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韵外之致”的美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宗璞《紫藤萝瀑布》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不仅突出了紫藤萝的形象之美,还通过白描等手法画出了该物所具有的“韵外之致”之美。课堂教学中探析紫藤萝的“韵外之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 《紫藤萝瀑布》 “韵外之致” 形象美 修辞美 意蕴美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意象美丽丰富、语言精练流畅、意蕴含蓄隽永的富有诗意的散文,如清风拂面,既明朗新鲜又耐人寻味。教学中探讨该文“韵外之致”的美,不仅可以促使语文知识的内化生成,还有利于创新发展。
  
  一、“韵外之致”的形象美
  
  宗璞的写景散文,一向总在对客观景物做精细、真切的描摹。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品味景物的最积极的内在精神,同时,她又避免作主观的渲染抒发,避免直接的说教,以客观、精微、从容的笔调来叙写自己所体味到的,力图使读者能够自己去领略景物的精神与意义。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富有“韵外之致”的中国工艺笔画。“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是你们在地上所知和须知的一切。”(济慈)作者虽深为生命之永恒而激动,却没有大力张扬,肆意宣泄感情的心曲,而是始终坚持用形象说话,这比直接呼喊的表达效果更强烈。
  在这里,不但那片紫藤萝的大致轮廓你可以从画中加以把握,而且那花的色泽,那花的神采,那花的气味,你也尽可以从画中领略到。也许,在大自然中,当你面对这样一片紫藤萝,你也未必能够如此真切地认识它、感觉它。读着宗璞的这篇文章,放佛在你眼前就展现出一条紫藤萝的瀑布,绚丽的色彩曳动你的目光,郁郁的幽香缭绕在你鼻前……
  你看,那开花的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它泛着银光,响着欢笑,吐着芬芳,溅着水花,不停地生长着、流动着……这是开花紫藤萝在整体上给作者的美感——壮美。如果在局部,从一朵朵小花去看,就有所不同。你看,那“张满了帆”的紫藤萝花帆是小小的,“舱”是尖尖的。“帆”色上浅下深,过渡柔和;“船舱”贮满琼浆,闻之醉人。这是紫藤萝局部给人的美感——优美。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这样一幅卓绝的“图画”,就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够穷尽它所包含的意蕴。它的精美除了得力于作者卓绝的笔力外,亦与作者认真、细致的观察分不开。“取象以传情。”紫藤萝之“象”显然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志和审美感情。从眼前实景到“忽然记起”的表象,作者进行了“取象传情,即物明理”的思维过程。如果说,紫藤萝整体上的“瀑布”状,形象地传达了作者激烈流动的思绪的话,那么,局部小花的“张帆”状,则暗示了作者拼搏进取、有所作为的愿望。
  
  二、“韵外之致”的修辞美
  
  宗璞曾经说过:“其实美言不在词藻,如美人不在衣饰,粗服乱头,不掩天姿。甚至不只在容颜的姣好,而要有气质、修养各方面的因素。”(《真情·洞见·美言》)作家孙犁曾说:“宗璞的语言,较之黄(庐隐)、凌(叔华)、冯(沅君)、谢(冰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也就是有了很大的发展。”
  认真分析《紫藤萝瀑布》,你会发现,其语言如“明月照积雪”,富有中国古典文学简洁含蓄之美,流畅细腻而有余韵,有一种天人合一的象外之趣,诚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举几例加以说明:
  1.凝缩的比喻。“紫藤萝瀑布”“蜂围蝶阵”“生命的长河”等,这些五彩缤纷的比喻构成了一个绚烂多彩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目不暇接,以最简洁的文字传达出丰富的信息。
  2.扩展的比喻。“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朵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开似的。”“我抚摸了以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由帆而舱而引出花的河流,各比喻句之间不再是孤单独立的,喻体间的某种联系构成一种意境,扩展了想象的范围,增加了语言的内涵。
  3.通感。紫藤萝“放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调动沟通各种感觉,更真切、更完整、更具体地把作者的感受借文字传达给了读者。
  这些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不仅是为了追求语言的华美,为了穷形尽相,更主要的是这些精美的语言表现出了作者的一种情感态度。我们揣摩文章,欣赏其语言艺术,尤其是比喻修辞时,应注意语言的“韵外之致”的情感价值。
  
  三、“韵外之致”的意蕴美
  
  宗璞是一位沐浴在西方艺术之中,又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化”过的知识性女作家。打开她的人生履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其作品中那股淡雅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香之气。她是一株冰清玉洁的兰花,有幸在远离贫困与肮脏的净土中发芽、成长,拥有一个“没有污点的、饮之不尽,令人神清气爽的清泉”般的纯净记忆。她的父亲冯友兰是当今一代哲学宗师。她的姑姑冯沅君曾与冰心诗名相齐。她本人当过编辑,从事过英文文学的专门研究。这种浓厚的文化背景,使她的作品格调儒雅,人性洋溢;而她本人那种细微感受生活的才能,波澜不惊的生活态度与平心静气的创作境界,又使作品具有一种真诚内敛的人格魅力。
  《紫藤萝瀑布》看似写花,其实处处写人。瀑布上的花和阳光相挑逗,显示的是顽皮活泼的人性;树上的花,推着、挤着、笑着、嚷着,显示的是淘气自豪的人性;穗上的花满装生命的酒酿,又像忍俊不禁的笑容,显示的是蓬勃幸福的人性。其实用心去理解,一瀑布可以象征社会生活充满活力、充满欢笑,一树花可以象征人们亲密无间、朝气蓬勃,一穗花可以象征成年人旺盛的精力,也可以象征青少年远大的志向。
  总之,在该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深入阅读理解感悟文章的基础上,仔细地品味赏析文中由紫藤萝所体现的形象之美、修辞之美、意蕴之美,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很多学生学到有关浮力知识的章节时就犯难,原因是浮力知识的应用涉及较抽象的计算题,同时它的综合性较强。学生要很好地掌握浮力知识及应用,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对其它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浮力问题综合性较强,其涉及密度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力的平衡关系、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等物理知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读懂浮力知识点和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对浮力知识点作一个总结,并通过几个例子解析浮力知识的应用。  
我们的教育大约分三个阶段,即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大多数的孩子在经历了九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后都会进入高中学习。但由于我国的经济状况不能允许所有的高中学生都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因此每一个要想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必须经历一次残酷的选拔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每年的高考都会成为全社会的头等大事。三年的高中生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为了高考。由于我国的大学是分专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厦”。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最普遍采用的。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
自2010年10月起,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在中国严重爆发流行,之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也先后爆发不同程度的仔猪腹泻,对全球养
摘 要: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而且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化学教学经验探讨了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化学 学习兴趣    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们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指导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从内容上看主要体现在探究知识、探究技能和探究思维等三个方面。在探究知识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探究目的、探究原理、仪器性能和探究结论;在探究技能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仪器,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操作步骤,正确观察、记录和处理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目前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生物科学方法是指揭开生物世界奥秘的各种途径、手段。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体现为观察、实验、思维能力。在生物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有观察法、实验法、科学思维法等。科学探究可以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理解,培养独立、能动地解决科学问题。但目前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活动存在许多误区,教师不能科学、有效地发挥
摘 要: 衡量和评价生物学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是生物学的课堂教学目标。本文从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现状着眼,探讨了教学目标的分类及其表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剖析。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课堂教学目标 分类及表述 四个问题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
摘 要: 实验能力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实验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实验设计的指导。教师进行探究式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探究式实验教学 教学实践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规定:实验能力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学生除了要掌握最基本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