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残酷物语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的青少年电影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暴力犯罪的主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特别关注,通过分析青少年暴力发生的原因,对其暴力行为的动机做了心理的、家庭的,社会的、时代的剖析,并进而指出青少年电影中这种另类题材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电影 暴力动机存在意义
  
  回顾青少年电影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校园、恐怖、少年犯罪和性一直是青少年电影的首选题材。与其它的类型电影比较起来,青少年电影并没有确定的主题或鲜明的风格,它更愿意涉及尖锐变动的经验素材,在未成年阶段不安的性欲、无因的暴力、越轨与反叛的冲动以及恶劣的家庭关系中来展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在五六十年代那些优秀青春片中,有法国新浪潮《四百下》、《筋疲力尽》那样的高举青年反抗大旗的作品,也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毕业生》、《无因的反抗》、《逍遥骑士》、《死亡诗社》、《猜火车》、《美国派》等作品。它们在再现青少年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反映这段经历的痛苦、独有的喜悦、特有的行事方式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等。但是,随着当代电影暴力日益成为普遍的题材,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电影开始涉及暴力与犯罪,青少年的成长由开初的反叛主题变得更为广泛和深远,它成了一种成年之前的狂欢,在一种极端的越轨行为中体现其成长的深远意义。青少年特有的焦躁、不确定性等因素,使得青少年阶段越来越成为孕育暴力的一个温床,越来越多的青春片开始表现“青春残酷物语”,暴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青春的一个标签或日关键词,二者借助影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暴力之源:青春的焦虑及抗争
  
  众所周知,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青少年往往只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群。“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处于次要的从属的无足轻重的边缘地位的,而在文化上的边缘地位更为突出。这种边缘地位主要表现在:在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上,青年主要是接受社会文化的教化,而缺乏青年人独立的话语表达。即使有的话,也因为其数量少,对社会影响微弱,而处于一种不被社会关注的状态。”边缘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青少年电影在展现其成长的痛苦与烦恼时,为引起社会的关注,必须以一种相对极端的方式来表达,以便于对社会构成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同时,青少年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故事片比较起来,青少年影片只有在引起争议或赢利很多时才会受到认真对待,一般而言,观众不会花钱去看他们都能体验到的日常生活。”对青少年阶段的正面描写及对青少年文化一本正经的分析,基本上引不起青少年的兴趣来。因此在青少年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粗口、暴力、吸毒、性等行为,这些对孩子们来说被社会批判或被家长禁止的东西,却恰恰是他们反抗社会与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最有力的方式。其中,暴力作为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男性表达情绪的一种最常见方式,在电影中屡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一)心理之源:无因的反叛与青春燥动
