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丰富作文表达的基础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F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能力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对作文感觉非常新鲜、新奇,教师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应注重指点学生作文的途径,引导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的“习作6”时,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练习。
  题目是这样的:“文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它们毫无怨言地为大家服务。这次习作课,我们就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看谁能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我先让学生们自由表达,有的讲自己的铅笔刨刀,有的讲文具盒,有的讲橡皮,有的讲多功能铅笔,有的讲书包……总体还不错,只是在讲述文具的特点上顺序有些乱,或者特点不突出,面面俱到。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们观察自己的文具,争取让每个人不但都有话可说而且都能说好。
  首先,我引导学生们观察自己的文具。“同学们,观察不是简单地看看,它也讲究方法的。题目要求‘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写清楚要先想清楚,想清楚必须先观察清楚。因此,观察要有顺序,要有重点,要细致,不能混乱。不然,写起来也就会混乱不清。同学们先把你的文具放远些,看看整个的样子像什么?或者转一下,换个角度,整体的样子又如何呢?然后把文具放近点,仔细看看文具的某一部分,有特点的部分,或者主要功能的部分,这个重要部分的寻找,可以遵循从左向右、从上到下、由前至后、由里及外的顺序。请大家好好地仔细地看看,尽量避免局限于自己已经熟悉的、感兴趣的地方,从文具的整体形状与局部形状、图案、颜色、材料、作用等方面,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学生们非常活跃地参与进来,都认真端详着自己的文具,热烈地交流谈论着,有些学生还用笔记录着。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们把观察到的表达出来。“同学们,观察好后,需要把观察到的结果写出来,写的时候要分主次,有详写有略写,比如刚才你们观察后的结果,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多写一些,其他的地方就基本可以一笔带过,或者不写了。请大家试试看!”
  之后,我又提醒:“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刚才观察的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可以和你见过的、熟悉的东西比较比较,或者写个比喻句让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好!这不仅能培养你的想象力,提升你的语言水平,还能让你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经过这样指导后,学生的作文大有进步,顺序上更合理了,语言上更生动了,对文具的描写特点也更突出了,用途也更明晰了。最后我又引导学生比照教材上的例文《铅笔刨刀》,学习文中的观察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对学生进行观察的指导必不可少,而且要注意反复练习、反复强化。归纳教后感,大体有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观察应该循序渐进。多让学生去触摸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深刻细致的了解;学生写起作文来才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自然,写出的文章也会是真实生动的。教师指导观察应该循序渐进,遵循认识的心理规律,教会学生怎么观察,观察什么。
  2.指导学生剪裁观察的结果。不是所有观察到的都可以写入作文,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文章才有重点才有疏密。本题围绕“特点和用途”来安排主次、详略。可以仿照课文有关段落,写出形状、颜色、图案、使用过程,不要下笔太远。个别表达困难的同学,允许他利用时间在家里或到超市查阅相关文具的说明书,使他们对文具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细致的了解,加深对文具的印象。
  3.注意激发联想,激活体验与情感。小学作文不能过高要求什么巧构思、深立意,但必须写真情实感。比如在本次练习中,学生对自己的文具作了细致观察后,应该是强化了喜爱之情,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的途径关注现实、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通过这节课的指导,学生增加了观察的兴趣,懂得观察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细致观察的习惯,同时体验到了作文水平提高的喜悦。
  (责编夏天)
  
其他文献
充满积极、愉快的教学情绪,会使智力发展获得最佳效果。因此,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仅以苏教版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精妙的课堂开场白至关重要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导入新课可谓别具一格。  师:我姓孙,咱孙家有个名人,他叫孙悟空。大家知道他有什么本事吗?  生:他会七十二变,想变什么就变什么。  生:他武艺高强,斩妖除魔。 
长期以来,小学阅读教学为了追求结果的完美,内容的全面,大大忽略了对教材个性的解读,对学生阅读个性的研究。因此,在一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成了宣读教材,宣讲教参的机器人,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  要走出这一困境,涉及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学会选择,学会变化”应是语文教师必须运用的最基本的教学策略。  一、 学会“选择”,课堂阅读教学才有植根之处  阅读教学等于一个庞大的集装箱,集字、词、句、段、
浙江常山县教研室特级教师 章师亚(评析)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依托练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会背很多古诗了,试一试,这句你会吗?  (课件出示:枯藤老树昏鸦,小 流水人家。)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师:真能干!再来试试这一句。  (课件出示:一 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师:最后一句可难了,看行不行!  (课件出示:春雨断 人不渡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好书、交流体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2.能具体、生动地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3.通过对好书的标准及其作用的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进一步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愿望。促进学生逐步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读过的好书,努力用自己的语
《走近“虫”字家族》是我根据萧启宏先生《虫的演绎》改编的儿歌,作为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的材料,我指导学生开展了有趣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该活动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字理识字研讨会,获评优课一等奖。  儿歌的全文如下:  空中蜻蜓水边蛙,  土里蚯蚓河里虾。  蝼蛄毁堤蝗虫害,  螳螂捕蝉蝴蝶花。  这首儿歌中出现了15个带有虫字旁的字,我将其集中整理呈现,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同形同宗”的规律,同时通过对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充分认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俗话说,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共同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会有什么疑问?  生1:天游峰在哪里?  生2:天游峰
“预设”是新课程改革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所谓“预设”是教师面对教材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而预先设定的教学基本定位和假设路径。“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就像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矛盾,我们只有科学地加以把握,巧妙地“驾驭生成”,才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文言文传承着千年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小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通过我们的课堂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  小学六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文言文的教学任务,这一任务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
提问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必备环节,但是否问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呢?其实不然。有效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课堂教学机智,还要拥有高超的提问艺术。笔者收集了几个公开课阅读教学的提问片断,在此进行赏析,以期挖掘出提问艺术的精华。  片断一:用目标来设问,找准切入口  这是一位教师在教《爬天都峰》的阅读教学片断。为了让学生了解天都
“人生聪明识字始”,而写字教学则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一年级的写字教学尤其要抓好起步,夯实基础。那么,如何在实践中抓准关键、突破难点,让教学早日纳入正轨,并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呢?我认为,可以着重放大以下三个细节。    细节一:善意提醒,狠抓姿势  写字讲究姿势,坐姿、握笔方法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练字效果,所谓“势不成、事不顺”就是这个道理。刚入学的学生,通常有弯腰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