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从追求和谐、体现公平公正、营造赛场文化、瓦解“人文危机”、升华体育道德等方面对第29届奥运会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对中国今后全面实现“人文奥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北京奥运 和谐 和平、友谊、公正 “人文奥运”
北京奥运,国人沸腾,世界瞩目。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展现了中国最灿烂最美丽的风采,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生动而辉煌的一页。
一、追求和谐、体现和谐、高扬和谐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传统。
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追求和谐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还是奥林匹克运动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古代奥运会的和谐思想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充分吸收和发展。2008年奥运会在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举办,是东西文化交流互补、实现真正融合的良机。中国作为东道国,高扬和谐理念,突出中华民族鲜明的人文特色,让参与者充分感受了和谐的魅力。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和谐的思想,既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也是2008年奥运会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与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最佳结合点。人文奥运具有推动奥运会和北京城市建设的双重功能,即对外和对内的两种功能[1]。对外,北京奥运展示的是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对内,通过人文奥运带动了北京市相关方面的工作和城市建设,使北京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在2008北京奥运各种活动中,我们牢牢把握住了“和谐”这个核心理念,将“人文奥运”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和谐”的思想传递给了全世界,实现了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
一次宏伟交汇,确保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人文奥运”特色最突出的一届高水平奥运会。
二、北京奥运会是一次以健与美为核心,以体育竞技为载体,以和平、友谊、公正为宗旨的体育文化盛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发祥地——古希腊,其崇高的理想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方式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古希腊民众非常崇尚体育运动,他们崇尚人体的健美,欣赏、追求发达的肌肉、匀称的体型和优异的身体素质,以及这种健美之躯内迸发出来的巨大力量。顾拜旦利用古希腊文化对欧洲的深远影响,将“奥林匹克”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运动会的名称,使其更具感召力,使全世界人民能团结在以和平、友谊和促进现代体育发展为宗旨的奥林匹克大旗下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正如萨马兰奇所言:“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2]人类文明把举办奥运会的机会给了北京,而北京不负众望,充分展示了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北京古老的历史文化,使东方神韵与现代奥运完美结合,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一个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蓬勃发展的国家,为世界奉献了一届与众不同的新奥运,热情的人民、丰富的文化,促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成为了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三、剔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做热情文明观众,营造良好的奥运赛场文化。
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汇集了全世界的体育精英乃至各国政要、商界名流和体育爱好者,他们首先从赛场体验到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综合素质、中国人的体育精神、中国人的友好感情、中国人的包容性。无论何种比赛,都会有赢有输,胜利者永远是少数。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近90%的运动员得不到奖牌。奥运会不是仅给那些获奖者组织和准备的,对其他运动员的人文关怀,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而过去的比赛组织者对这部分人历来关注得很少。北京奥运会不仅关注了胜利者,还关注了更多的失利者;不仅宣传了中国运动员,还广泛地宣传了外国运动员;不仅关照了体育强国,还关照报道了一些体育弱国的赛事情况,让每一位选手都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对他的关心、关注和爱心,让每一位外国来宾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好客与热情。
四、瓦解“人文危机”,升华体育道德,运动、艺术、精神融为一体。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意义在于灵化与物化的分裂得以妥协性地动态平衡。妥协是暂时的,平衡是相对的。运动成绩提高与理想精神升华并无内在关联,运动员在“更高、更快、更强”的旗帜下,不择手段地追求佳绩,攫取“荣誉”,这是“人文危机”的现状。我们看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过于空泛,缺乏理想和现实融合的坚实根基,极易遭到残害。我们不仅要认识到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寻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消弥之途径。[3]纵观百年奥运人类体育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一些运动员为了获取金牌,不惜牺牲身体健康,违背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更出现了一些如滥用兴奋剂、假哨、黑哨、过度商业化、恐怖主义威胁、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化等不和谐的问题。在现代科技掩护下,一些运动员的肆无忌惮已使奥运会竞赛“运动、艺术与精神融为一体”的理想岌岌可危。中国有句古话:“己不正焉能正人。”第29届奥运会,是运动、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一届奥运会,已成为社会政治行为的楷模,充分体现了其超越于运动竞技的文化内涵。
五、铭记“人文奥运”目标,彰显“人文奥运”理念精髓,全民携手积极参与,为中国体育添砖加瓦。
“人文奥运”是人民的奥运,是全民参与的奥运,全民从奥运中受益。全民参与使全体中国人形成一种共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奥运会,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奥运会,“人文奥运”呼唤每一个人的主动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铭记人文奥运的目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中国未来体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六、结语
现代奥运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一个成果,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提供了一个任何其它组织和活动在规模及目标上都无法比拟的世界各国人民情感与文化公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正是四年一度的奥运庆典,使得人类超越民族,超越国界,消除歧见,相聚狂欢,可以说,奥运会是人类唯一共同的狂欢节。相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给中国今后体育的发展创造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1]韩盛祥.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8卷,第1期.
[2]陈玉忠,曲京寅,肖焕禹.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多文化视角审视.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29卷,第3期.
[3]吴秋娟.漫谈奥林匹克的“人文危机”.浙江体育科学,第27卷,第2期.