  青少年阶段是烙在每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殊阶段,一般说来,它代表着年轻和朝气,也代表着激情和希望。但是,一些消极的颓废的情感也同时并存。正如一些论者指出的那样,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们“身体在发育,情感在骚动,性器官在成熟,荷尔蒙液在增加分泌,肢体在寻求力量的发泄,父辈理性监控的匱乏,使得他们可以脱离社会生活的约束而心情放纵着青春期萌的各种生命欲望。”青少年产生暴力行为的一个最常见的动因便是成长过程中心理的燥动与不安。对十几岁的孩子而言,有时甚至必须通过一种对暴力的模仿与崇尚中才能实现成人的梦想,在焦燥不安的情绪发泄中完成一次成长的蜕变。
  在由美国科伦拜恩中学枪击案改编而来的电影(大象)里,我们看到了一次惊人的无由来的非理性杀戮。两名少年杀人者与学校里的同学并无任何仇恨,他们既非天生的坏蛋,更不是偏执的心理变态。在(致爱丽丝)的悠扬钢琴声中,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是两个文静而偏于内向的正常少年。如果说他们与前面出场的许多同学相比有何不同的话,那就是对网络暴力游戏和希特勒纪录片的热衷。而这场校园大屠杀,也分明被他们当成了一次网络游戏,并对照地图制订了详细的救人计划A和B。而游戏的目的,正如两个少年在出发时的车上所言,“一切为了爱”。在他们端着步枪疯狂追逐走廊里的目标时,他们所要体验的,只是一种游戏的快感。“我们要看看,谁更厉害?”残暴和游欢,是他们看来只是一体。虽然导演范·桑特在此并没有对这两位少年的暴力行为作深层的心理分析,但他通过少年杀人者对网络游戏与希特勒纪录片的热爱,含蓄地表达出媒介对青少年们的巨大影响。对人生观、道德观都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把暴力游戏及暴君当成了推崇与模仿的对象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一种取向。尤其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现实生活中,青春期的迷茫与虚空若没有正确的导向,往往会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出来,从而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感知与判断,走向暴力犯罪的道路。无独有偶,这种迷茫在狄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篮球日记》里也同样体现出来,吸毒后的狄卡普里奥在迷幻状态中,摇摇晃晃地走进校园,他一身黑衣站在那里,咧嘴怪笑着,潇洒地从黑皮衣里掏出手枪向大家开火。这个经典的场景已把美国青少年们空虚无序的精神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青春除了茫然与无向之外,更多地存在着一种焦虑和质疑。对自我及世界的怀疑与追问,是青春期的背景音乐之一,就像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天籁之音:迷离、虚幻、忧伤、神秘,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青春氛围成长下的青少年往往是敏感而孤独的,也是痛苦与不安的。星野在经历了家庭破碎、体验了生命无常之后,过去一直在他身体里支撑着整个精神世界的弦猛然断裂,只能以种种不可思议的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与崩溃。对乖孩子雄一而言,他对偶像般的星野只能又敬又恨又怕。当这个偶像形象在心里逐渐倒塌后,他就只能采取极端的措施:杀掉星野,也毁掉自己的梦,在毁灭之中完成了青春的成长。
  青春的成长主题往往与残酷紧密联系。2002年,日本新锐导演丰田利晃执导的影片《蓝色青春》是又一部很有代表性的“青春残酷物语”。一场关于在危险天台的拍手游戏在校园里展开,“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但是,这种拍手并非是幸福的表达而是讽刺,它只是一场权力游戏。终日无所事事、打架斗殴的少年九条和他的兄弟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刺激,九条也以击掌次数最多成功地当上了学校里的老大。校园是美丽的,但天台下的血迹斑斑也同样见证着青春的残酷。这群少年身上体现的虚无感和焦虑、狂躁,都饱含着对生存的法则和成人世界的质疑。
  (二)家庭之源:无父的一代和坏孩子的天空
  在众多青春暴力题材的影片中,成人 世界的概念都很模糊,父辈或是青少年反抗的目标,或表达的十分含糊,有的甚至干脆缺席,再不像从前那样控制着未成年人的世界,对他们有着强大的威慑力和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所以,《大逃杀》在开始不久就表明七原秋也的父亲因为失业,不堪生活的重负而自杀,这就意味着秋也将孤身一人承担生活的重负;北野武饰演的教师角色作为父亲而言是受排斥的,他与女儿之间有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父亲对女儿而言是近乎缺失甚至仇恨的对象。《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雄一是随着母亲再婚跟到新家庭的,连姓也改变了,父亲角色则完全省略。而星野更是成长在一个离异的家庭,虽然母亲温柔漂亮可亲,但也弥补不了他无父的心底创伤,他突如其来的抢劫及暴力行为,与其说是一种现实的反抗,更不如是一种心底压抑的总爆发。
