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光:勾皴点染匠心独具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邵大光
  1953年生于成都,邵派牡丹传人,擅长写意花鸟画,师承家学,得其父邵仲节牡丹画法精髓。曾受邀赴中南海作画,其六尺牡丹图《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被中南海收藏使用,并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亲切接见,斋号“春韵堂”。
  现为中国文联牡丹书画艺术委员会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巴蜀中国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四川省国防画院副院长,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国画牡丹注重墨法的渲染和意蕴的表现,艺术家们笔下的牡丹国画作品,有的苍劲厚重,有的飘逸幽静,有的娇艳欲滴,有的含苞待放,风格迥异,各有千秋。而邵大光作为“邵派牡丹”的传人,他笔下的牡丹传神饱满、生动、苍劲,其笔墨洒脱,浓淡枯湿,显露出画家想要表达的豪迈与气势,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他作品气息与画家个体气象吻合的直率与坦荡。
  正如成都画院院长田旭中对他的作品解读说的那样:大光先生所作牡丹,继承传统大家名师,得其神髓,而又能化出新意。其用笔潇洒灵魂,造型取其神而略其貌,随意点染,姿态横生。用色艳而不俗,浓而不媚,色墨相间,层次生动,随机变化,一派富贵。所贵能胸有成竹,大笔取其势,细勾状其神。构图疏密相生,虚实相济,穿插自然,饱满而不塞迫,生动而不呆板。其白牡丹匠心独运,气韵生动,尤见功力。余观世间画牡丹者多矣,大都属艳俗一路,而大光先生精研诸法,兼取诸长,熔铸一炉,其画格雅而逸。昔倪瓒云,“逸笔草草,聊抒胸中逸气。”故知花鸟画以逸笔为上,既能逸,自然佳耳。
  他的作品《春花图》,山崖野逸,翠鸟栖息,从画面右上方倾斜而下的那一篷篷纤细柔韧的黄色野花,明丽鲜活,画面充满着画家情绪诗意的流淌。作品《凌波仙子》的画面由上中下三部分水仙组成,但是却显得并不突兀。水仙的叶脉以小青绿为主,白色的花朵以及淡黄色的花蕊,几只小蜜蜂在画面最上方轻盈飞舞,恍若可以听见其嗡嗡的低鸣声。有时候,画家某些瞬间的落寞之态掩藏在笔墨之间,有某种渴望知己倾诉衷肠的意味。作品《玉堂春》中,一只白色的瓶子里插滿盛开的牡丹花,笔触细腻,花瓣旖旎,散发出“邵派牡丹”传人的真功夫:大气、厚重、野逸,且带着一种倔强与坚韧。这就是“邵派牡丹”的独特之处:气韵独特,蕴藏玄学,一波三折,暗藏生命中某些迂回曲折的微凉疏柳。
  邵牡丹基本以四川彭州丹景山牡丹为主要创作对象,表现出其挺拔、不屈、昂扬之山野之气,这就是独具风范之“邵牡丹”。作为“邵派牡丹”传人,作为一位当代花鸟画家,邵大光不仅仅笔下牡丹传神饱满、生动、苍劲,而且他对中国花鸟画的其他题材同样也能自如把控。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努力用心探索,没有停步,潜心创作。他似乎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绘画表达语言,在露花凝香、妙香真色中探寻花鸟画中那种落日花飞、夜雪初霁的韵致与写意,以此来释放属于自己想象中的独特情感表达。
其他文献
主管单位:邛崃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邛崃市作家协会  陈瑞生  CHENRUISHENG  《临邛文学》主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邛崃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诗集、随笔集多部。先后任《邛崃报》副总编、《新邛崃》杂志总编、《临邛文艺》主编等。  寄语  时过境未迁,互联网自媒体空前发达、智力严重透支的当下,前尘旧事影未消,字斟句酌的办刊主张不曾改变:接纳有价值的文本,
简介  李先海巴魂艺术工作室于2011年3月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成立,工作室内容以李先海个人雕塑作品和创作过程为主。李先海的作品多次人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得奖项:《小川戏》 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四川老茶馆》2007年参加“中国木雕艺术创作大赛”获金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四川老腊肉》《走街串巷》2009年参加“上海庆世博第十届南京路雕塑展”(上海雕塑艺术馆收藏),《苦旅共甘泉