关键词: 北京奥运 和谐 和平、友谊、公正 “人文奥运”
北京奥运,国人沸腾,世界瞩目。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展现了中国最灿烂最美丽的风采,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生动而辉煌的一页。
一、追求和谐、体现和谐、高扬和谐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传统。
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追求和谐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还是奥林匹克运动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古代奥运会的和谐思想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充分吸收和发展。2008年奥运会在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举办,是东西文化交流互补、实现真正融合的良机。中国作为东道国,高扬和谐理念,突出中华民族鲜明的人文特色,让参与者充分感受了和谐的魅力。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和谐的思想,既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也是2008年奥运会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与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最佳结合点。人文奥运具有推动奥运会和北京城市建设的双重功能,即对外和对内的两种功能[1]。对外,北京奥运展示的是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对内,通过人文奥运带动了北京市相关方面的工作和城市建设,使北京成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在2008北京奥运各种活动中,我们牢牢把握住了“和谐”这个核心理念,将“人文奥运”的基本内涵、中华文化“和谐”的思想传递给了全世界,实现了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
一次宏伟交汇,确保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人文奥运”特色最突出的一届高水平奥运会。
二、北京奥运会是一次以健与美为核心,以体育竞技为载体,以和平、友谊、公正为宗旨的体育文化盛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发祥地——古希腊,其崇高的理想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方式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古希腊民众非常崇尚体育运动,他们崇尚人体的健美,欣赏、追求发达的肌肉、匀称的体型和优异的身体素质,以及这种健美之躯内迸发出来的巨大力量。顾拜旦利用古希腊文化对欧洲的深远影响,将“奥林匹克”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运动会的名称,使其更具感召力,使全世界人民能团结在以和平、友谊和促进现代体育发展为宗旨的奥林匹克大旗下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正如萨马兰奇所言:“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它将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2]人类文明把举办奥运会的机会给了北京,而北京不负众望,充分展示了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北京古老的历史文化,使东方神韵与现代奥运完美结合,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一个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蓬勃发展的国家,为世界奉献了一届与众不同的新奥运,热情的人民、丰富的文化,促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成为了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三、剔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做热情文明观众,营造良好的奥运赛场文化。
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汇集了全世界的体育精英乃至各国政要、商界名流和体育爱好者,他们首先从赛场体验到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综合素质、中国人的体育精神、中国人的友好感情、中国人的包容性。无论何种比赛,都会有赢有输,胜利者永远是少数。在奥运会比赛项目中,近90%的运动员得不到奖牌。奥运会不是仅给那些获奖者组织和准备的,对其他运动员的人文关怀,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而过去的比赛组织者对这部分人历来关注得很少。北京奥运会不仅关注了胜利者,还关注了更多的失利者;不仅宣传了中国运动员,还广泛地宣传了外国运动员;不仅关照了体育强国,还关照报道了一些体育弱国的赛事情况,让每一位选手都体会到了中国人民对他的关心、关注和爱心,让每一位外国来宾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好客与热情。
四、瓦解“人文危机”,升华体育道德,运动、艺术、精神融为一体。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意义在于灵化与物化的分裂得以妥协性地动态平衡。妥协是暂时的,平衡是相对的。运动成绩提高与理想精神升华并无内在关联,运动员在“更高、更快、更强”的旗帜下,不择手段地追求佳绩,攫取“荣誉”,这是“人文危机”的现状。我们看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理想过于空泛,缺乏理想和现实融合的坚实根基,极易遭到残害。我们不仅要认识到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寻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消弥之途径。[3]纵观百年奥运人类体育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一些运动员为了获取金牌,不惜牺牲身体健康,违背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更出现了一些如滥用兴奋剂、假哨、黑哨、过度商业化、恐怖主义威胁、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化等不和谐的问题。在现代科技掩护下,一些运动员的肆无忌惮已使奥运会竞赛“运动、艺术与精神融为一体”的理想岌岌可危。中国有句古话:“己不正焉能正人。”第29届奥运会,是运动、艺术、精神融为一体的一届奥运会,已成为社会政治行为的楷模,充分体现了其超越于运动竞技的文化内涵。
五、铭记“人文奥运”目标,彰显“人文奥运”理念精髓,全民携手积极参与,为中国体育添砖加瓦。
“人文奥运”是人民的奥运,是全民参与的奥运,全民从奥运中受益。全民参与使全体中国人形成一种共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奥运会,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奥运会,“人文奥运”呼唤每一个人的主动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铭记人文奥运的目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中国未来体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六、结语
现代奥运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一个成果,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提供了一个任何其它组织和活动在规模及目标上都无法比拟的世界各国人民情感与文化公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正是四年一度的奥运庆典,使得人类超越民族,超越国界,消除歧见,相聚狂欢,可以说,奥运会是人类唯一共同的狂欢节。相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给中国今后体育的发展创造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1]韩盛祥.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8卷,第1期.
[2]陈玉忠,曲京寅,肖焕禹.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多文化视角审视.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29卷,第3期.
[3]吴秋娟.漫谈奥林匹克的“人文危机”.浙江体育科学,第27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