  父辈的缺失,造成了他们是无人管教的一代。而校园里的老师也并未给他们带来很多的正面影响或启示。《大逃杀》里的北野武老师在学校里遭受学生的遗弃,于是将这种怒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让他们经历一次残酷到底的生存挑战。而《坏孩子的天空》里的教师形象除了是被学生嘲弄的对象,更多是坏孩子们的冷嘲热讽、落井下石者。他们一再在办公室里评论小马与新志只能做流氓,面对这种坏学生,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将赶出学校,而不是拯救或挽留。此外,无论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一再将小四父亲召来训话的老师,还是《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虽然关心雄一却又束手无策的班主任,校园里教师的正面影响总是微乎其微,直至于无。
  成人力量的消无,给这群半大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自由与无忌,也造成了他们与社会秩序的隔绝与断裂。在精神上,他们更像是流浪的孤儿或无羁的浪子。但他们又必须要找到一定的精神依靠与情感寄托。这时候,哥们儿间的情谊便显得弥足珍贵。像《朋友》里四名个性截然不同的朋友,《坏孩子的天空》里的小马与新志,他们在彼此身上互相看到自己所欣赏与向往的品质,并彼此激励,共同成长。对他们而言,这份友谊伴随左右,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更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拉帮结派,同在校园内外游荡。而这样的小团体,是极容易被校园的社会团体影响和控制的。小马投奔黑社会老大做了跟班小弟。俊硕和东泽也在不同的黑帮中各为其主打拼。他们一副黑道青年的打扮,说着流利的黑话,从事着各种欺压凌诈行为,仿佛自己已完全被纳入社会中的轨道。他们年轻气盛且充满自信,这些特质使得他们与那些老江湖们相比,无疑显得青涩和可笑。所以,当他们试图以拳脚证明自己的存在时,必然会有一个老大站出来,给他们一个永久的教训。年轻的主人公必要为自己踏入帮派的行为付出代价,甚至年轻的生命,就像《朋友》里的东泽。
  也许,某些青少年暴力电影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向观众表明,任何不合社会规则的青春反叛都必要付出其代价。“年轻而孤独的主人公以悲剧性的暴力对抗世界,当社会的暴力最终降临在他们身上时,影片达成了故事世界的戏剧性与社会表现性的统一。”
  (三)社会之源:BR法则和生存压力
  任何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学校里的孩子们而言,成人世界是个熟悉但又离他们尚且遥远的所在。生活在家庭与校园中的他们很少感受到生存的压力。但是,当社会动荡下的成人们已失去生存的自信,希望只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一部为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生存能力的“BR法案”就这样被虚构出来。无论孩子们接受与否,一场对生命的残酷考验就此展开。在深作欣二的《大逃杀Ⅰ》中,一班初三学生被抽中进行杀戮游戏或曰生存体验,他们被带到了远离文明的孤岛上,为自己的生命进行你死我活的厮杀。在这座孤岛上,这群少年们不再是羔羊而是一群野狼,在死与痛的杀戮中体验生存的意义。这种杀戳如此的令人惊心,铺天盖地的血腥镜头更是让人目不忍睹。深作欣二曾解释《大逃杀Ⅰ》里四处迷漫的血腥:“我想告诉年轻人什么是战争,以及如何在创伤中寻拽信任和友谊。现在的人们虽然没有战争体验,但每个人心底都潜藏着这种情绪。生存竞争是人类逃避不开的自然法则,而沉眠在人类体内的野性、求生本能等,都是我想通过本片表达出来的。”当然,导演以放大暴力来再现竞争挖掘人性的做法是否收到了意想中的效果?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银幕上四处飞溅的血花和打成蜂窝的尸体让观众在惊骇的同时,却多少会消解青少年观众对人性的信任,尤其是对成人社会的理解与信任。虽然深作在片中安排了一个令人多少有些欣慰的结局,让善良的典子与七原成了此次杀戮的胜出者,但是,这一对软弱无力的小儿女逃回现实生活,立刻成了全国追辑的对象,而他俩也不得拿起刀枪逃亡。在深作之子深作健太导演的《大逃杀Ⅱ——镇魂歌》中,七原已由非暴力的宣传者转向以暴制暴的实践者。于是又有一班少年被派上岛屿,讨伐这群拿着枪炮宣扬非暴力的团体。在第二部里,血液和子弹泛滥程度比之第一部有过之无不及。无论是七原为首的抗暴一族,还是以新选出的进攻一族,这些少年人拿自己的生命勾勒出来的青春图画无疑是腥红的。
