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钳工技能教学的创新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钳工技能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要改变落后现状,只有走创新之路,创新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行尝试: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尝试“一体化”教学;分解钳工实训目标,注重技能训练;与其他学科的配合教学是钳工教学能否成功的必要保证;不断充实自我,创新课程内容是搞好钳工技能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钳工技能 教学创新
  
  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它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工艺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想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这个工种是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体力的,还要具备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钳工教学中,如果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将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局限,这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当代科技生产是十分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应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笔者根据自己在工厂多年从事机修工、技术员、工程师的实践和从事技校教学工作的经验,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中,就机电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专业理论课不认真学。钳工技能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毛病。有的同学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实习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公司、企业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练好专业技能、具备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必须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了解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2.带学生参观校实习工厂,观摩高年级实习操作课
  学生的理论学习到了一定程度,迫切想知道现实的各种状态。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实习工厂,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了解钳工一些常用工具、量具、机床,并在高年级学生操作时,联系课本内容进行现场讲解,具备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进行试操作,这样可a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参观专业机械厂,进一步加强感性认识
  钳工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也在得到不断提升。教师应在恰当的时间,带领学生去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机械厂参观。参观的过程中,要求专业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过程同时进行讲解,特别是在课堂上不易讲明的、讲彻底的内容,要着重讲解。对学生参观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耐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参观学习效果。
  二、尝试“一体化”教学
  1.进行“一体化”教学创新
  历来钳工技能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钳工教学过程中,工艺课与实习课教学脱节,开设内容和实习课题不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自成体系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工艺课时,缺乏与实习的结合,没有感性认识,常感枯燥无味,难以接受,部分学生上课打瞌睡,有厌学情绪,课堂纪律较差。实习过程中,往往用得着的内容工艺课没讲,实训室不用的东西讲了一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操作水平的提高。鉴于以上状况,笔者建议把钳工工艺课和实习课合二为一,即钳工实习的教师同时兼任钳工工艺课,实行教师一体化。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对钳工专业进行教材一体化和教室一体化进行配套改革。围绕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创新,实训处应报请学校支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教学创新的顺利进行。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钳工工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工艺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一体化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使钳工技能课更有针对性、直观性,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工艺、实习课教学质量有明显改善。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时
  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除了教师良好的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采用一体化教学之后,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觉得应该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统筹兼顾各种训练技能之间的时间分配,工艺学与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时间分配,各种技能之间要合理交叉训练。
  三、分解钳工实训目标,注重技能训练
  1.分配时间,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就会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因此,有了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学习的内容、各阶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这样,学生就不至于简单地认为时间还长,对自己反复的动作练习感到枯躁单调。让他们对照分解出的每个阶段技能目标,明白自己技能的不足之处,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了时间意识,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具体来说,在开始练习前,可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等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操作技术要求:根据材料硬度选择锯条;锯条装夹合适,锯削姿势正确;会使用手锯、钢尺、游标卡尺、划线工具;检查工件毛坯尺寸,划出平面加工线;保证锯割尺寸及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和平面度达到图样要求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锯削速度以20~40次/分钟为宜,注意起锯方法等。第二周锯割练习在前周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如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垂直度和平面度控制在0.3mm等等,并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以图样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2.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熟练地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地操作之后,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得胳膊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相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伴随着大量的练习,就可以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比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只有达到大约0.2mm,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难的练习。
  3.培养感觉技能,锻炼反应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就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分寸。以锉削为例,学生需要了解锉刀应根据工件的表面形状、尺寸精度、材料性质、加工余量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来选用;锉刀的粗细规格有1号粗齿、2号中齿、3号细齿、4号双细齿、5号油光锉,锉削量由大到小。当自己分别采用粗、中、细、油光锉削时,要知道每次锉削的锉削量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轻重,开始尺寸超出,用力连锉几下,就会把工件尺寸锉小了。这就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检测,多思考、多观察,通过科学训练,熟能生巧,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出一定的感觉技能。
