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海子;抒情诗歌;浪漫主义;虚拟结构;深层意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60—02
  
   一、太阳王子式的诗人
  
  海子在《诗学:一份提纲》中写到:“我所敬佩的王子行列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雪莱、叶赛宁、荷尔德林、坡、马洛、韩波、克兰、狄兰……席勒甚至普希金。雪莱从纯洁的气质上堪称他们的代表。他们的疯狂才华、力气、纯洁气质和悲剧性的命运完全是一致的。他们是同一个王子的不同化身、不同肉体、不同文字的呈现,不同面目而已。他们是同一个王子,诗歌王子,太阳王子。”
  海子的诗中,“太阳”是一个带有命运色彩的意象,具有核心意义和崇高价值,是一些普通意象所无可比拟的。在海子的抒情诗中,“太阳”意象和抒情主体(诗人自身)有最密切的关联。他写道,“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夏天的太阳/太阳/当年基督入世/也在这阳光下长大”(《夏天的太阳》),“在黑暗的尽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日出》),“我无限地热爱着新的一日/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马/今天的花椒树”(《幸福的一日》)。他的某些诗篇中的“太阳”意象,更是直接揭示了诗人自身的命运,带有预言性。例如《祖国(或以梦为马)》:“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他从古到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太阳的山顶埋葬/诗歌的尸体……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他把自己的七部长诗定名为《太阳·七部书》。太阳是海子诗歌中最大的一个词,他和他喜爱的浪漫主义诗人一道,成为“太阳王子”式的诗人。
  
  二、海子诗歌的艺术特色
  
  海子从古今中外的哲学、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汲取诗歌的养料,受到的影响是多元的。其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他的影响是最深刻的。然而,西方现代主义对他的影响也在海子后期的诗歌中愈发显露,如热衷于意象叠加,意象变形等。另外,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因素对海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西方浪漫主义精神在海子的诗中体现在狂热的激情,对自我的讴歌,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等方面。在这一点上,海子的艺术风格更接近雪莱或叶赛宁。中国古典浪漫主义精神在海子诗中的体现是,描写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神奇怪诞无可羁勒的想象,神性(神话色彩)与人性(禅)的统一。在这一点上海子更贴近庄子和屈原。他有一首写庄子的诗《思念前生》:“也许庄子是我/摸一摸树皮/开始对自己的身子/亲切 /亲切又苦恼”。在诗中,海子对庄子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认同和共鸣,人即自然,万物与我齐一。海子觉得庄子就是他的前生,他是庄子的转世。
  中国古典浪漫主义对海子的影响当然也包括苏轼和陶渊明对其的影响。苏轼诗词中的“月亮”意象,那宏大辽阔的想象空间,大海般的情怀,读者在海子的诗作中不难看到。陶渊明“桃花源”中的东方乌托邦精神,躬耕田园,热爱自然,描写农村田园风光的诗篇,和海子大量写庄稼、粮食、麦地的诗风也有血脉一贯的联系。
  海子抒情诗的艺术特色大致可归纳如下:赤子般的情感,直白式抒发;奇特惊人的想象,虚拟化结构;变形的意象,现代主义色彩。
  1.赤子般的情感,直白式抒发
  海子诗中充满了赤子般的情感,因为他有一颗未受世俗红尘蒙蔽的童心。他的诗摒绝世俗的虚伪与低俗,纯真无瑕,自然中透着天真,真诚执著,一往情深。其写亲情与爱情,情到深处,令读者的心为之怦然而动,泪为之潸然而下。例如《四姐妹》:“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华兹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力量的自发外溢”,海子早期的诗,不假修辞,不借助隐喻的意象,常常脱口而出,直白抒发,一切皆从胸臆中出,一切景语皆情语,清新自然,仿佛天籁。
  2.奇特惊人的想象,虚拟化结构
  海子诗歌中令人叹赏的美感,来源于他过人的想象力。他凭借的表象组合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打破时空界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自然界中普通的事物随手掷进诗歌的熔炉,炼制出新奇动人的意象。《妻子与鱼》:“我怀抱妻子/就像水儿抱鱼/我一边伸出手去/试着摸到小雨点/并且嘴唇开花”,“离开妻子/我自己是一只/装满淡水的口袋/在陆地上行走”。《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雪山用大雪填满飞机场周围的黑暗/雪山女神吃的是野兽,穿的是鲜花”。诗人之所以能把普通言语之石点化为诗歌之金,奥秘就在于其超常的想象能力。
  海子诗歌的魅力还来自于诗人创造出一番尘世看不到的景象和非现实的、超现实的虚拟境界,这就是诗歌的虚拟结构。虚拟结构不是虚假状态,而是高于生活、高于现实的理想境界,他能折射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光,照亮现实人生的卑琐和低俗。海子的抒情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存在这样一个虚拟结构和象征结构。诗中对自身幸福的幻想,对他人幸福的祝愿均建立在一种“假设”的虚拟基础上。从时间角度看,整首诗是一个“从明天起”的将来时态;从空间角度看,诗里写了一个幻想中的场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意象变形,现代主义色彩
  诗歌的“意象变形”指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对表现对象原始形态的改造和变形。 “变形”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整体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由于人的异化而导致的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从海子的创作风格来看,他是一个介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的诗人。因此“意象变形”成为海子诗歌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特色。剖析一下海子诗中对“太平洋”这一意象的表现手法,就能够得出“意象变形”在海子诗中运用的普遍性这一特征。例如《太平洋上的贾宝玉》:“贾宝玉太平洋上的贾宝玉/太平洋上:粮食用绳子捆好/贾宝玉坐在粮食上”。《献给太平洋》:“我的婚礼染红太平洋/我的新娘是太平洋/连亚洲也是我悲伤而平静的新娘”。《太平洋的献诗》:“世界头枕太平洋/人类头枕太平洋雨暴风狂/上帝在太平洋上度过的时光是茫茫海水隐含不露的希望”。这是经过诗人变形处理后的“太平洋”意象,与读者头脑中早已熟知的地理意义上的太平洋完全是另一番情形。“意象变形”使语言陌生化,使读者感受到现代诗歌艺术形式的新颖奇特,也使海子诗歌染上一层浓浓的现代主义色彩。
  