  这当然是青春中的另类极端表达,深作以淋漓的鲜血书写着青少年进入社会的必要代价。社会生存的压力一直存在,而青少年们,若不能杀出重围,就只能束手就擒。青春,就是如此残酷。
  (四)时代之源:阶级,以及种族
  青少年暴力电影中,除却自身成长的迷惑及社会的压力,还有一种理由,那便是社会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的影响。孩子们虽然年轻,但时代、种族甚至阶级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无处不在。
  以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例,这部以轰动一时的少年情杀案新闻事件为叙事主体的电影,重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它以少年小四的成长为个案,反映了一代外省新移民的成长环境。那时的台湾大多城镇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公职人员薪傣微薄,居住条件简陋,低矮的日式木造房屋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生活空间。这种压抑使得眷村少年喜欢结党成群,发泄旺盛精力,在帮派组织中寻找人际关系认同。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社会阶级差异造成经济地位、教育程度及文化认同等不同,这在台湾经济未起飞前的20世纪60年代是统治阶层、控制社会最有效的国家机器。公教人员与中下士兵有眷村族群,乃至整个台湾社会的阶级区别已是无庸置疑,子女自然在眷村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中耳濡目染,不自觉地接受不同阶级意识,进而成为阶级划分的实践者。”小四也好,小猫王也罢,大时代的政经局势使得眷衬里的这批不谙人事的少年们毫无归属感,因而由于同伴间英勇豪气作风和势不可挡的影响力,无一例外和帮派团体产生了紧密联系。小四跟着小团体夜袭小公园与其说是表示对学校不满的一次发泄,更不如说是对这个时代不公待遇的一次爆发。而再一次的爱情受挫,小四便顺理 成章地找出刀子,在欲与情敌决一死战未果的情况下,将发怒的对象转向了始作俑者小明。焦雄屏对此分析的中肯:“小四儿等人在片中秉持的道德要求和纯真梦想,都一再为迈向利益世故的社会所摧毁,成为时代的祭品。‘少年杀人’,人人都是‘恐怖分子’的主体于是再现,小四只成了被推向暴力极端的牺牲品而已。”
  无独有偶,在美国导演的影片中,他们更多地将这种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原因与战争、种族歧视、阶级差别联系起来。美国导演约翰,辛格顿的《邻家少年杀人事件》和托尼·凯耶的《野兽良民》,都十分尖锐地直指种族歧视问题。前者讲述的是一群“黑孩子”的成长故事,他们生活在美国的70年代,他们的父辈刚从越南战场浴血归来,而年轻的一代并未从中得到这个“民主”国家的任何好处,更勿论基本的身份认同。生活在贫困街区的黑人孩子们,有的在无所事事与抱怨中打发日子,也有的努力以自己的技能来脱离苦海,然而,事与愿违,他们却未能过完青少年阶段便在无谓的种族争斗中丧命。而后者《野兽良民》则是从一个白人男孩的视角来写白人对有色人种的排斥与驱逐。全片以少年丹尼写报告的方式,通过对哥哥德里克入狱前后的回溯,解释了一名种族主义者的成因。德里克幼年时父亲被黑人毒贩所射杀,造成他充满仇恨的性格,他将所有的悲伤与愤怒,转成对付有色人种的力量,他崇拜新纳粹主义,在身上刺上纳粹的图腾,同时收编社区里的不良白人少年。到处迫害有色人种的商家,让种族之间的对立更加尖锐。在一次与黑人的冲突中,他射杀了两名黑人,并被判刑入狱。在狱中,他才体会到白人原来也并非高人一等,他受到了同族的侮辱与欺凌,却感受到黑人的友好与同情。可是当他出狱后,他却悲哀地发现弟弟丹尼已步入他的后尘,而种族帮派也发展得更为壮观。正待他准备带丹尼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丹尼却在校园死于黑人同学的仇杀。这两部片中,无论是从黑人还是白人的视角,都鲜明地揭示了正是一个国家种族间的不平等造就了层出不穷的暴力行为。当然,《邻家少年杀人事件》打的是反暴力的旗号,并安排了主人公的父亲再三宣扬着马丁,路德的非暴力论。但是,当白人当街枪杀黑人,以及德里克带领白人冲进韩国人的商店,观众只会感到压抑和愤怒。片中的少年们未必理解这种族歧视的来源,但只要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种族歧视就无法消除。而年轻的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必须经历血与泪的洗礼,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而电影正是在这种暴力冲突中,完成了自己的讲述目的。
  
  暑力电影的意义:成长的伤癌与代价
  
