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t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走在了大中专学校的前面。但是,大中专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目前,绝大多数中专英语教学都存在着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英语教学课堂沉闷、死寂,学生越学越没趣,教学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因此,中专英语教学必须改革,改变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把只注重教师的“教”的状况转变到更多注重学生的“学”的观念。中专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有一下几种:
  一、策划者(planner)
  在课前,教师要备课,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熟悉教学材料,最后写出课时计划,或称“课时教学方案”,简称“教案”,英语叫“lessonplan”。在这时,教师是计划制定者、设计者、策划者。他/她根据授课进度,策划这节课教什么、怎样教和预测将要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效果。教案通常要求提纲挈领导地写出:教学目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逐个教学活动(步骤)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代替“满堂灌”的讲授。这些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更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一个好的课堂策划者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不同,给学生设计出难度不同的任务,使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好的学生都能恰到好处地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有所收获。当然,要做一个好的策划者,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
  二、宣传员(propagandist)
  教师要在课堂内外经常、反复向中专生宣讲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中专生学习外语没有普高生努力,因为普高生有高考的压力,他们学习外语很功利。高考是一条鞭子(即客观的、外在的动力),时刻在身后晃悠,由不得你不往前挣扎。而中专生没了这条鞭子。这就得由教师向他们宣传学好英语的好处,纠正他们认为英语是豆芽学简,没有专业课重要的错误认识。教师首先要让他们懂得学习英语的目的。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先明确目的。明确了目的,才能有内在的和持久的动力,才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去想办法出主意,千主百计把那件事情做好。具体来说,教师要宣传社会发展趋势:从国内看,改革开放正在深入发展;从国际上看,互联网的使用大大缩短了人们在空间的距离,“地球村”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作为地球村的“村民”需要用一种全球性语言进行交际。目前,英语事实上充当了这种全球性语言。毫不疑问,处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年轻人如果不掌握一些全球性语言的知识,不获得一些全球性语言技能,就很难在地球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说,在中专毕业生谋职就显中,英语知识和技能能助一臂之力。而且,在就业以后,英语知识和技能也能解决一些可能碰到的问题。此外,今后职称晋升、求学升“官”等等都要有良好的外语基础。总之,学好外语,对国家,对个人都是大有益处的。
  三、组织者(organizer)
  新模式英语课堂教学提倡开展任务型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行使组织者的职能。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按照策划好的教安步骤组织学生参加到这类活动中去。活动开始前,他/她宣布活动的组织形式,是采取小组活动(groupwork)、结对活动(pairwork)、个体行动(individualwork),还是采取全班整体行动(locksfep)。如果是结对活动,要宣布结对对象或领导学生自由结对;如果是小组活动,要组织分组和确定每组组长。然后才讲活动如何开展等。
  四、控制者(controller)
  这里的控制,主要指教师对课堂活动的时间,即进行速度,加以控制,使开展活动的时间与教案预计的时间要基本吻合。例如,在全班开展快速阅读时,要求每个学生在5分钟内读完一段文字并做好练习题,那么只要时间一到就要让学生停下来。“控制”还指教师在组织开展其他课堂活动时,“控制”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不偏离要求;同时,还要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操练的机会,不要由一两个人占去全部活动时间。“控制”还指维护课堂纪律,尤其是在偶发事件出现时,教师要“控制”局面,尽快采取妥善措施解决,以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总之,通过教师的控制,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有序、有效的状态。
  五、参与者(participant)
  在开展任务型小组活动时,一旦教师介绍完活动的步骤作法且学生开始活动以后,教师就不要无所事事地再站在讲台上,除了巡视一遍各组的情况以外,要尽快参加到一个小组去与学生一起活动。这时他/她是参与者,不再是组织者、指导者,而是与学生一起去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当然,教师的英语可能比学生说得更好,可以起一定的示范作用;完成“任务”的方法也可能更有效。
  六、提示者(prompter)
  有时候,教师就像给演员提示台词的提示者。例如:学生难于确定在五个提供选择的郊游地方中选择哪一个时,教师可以提示他们从路程远近、交通是否方便、是否安全、是否有足够时间等方面去考虑。又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有困难或回答得太简单的,教师可用“Tryyourbest”“And……”“Anythingelse?”等提示学生继续往下说。
  七、评价者(assessor)
  在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评价时,或在学生完成“任务”时,学生做得好,那怕是是微小的进步,教师都要及时肯定和赞扬,做得不好或出差错,教师要多些包容和体谅,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更正或让同学辅助改正,绝不要动不动就批评,更不要挖苦奚落而伤害学生自尊心。对于学生语言交流中出现的小错,教师不要打断交际活动的进行去给予纠正。只是把一些有代表性的错误记下来,找适当的时机统一讲解、纠正。总之,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及其效果的积极评估,为学生构建一种欢愉、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不怕上英语课,喜欢上英语课,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课堂英语学习中来。
  八、指导者(instructor)
  教师要在以下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是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學习目的,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二是在构建教师评价、合作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组成的评价体系中,教师要指导英语科代表、小组长、学生本人对自己或其他人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PCOS是一种复杂、异质、涉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不规律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B超下卵巢多囊样表现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常伴有代谢综合征和胰岛
摘要:行动就是实践,没有行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因此行动是探究性教学的基础。在整个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计划、找资料、探讨、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等,都是行动。  关键词:语文;探究;兴趣;培养  语文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探究与个性化的关系,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体验,让学生在探究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成为确定競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吸引优秀人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人员成本、提高效益,已经是管理者考虑的首要问题和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交通运输业新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交通人才队伍作支撑。因此,要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引进人才机制和用人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观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语文教学早就提出了写作要创新的问题,主张优秀的作文应当有突破,立意新、选材新、或表达角度新、语言风格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创新。  批判性是创新精
摘要: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靠知识和实践积累起来的,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怎样的实践呢?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動者。”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是我们培养人才起码的要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能很好地、合理地、科学地驾驭自己的思维的能力。它不是天生的,只能靠后天的培养,靠知识和实践
摘要: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能力重要的阶段,学生往往的只顾着学习,不顾其他方面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应该及时的抓,并且做到实效性,让这些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将来在社会上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  在德育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确立的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观、教育目标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现在,德育方法已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
背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以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功能障碍导致口干、眼干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参与其中的Th17细胞作用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