需要,小学品德课应该制造适当的冲突,让学生在体验矛盾中生成探索的需要,从而使品德课的情感体验更高效。
  一、情境冲突,春风化雨
  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来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发展,教师有时可以设计生动又贴近生活的情境冲突来达到教学目标。在情境冲突中,学生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而非教师片面的灌输。
  如,执教《多彩的服饰》一课时,教师就如何让学生懂得“服装与礼仪的关系”创设了以下冲突:教师述说上个星期天逛商场,看中了一件衣服并把它买了下来,想下个月可以穿着参加优质课评比。教师边说边出示衣服图片,让学生说说衣服怎样。学生从颜色和式样等几方面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件衣服不适合参加优质课评比时穿着。随后,教师表现出白花钱买了这件衣服的不愉快神情,学生都来安慰教师,有的说可以在家里穿,有的说在逛街时穿。接着教师小结:看来穿衣还有许多学问,同样一件衣服有时候不能穿,有时候可以穿,那就是说,穿衣服要看场合。最后通过创设“小红的衣柜”的情境,实践不同的场合应穿着不同的衣服。
  情境冲突的创设,让品德课堂灵动起来。教师利用“自己买的衣服不适合参加比赛”制造了情境冲突,让学生直面冲突。学生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对新旧知识的思考,由此发展了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明白了“穿着整洁、得体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服饰不但体现美,还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礼仪”的道理。
  二、游戏冲突,润物无声
  游戏在为学生提供与同伴交流合作机会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如果教师能够及时预设并捕捉游戏时的冲突,也能实现学生道德情感的提升。
  如,执教《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时,教师就如何让学生懂得“学会相处”创设了以下游戏冲突:先让学生选择看动画片《天鹅、鱼、螃蟹》和短片《沉甸甸的金牌》,然后引发讨论:现在,有的同学想看动画片,有的想看短片,怎么办呢?经过讨论,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投票,决定先看短片,后看动画片。
  培养学生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则。在课例中,教师避免了单纯的概念灌输,而是巧妙地让学生争论到底是看动画片,还是看短片,创设了最真实的冲突,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懂得凡事“商量”着做,还要学会“服从”,看似无痕的教育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当了一回小主人。
  三、情感冲突,柳暗花明
  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是一对有机结合的整体,当两者割裂开来时,学生就会学得被动,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情感沟通是二者的纽带。为达到两者统一,教师可以制造情感冲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在执教《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时,笔者展开了这样的引领:在学生罗列出许多爸爸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事例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父母是不是时时刻刻都那么疼爱我们?”一学生说:“有一次,我考试考砸了,回家遭到了父母严厉的责骂。”然后,教师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一位母亲的心里话,在妈妈惆怅的语气中,班级陷入一片沉思。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连线妈妈,表达现在的内心想法。最后,教师小结:“爸爸妈妈的爱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爱我们的心却始终不变,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宝贝!”
  笔者在执教本课时,先抛出“爸爸妈妈是不是时刻疼爱自己”这一问题制造矛盾,然后了解真相,并趁热打铁让学生给妈妈打电话真诚沟通,误会也就迎刃而解。最后笔者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爱孩子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明白“家人关怀我成长”的真实内涵。
  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备课,在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充分预设教学细节,善于制造各种冲突,让学生在难以抉择的矛盾中引发道德意识的不平衡,生成探索的需要,这样才能碰撞学生的心灵,留下永久的记忆,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品德教学更有效。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教师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课程改革能够带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从教师角色转型、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发展策略  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
摘 要:小班幼儿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开始时期,更是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小班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对于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家园环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环境  小班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雏形期,比较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各种行为习惯,可塑性极大。因此,在
摘 要: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察,从教学方法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做体育课堂教学的辅导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主创新;开放式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准备活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练习→下课讲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
摘 要:以phonics的眼光来看,单词不是由字母组成的,而是由音组成的,而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组成的。这和人们平常理解的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完全不同,在单词和字母之间又多了一个“音”,正是这个多出来的音让老外具备了见到生词会读、听到读音会拼写的能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渗透phonics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的发音和拼写方法,解决单词记忆难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提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批原本落后的农村学校正在不断崛起。要改善、提升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创新、精致地管理学校,走出一条具有自主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教育的各个要素,浅析了建城区学校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建城区学校;困境;探因;提升策略  改革发展三十多年,我国迎来了可喜的变化与发展,特别是在教育上。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相配套的教育也在飞
摘 要: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构筑开放的教学资源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如何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资源管理平台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范专业教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为各职业技术学院申报“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创造必要条件,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根
摘 要:初一学生写作最大的困难便是无话可写,写读后感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迅速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读后感;拓宽视野;写作之门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而无处下笔,无话可写,成了写作的首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写读后感、观后感、随笔是初中学生,尤其初一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刚入初一的学生,基础薄弱,参差
摘要: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期,该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从小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的有效途径,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感恩;情感培养;成长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 清华大学联合多机构将试点推行  “中小学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  2018年8月10日,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校园行”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介绍,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合权威部门启动了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爱心公益活动,并将试点推行“中小学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書长乔杰表示,此前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伤害中,中小学生占据很大比例,校
摘要:在学前教育这方面,女性以其温柔、细心的母性特质占据着幼儿教育的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中的偏见阻碍了男性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但是,在幼儿教育期间,成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男性力量和刚强形象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应当被重视起来。试从男幼师从业现状谈起,通过对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分析,肯定男教师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关键词:男性幼儿教师;幼儿教育;性别角色;健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