  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深层意蕴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是海子于1989年1月13日写下的,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可以说该诗是海子的“天鹅之声”。在海子的全部抒情诗中,此诗色彩最为明朗、温暖。正像有的评论家所说,“它像一纸连农夫也听得懂的福音书,集合了天国的气质与人间的音响、圣洁的爱与朴实的真诚”。
  1.“诗意的栖居”的人生理想。诗人的人生理想是过上一种东方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的隐逸生活。“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这很像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海子渴望的隐逸生活是朴素的,甚至是原始的,一切生活原料都来自亲手劳动,用躬耕田园来体验生命的幸福和庄严,从而实现“诗意的栖居”的人生理想,而“春暖花开”,不正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里的景观吗?
  2.与大自然相沟通,“周游世界”的人生理想。诗人在表达“诗意的栖居”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表达了回归自然、探寻宇宙奥秘的愿望。它体现在“周游世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诗句上。海子热爱大自然,喜欢漫游生活。在诗人短暂的生涯中,他的足迹到过祖国的许多美丽山川。每到一处,都写下热情洋溢的诗篇。他到过内蒙古大草原,到过兰州,到过敦煌,到过青藏高原,他两次去西藏,到过四川成都,等等。海子也许是没有机会,没有金钱,否则他漫游的脚步会一直延伸到印度、伊朗、埃及和希腊,延伸到人类文明发生过的每一个角落。海子在《我所喜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中写到:“痛苦和漫游加重了弓箭和琴,使草原开花。这种漫游是双重的,既是大自然的,也是心灵的。”
  3.与他人沟通的愿望。海子的精神世界充满了寂寞和孤独,他最渴望得到亲情的温暖,“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海子与他人沟通的愿望,也体现在诗中对陌生人的祝福中,“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个“你”,应该包括整个人类,是诗人对人类充满善意的终极关怀。
其他文献
谢瑞(1937~):女,山西临猗人,中共党员,原甘肃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1954年毕业于兰州师范学校,曾先后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东路小学,城关区酒泉路小学、静宁路小学任教。曾为中共甘肃省第六届党代会代表,甘肃省第五届政协委员。1981年,被评为甘肃省第一批特级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甘肃省教育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此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民教师又有
期刊
〔关键词〕 语法教学;具体语境;课堂会话;语篇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9(B)—0025—01    语法该不该学,该不该教?教学实践和大多数研究结果证明:在英语学习的适当阶段,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关注和学习语法对英语学习是有益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发现:只有掌握了一定语法知识的同学,才能在口语实践和写作中少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 意义;问题;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28—02    教学本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然而在一些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却难见对话的痕迹。这其中既有课程本身的因素——思想政治课不像其他专业课那样实用,学生对其自然很少关注;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教学;作业批改;评语;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22—01     批改作业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学作业的批改,很多教师习惯用“√”“×”来评判正误,此法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
期刊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学习;合作;创新;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3.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39—01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新课程的推广使用必将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注入新的活力。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贯穿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广大教师该如何应对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树立;师生观;参与;质疑;想象;联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43—01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的专制型师生观,要求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民主的教学
期刊
〔关键词〕 作文教学;训练;观察;阅读;仿写;情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41—01    一、抓好字、词、句、段的训练    1. 抓好字词训练。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后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进而由句成段,由段成文。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句→段→文”五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在字词教学时,对
期刊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氛围;兴趣;意识;质疑;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48—01    一、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1.要留给学生足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创新和自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就像人类离不开水、阳光和空气一样。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学到的知识就不能连贯起来。因此,课堂教学中
期刊
〔关键词〕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34—01    一、精心组织课本知识,善待外来题    单元复习课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更不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战术,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复习。对于课本知识,教师应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形成对习题的评价能力,这将使学生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教学;趣味式提问;矛盾式提问;阶梯式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54—01    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呢?     一、趣味式提问,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