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电子版教学情境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提问: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同桌或前后桌互相讨论)
  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问题,还列出了算式。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算式,你们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算式中都有小数)
  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情境引入教学,通过同桌或前后桌同学的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得以体现,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探究
  教学例1的第(1)问: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谈话:怎么列式?你能用竖式计算“4.75 3.4”吗?你准备怎样对齐这些数字或小数点呢?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学生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指名板演)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把小数点对齐和末尾对齐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估一估,哪种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为什么?
  讨论:4.75 3.4当末尾对齐结果等于5.09或50.9时是否正确,为什么?估一估。4.75中的“5”,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之一)3.4中的“4”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十分之一)它们能对齐相加或相减吗?现在知道末尾对齐相加减正确吗?那么,怎样对齐书写才正确呢?(小数点对齐)
  讨论正确的竖式计算方法。(要注意小数点写的位置)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追问:小数点对齐就是什么对齐了?
  2.教学例1的第(2)问: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那么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请同学们试着计算“4.75-3.4”这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再进一步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计算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吗?
  学生计算后,再要求说一说怎样算、怎样想的。然后提问“4.75 2.65=7.40元”和“4.75-2.65=2.10元”是否每个数字都是最简呢?再提出计算结果化简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
  4.总结和归纳。
  谁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先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数位对齐了,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去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在整数加法或减法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对小数点对齐就是数位对齐也好理解。)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讲解“24 9.9”这题,说清24中的“4”和哪个“9”对齐,为什么?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互相讨论,互相指说,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3.做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出得数,再指名口答。
  4.做练习八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5.做练习八第3题。
  提问:你能从图示上知道什么信息?再组织完成第(1)—(3)题,并分别评讲(着重引导学生联系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后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有了更具体的理解,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也得到了纠正。)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在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你认为自己今天学得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忆,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在头脑中留下较深的记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知道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区别和联系。)
  五、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再继续研究。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试一试。
其他文献
本文以广汽本田的取货物流项目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广汽本田汽车的取货物流项目,探索其以整车厂为主导推行取货物流模式的方法及特点,指出其不足并总结出其值得借鉴的经验,为
学位
2020年,青河县计划种植饲草料15.48万亩,其中苜蓿9.28万亩,高产苜蓿等高产饲草量不仅保障老百姓全年饲草,还能更好的保护天然生态环境.本文介绍苜蓿种植技术,以期指导本县广
期刊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工具,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够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在实现员工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团队和企业的战略目标。
伴随2013年的新年钟声,新闻界传递着一句温暖的话语:“改文风,树新风”。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登台亮相以来,以“短、实、新”为标志的清新文风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的新风尚。
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提问”包含了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学”的传达和领会。“解惑”因“提问”而生,“解惑”与“提问”息息相关。问题建立的同时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预设,建立了课程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 
摘 要: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参与意识 数学教师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代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的,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充分顾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内外环境综合方面展开,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宏观环境分析采用PESTEL分析法,从政治、
学位
自金融系统产生以来,流动性风险就一直伴随其中,并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也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学位
新课程理念鲜明地确立了学校教育中的主体与主导地位,并强调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教学。因为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师主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