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动生灵 笔触显新奇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heng525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申勇是中国传统走兽画派中的后起之秀,他以绘黑白二色熊猫为题材的作品进入人们的视界。随后,他在当代工笔花鸟领域又有所拓展,开辟了独具一格的天地。
  王申勇笔下的虎、马、牛和猴,在寻常意义上的视觉效果无疑是精致动人、神形兼备、令人喜爱的。进一步说,一方面,王申勇努力使作品中的生灵承载着人性,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代替无病呻吟、柔弱浮浅的描绘;另一方面,他的作品逐渐远离一些传统花鸟画的格局程式,用严谨静雅以消解粗犷、豪放,因而呈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怀和特有的生命意识,同时又保持着应有的绘画性。
  从王申勇花鸟画的笔触可以看出他多年来潜心学习传统和刻苦锤炼工笔功力艺能,但传统工笔技法和表现方式在他的笔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他的作品也如传统工笔那样注重线的勾勒,但是仔细审视便能发现,他更多地在运用块面式的渲染,线在其中已只是若有若无的辅助作用,而不是造型的主角。这一点在他的《茶马古道》《等待》《藏獒》等作品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创作的十二生肖图,在真切具体的形态中表现意境,经历由外至内、因物动情,进而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酝酿的过程,所呈现的是天趣与人的精神。
  在精神内涵上,王申勇的工笔花鸟画崇尚意境和情趣,追求主观精神的表达和体现,将古朴染上了清新,让孤寂透露出生机、性情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因此,他的作品大多是“笔工而意寫”。他不满足于“应物象形”,而是经过主观能动的观察与写生,经过艺术的再创作,追求传神写照,追求气韵生动。看他画的马,有宋人那种宁静、沉稳、雅致,又具有内省精神的特质。又吸取了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西画焦点透视法,以油画的方法着重于表现马匹的解剖结构、体积感和皮毛的质感,使马匹形象准确、比例恰当、凹凸立体。他笔下的猴,形态各异,眼中满是好奇、惊疑,神情既新奇又耐人寻味;他画的牛羊、鸡鸭、鸟雀等动物也不乏特色,有意趣、有情思。笔墨和色彩的节奏包含着饱满的情绪,那些使人感到温暖的画面让人体验到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王申勇为美术院校教学而编著的《工笔走兽画》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此书配备了大量动物速写以及动物骨骼肌肉的解剖学图谱,足见他多年所下的苦功。同时王申勇掌握了一套堪称传承古今的工笔动物画新技法,用十二字概言之:细描入微、渲染有序、干湿得当。他一方面从事绘画实践,一方面做些理论性研究,生为一个画家,如此年轻,便有如此作为,不经让人感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其他文献
对蜗牛家族来说,每次雨后就是他们举办盛典的时候。在庆典上,先由掉光了牙齿的蜗牛老国王致开幕词,老国王说话慢吞吞的,却坚持履行国王的职责。  国王讲完话,热闹的比赛就开始了。刚才还一个个严肃安静的大小蜗牛们挤来挤去,争相给自己找一个最舒服的位子。  蜗牛的比赛内容每次都不一样,这个项目现在才举办到第四届。第一次的比赛是由一个脖子能伸很长的蜗牛提出来的,因为他偷听到两只甲壳虫的聊天,他们正准备去参加飞
专家们都说,以水墨淡彩山水画为主流的中国山水画,在北宋人和元人手里,达到了全盛的巅峰状态。先后涌现出北宋三大家(董源、李成、范寬)和元代四大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我关注的是,这些山水画家们作为生命的个体与大自然即山水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那时的人在自然环境中有怎样的真实经验?这些关系和经验都有怎样的生态美学价值?   缘起   我一直都有穿越到宋元那两个朝代去看山水的冲动。   若干
音乐是无声的语言,“当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音乐对思想,情绪和感情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艺术难以企及的,所以对许多电影情感层面的表达使用音乐最为合适。音乐能极大地丰富画面语言,表现出言语无从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思想情绪,强化人物的性格刻画,突出故事情节的描述。  挥别了古老的无声电影,音乐在1927年流淌进电影的怀抱。现在的电影不仅在故事情节上曲折波澜、扣人心弦,而且在背景音乐方面,也越加
邵大光  1953年生于成都,邵派牡丹传人,擅长写意花鸟画,师承家学,得其父邵仲节牡丹画法精髓。曾受邀赴中南海作画,其六尺牡丹图《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被中南海收藏使用,并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亲切接见,斋号“春韵堂”。  现为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巴蜀中国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四川省国防画院副院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国画牡丹注重
康杰的画似乎追求着静寂美学的尚意气韵,在清寂、高逸、素洁中散发出一种古典主义的气息。  静与净是他的绘画追求。从作品中可以见出他是从宋元山水一路走过来的。传统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士人构建出的一个自我世界与独立的精神系统。它的核心是“归宿之心”,是为人为己建造的精神的栖居之所,它不止于可居可游,更是放置灵魂的所在。于是,北宋李成追寻“山水比德”,营造出“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愿境;元人倪瓒情寄清寂、高逸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在生活中寻找诗情,在艺术中寻求安宁。生活需要艺术,爱情也需要艺术,但不需要伟大,平凡就好。  M=现代艺术 L=李猛 Y=尹莉莉  M:二位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走上了美术的艺术之路?  L:我走美术之路比较偶然,我的父母都没有学过美术,只有母亲在我们小时候带我们去看年画,但是没有机会学习。高中毕业去上海后,在上海博物馆看到列宾及其同时代俄国画家作品展,当时对我的影响很
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四川省农民诗书画艺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乐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井研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井研县农民画研究院副院长,井研县政协书画院院士。  曾荣获 “四川省文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井研县“改革开放30周年十大杰出人物”称号,井研县第三、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个人事迹被载入《井研县志》《井研县政协志》《井研英才》。  作品《期望》获中国农民画展优秀奖;作品
人和人的认识,相交,相知,在惯性的思想和文字表达上,都被顺理成章且心安理得地标以“缘份”二字而做为相交的终极理由。而余则私下认为,不论是高山流水般的君子之交,还是臭味相投的村野之交,但得知己者,唯“情义”二字。情义到者,缘份自到。无情无义者,缘份自去。和克东兄结识两年有余,但记忆中感觉已经很久很久,久得已经记不起相识的时间,犹如那陈年老酒,唯有在那醉人的酒香里感受那种似有若无的可雅可俗的那份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