提炼“精髓”,弘扬“精华”,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让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多的光彩,射洪创造了成功范例。建立相关机制,激励传承提升,营造良好氛围,规范科学保护,充分开发利用,形成共同关注与保护局面,是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是产生于民间传承于民间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根与魂。  “根,维系于民族精神。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
没有哪次如此靠近融入,切如肌肤之亲,远胜天伦之乐。想为你写一首诗,《海的故事》太小家碧玉,哪能展现你的浩瀚恢宏、气势磅礴;《海的心》太做作,哪能描绘你的深邃遒劲、超凡脱俗。唯《海之舞》,姑且能代表我的心。   你的舞曲,像将帅披荆斩棘,虽激昂奋进,振聋发聩,却又圆润深沉,不喧嚣,不焦躁,气宇轩昂,不言自威;像贵妇雍容华贵,虽荡气回肠,余音绕梁,却也柔情缠绵,不娇柔,不遮掩,宠辱不惊,张驰有度。  
书法,源远流长,被誉为是“中国文化核心的千年艺术”。它既实用又有艺术品质。在内容上,它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形式上,它可以表现点、线的结构与力度之美,是“无声之音”,是“纸上的舞蹈”,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凝聚了自然之灵气,其中最重要的是“书为心画”一一它是心灵的艺术。  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与表现,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即是汉字发展过程中演变与衍生出来的。因此,书法基础的学习首先是对汉字造型基础与造
一双透明发亮的眼睛,一身黄色的绒毛,一丝清脆的叫声,这就是小鸡麦奇。  麦奇刚到我们家时,很害羞。我不敢让爸爸妈妈太接近它,担心它害怕。我还给它买了个笼子,下面铺着纸板,用两个塑料盒把泡好的小黄米和水放在里面。  久了之后,麦奇跟我们熟了,就变得很“放肆”。它变成了一个“跟屁虫”,我走到哪兒,它都会叽叽喳喳地跟着我,好像在说:“你打算去哪里玩儿啊?带上我一块儿呗。”它变成了“运动员”,随地上厕所,
刘绪《维度·文明之二》国画 270cm×148cm 2019年  劉 绪  1980年生,成都市大邑县人。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先后师从付文虎先生、明理先生、刘浪涛先生、刘卫东先生。
对蜗牛家族来说,每次雨后就是他们举办盛典的时候。在庆典上,先由掉光了牙齿的蜗牛老国王致开幕词,老国王说话慢吞吞的,却坚持履行国王的职责。  国王讲完话,热闹的比赛就开始了。刚才还一个个严肃安静的大小蜗牛们挤来挤去,争相给自己找一个最舒服的位子。  蜗牛的比赛内容每次都不一样,这个项目现在才举办到第四届。第一次的比赛是由一个脖子能伸很长的蜗牛提出来的,因为他偷听到两只甲壳虫的聊天,他们正准备去参加飞
专家们都说,以水墨淡彩山水画为主流的中国山水画,在北宋人和元人手里,达到了全盛的巅峰状态。先后涌现出北宋三大家(董源、李成、范寬)和元代四大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我关注的是,这些山水画家们作为生命的个体与大自然即山水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那时的人在自然环境中有怎样的真实经验?这些关系和经验都有怎样的生态美学价值?   缘起   我一直都有穿越到宋元那两个朝代去看山水的冲动。   若干
音乐是无声的语言,“当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音乐对思想,情绪和感情上的概括能力,是任何其他艺术难以企及的,所以对许多电影情感层面的表达使用音乐最为合适。音乐能极大地丰富画面语言,表现出言语无从表达的情感内容和思想情绪,强化人物的性格刻画,突出故事情节的描述。  挥别了古老的无声电影,音乐在1927年流淌进电影的怀抱。现在的电影不仅在故事情节上曲折波澜、扣人心弦,而且在背景音乐方面,也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