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生活之源 焕发数学异彩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能力
  钻研教材不难看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中,每册都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进而在多元的生活体验中不断提升数学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越有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自己准备的最喜爱的东西:有玩具、水果,这时,我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更整齐呢?”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大多数小组都把玩具放到了一起,把水果放到了一起。這时,教师提出:各小组能不能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有的小组说:“我们把汽车放一起,把火车放一起。”有的小组说:“我们把奥特曼放一起,把机器人放一起。”有的小组说:“我们把梨子放一起,把苹果放一起。”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使学生在学习分类知识时,再也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化难为易,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及其运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重建过程,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的。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理解,更能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我先以谈话引入:“昨天老师带了276元钱上街买衣服,买了一件98元钱的衣服,猜一猜,老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下多少钱?”学生讨论后发表不同的意见。
  生1:“老师拿出276元,买衣服用去98元,还剩下178元,列算式是:276-98=178元。”
  生2:“我觉得老师只要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还剩下2元钱就行了。”
  生3:“不对,剩下2元钱,还要加上老师身上还有的176元,应该是剩下178元钱。”
  师:“同学们说出了不同的付款方法,结果都是剩下178元,那么,哪一种方法更好呢?”(学生一致认为生3的方法更好些)
  师:“用这种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呢?”
  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再用剩下的176元加上找回2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276-100 2的算式。
  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轻而易举地探究出算法,让学生在生活经历中建立了凑整简算的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最终是以使学生能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将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
  在教学了“认识人民币”以后,让学生回去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帮助爸爸妈妈和营业员阿姨算算账,应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回学校后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交流。
  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性材料,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认识,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数学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区灵泉民族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以phonics的眼光来看,单词不是由字母组成的,而是由音组成的,而音是由字母或者字母组合组成的。这和人们平常理解的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完全不同,在单词和字母之间又多了一个“音”,正是这个多出来的音让老外具备了见到生词会读、听到读音会拼写的能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渗透phonics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词的发音和拼写方法,解决单词记忆难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提
摘 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一批原本落后的农村学校正在不断崛起。要改善、提升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创新、精致地管理学校,走出一条具有自主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外部与内部两个方面,结合学校实际,围绕教育的各个要素,浅析了建城区学校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建城区学校;困境;探因;提升策略  改革发展三十多年,我国迎来了可喜的变化与发展,特别是在教育上。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相配套的教育也在飞
摘 要: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构筑开放的教学资源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如何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资源管理平台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范专业教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为各职业技术学院申报“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创造必要条件,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根
摘 要:初一学生写作最大的困难便是无话可写,写读后感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迅速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读后感;拓宽视野;写作之门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而无处下笔,无话可写,成了写作的首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写读后感、观后感、随笔是初中学生,尤其初一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刚入初一的学生,基础薄弱,参差
摘要: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关键期,该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从小对幼儿进行感恩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的有效途径,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感恩;情感培养;成长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 清华大学联合多机构将试点推行  “中小学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  2018年8月10日,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校园行”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介绍,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联合权威部门启动了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爱心公益活动,并将试点推行“中小学食品安全与营养课程”。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書长乔杰表示,此前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伤害中,中小学生占据很大比例,校
摘要:在学前教育这方面,女性以其温柔、细心的母性特质占据着幼儿教育的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中的偏见阻碍了男性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但是,在幼儿教育期间,成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男性力量和刚强形象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应当被重视起来。试从男幼师从业现状谈起,通过对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分析,肯定男教师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  关键词:男性幼儿教师;幼儿教育;性别角色;健全性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的渠道不断扩大,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灌输式”的品德课看上去一帆风顺,实际上已无法满足激荡学生心灵的需要,小学品德课应该制造适当的冲突,让学生在体验矛盾中生成探索的需要,从而使品德课的情感体验更高效。  关键词:冲突;创设;情感体验  小学品德课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新课改后的品
摘 要:后进生是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转化后进生,使之爱上学习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后进生转化的几点建议。  關键词:后进生;鼓励;榜样  一、爱是转化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后进生常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对教师缺乏信任,敬而远之。教师应尊重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我在班上提出:“携手共进,不让一个伙伴掉队”,
摘 要:传统政治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是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课堂成为师生共进的舞台。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传统政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