  4.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小钉锤,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较多,如凹凸T形配、方孔配等。
  5.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发现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6.重视理论课、生产实习课中的德育教育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比如实习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德育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结果,教师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严肃、科学的工作态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与其他学科的配合教学是钳工教学成功的必要保证
  在钳工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它不是一门独立性的课程,它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联系,如果仅从钳工单方面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定不能够取得教学成功。因此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辅助做好钳工教学,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基础知识是学好钳工的关键
  虽然钳工教学容易给学生造成不需要基础知识,或需要基础知识很少的感觉,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发现,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很难学好钳工,如钳工落料、尺寸链计算、装配、定位误差计算等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除了正常的钳工教学之外,还需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补充。这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也是很有好处的。
  2.其他机械专业课知识对学好钳工也至关重要
  钳工在实际生产中,有着“万能钳工”的美誉。这除了证明钳工的作用之外,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钳工涉及知识面较广,内容复杂。在实际教学时,不难发现许多的机械专业课程,自始至始贯穿于钳工课程中,如关于金属材料热处理知识、刀具角度及刃磨知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都与钳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知识的补充,对能否学好钳工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学习也是很必要的。
  五、不断充实自我,创新课程内容,是搞好钳工技能教学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钳工技能教学,由于工业飞速发展,书本的知识与现实已有很大的差距。记得曾有人说过:书本的知识与时代脚步相比,总是滞后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书本中的常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应讲深讲透。同时,应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将课本以外的东西融入到教学中去,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
  1.教师应不断充实课程以外的知识
  在钳工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习课本以外的内容,不应该在钳工中教钳工,而应跳出钳工来教钳工,这包括我们应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
  2.教师应收集更多的信息,填补书本的空缺
  现代钳工方面的机械、材料、加工工艺日新月异,作为教师,不应停留在原来的一些传统的加工模式或工艺,而应注重从网络、杂志等方面收集更多的当代信息和科技充实到我们的教学中。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应付将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至少不至于一无所知。
  3.教师应拓展眼界,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有开拓性地来进行钳工教学。
  总之,钳工技能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教材、教学方法,这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外因,而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则是内因。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自己的教学对象,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教学过程和方法,没有定论,也没有固定的公式可照搬照套,只有我们在教学的过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才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新余市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凡是当过班主任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个平庸的班主任容易,当个好班主任却十分不易。怎样才能当个好班主任呢?各人有各自的理解。笔者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给中职班主任支了“四招”。这“四招”是当好班主任的有效途径,能否做好这“四招”,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敬业精神。何谓“四招”?简而言之,就是脑勤、手勤、嘴勤、腿勤。所谓脑勤,就是一要脑袋里经常装着学生的情况,装着每
说明农机维修零件的检验内容,检验方法以及如何分类处理.
我最害怕两件事,一是喝酒,二是打牌。上了酒桌,真是辛苦,受罪不说,还要为了应酬枉讲很多废话;然而身在官场,总是避之不及,招架不住。 I am most afraid of two things, one
期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日前颁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发布于1989年,之后于1997年和200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此次为第三次修订。那新的居民膳食指南新在哪儿?将如何影响居民饮食
1月13日,广元市工商联组织行业商会和民营企业,赴“挂包帮”联系点旺苍县正源乡白鹤村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捐赠现金7000元和棉被等物资共计价值2万余元。去年以来,市工商联扎实推
部分技校由于缺乏对后进生的管理,或者管理方法不当,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也挫伤了技工教育者的积极性。学生的管理问题已成为技工教育的热门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后进生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办学的成败。因此对后进生的管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下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对后进学生要有正确的认识  不要认为后进学生不可救药,一接触后进学生就心灰意冷,悲观丧气
橘红橙黄,金桂飘香,“九九重阳”寓意着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今年的10月21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老人们的节日“九九重阳节”。中新药业乐仁堂答谢新老用户对乐仁堂的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生活在“学校氛围”中的同学们,每日上课、下课、活动、自修……面对的是老师,相处的是同学,做的是作业,获得的是分数……他们对“职业”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学校通过讲座、参观、下厂实习、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形式,给学生以职业的体验、培养职业意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导入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如何提高技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是许多政治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明确大纲要求,制定课堂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学习教学大纲,对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要点等做到熟练掌握,然后根据大纲要求钻研教材,精读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根据、基本原理,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来龙去脉,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制定课堂
自启动“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以来,苍溪县采取有效措施,突出重点、促进实效,使创建活动得以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