  成长是个永远没有尽头的话题。它是矛盾的,路途上永远是鲜花与陷阱并存,浪漫却又危险,积极而又消极,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在学校、家庭、社会亦正亦负的力量的影响与牵扯下成长。但是,对于成长后的人们而言,这疼痛远比笑容更值得大书特书。美国学者乔恩,刘易斯曾在其专著《通向浪漫和毁灭之路:青少年电影和青春文化》(The Road to Romance and Ruin:TeenFilms and Youth Culture)中再三强调,青少年影片和青春文化中可惜题发挥的消极因素肯定比积极因素多得多。而当代青少年电影中一再出现的暴力主题也充分说明着这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以及这伤痛在成长中的重大意义。暴力好像是一把双刃剑,这群一半反叛一半顺从的青少年们使用着这种极端而又本能的方法,在抗争社会实现自我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着自己。但这或许也正是青少年暴力电影所要展示的意义所在:在每个人的成长时期,焦燥、无为、孤独、粗暴等一系列消极性情感无时不在,而青春,正是在这种消极与积极,或者说是否定与肯定的两极结构的互动之中,一步步地走向成熟,走向自我。
其他文献
【摘要】影视欣赏课是一门集词语学习、语用知识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和言语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本文根据影视欣赏课的特点就其应遵循的教学原则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电影 教学 能力培养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备受教育人士的关注。大家利用多媒体视听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外语院系而言,大部分开设了影视欣赏课,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根据笔者
在印象派画家当中,德加是特殊的一位,德加的特殊性一方面来自于他的绘画题材与众不同:另一方面缘于德加对艺术形式创新的思考有别于他的印象派同类。在印象派画家将画架搬到室外,用色彩分析理论捕捉户外自然景物的时候。德加却不耽于此,而是将绘画的目标回归室内,执著于舞台人工光线下的舞女形象,在德加为数不多的户外题材如赛马会中,也只是草草勾勒概貌,更多的是借助照片在室内完成画面,仅有的几幅风景,也只是“人化自然
前不久,一位在好莱坞某公司工作的美国好友透露给我们一个消息:美国好莱坞开始对于中国大举进攻了。其实这早已是件人所共知的事情。记得去年在中国电影庆贺百年大典时,就有一些电影学者包括美籍华人学者提出了这个“警告”。但是,我们总是以对待那个叫喊:“狼来了!,的孩子的态度对待这样的告诫。我们还听到过某些人幸灾乐祸的语言:“那太好了!我看中国电影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话更使得我们担心。从我们收集到的一些信息来
面对万般的秋景、五彩缤纷的自然,摄影人很容易产生审美情感。对秋的审美本质上是对自然的审美。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擴大。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
[摘要]电影《活着》中的皮影是张艺谋精心选择的一个道具符号,是影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不仅为影片增添艺术趣味,也是理解影片主旨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电影《活着》 皮影 道具符号 命运 玩偶    《活着》是张艺谋1994年拍摄的电影,也是他最好的电影,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影片通过福贵一家人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所遭遇的种种人生不幸,表现了普通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借
【摘要】电影音频这种影像与声音“化合生成”已是一种新兴电影音乐形式,而《十面埋伏》仍继承了《英雄》视听结合、音画统一的一贯风格,音频制作中,音量、均衡、延迟、混响、声相、激励、动态等音频混音技术的处理,为《十面埋伏》影片音乐效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音频制作 音效 音乐    历经百年的发展,电影音频已经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多样化的功能,以及多元化的样态,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
幻梦 赵卓 摄网 樊芝薇 摄草木 韩利梅 摄  英国天文学家、化学家约翰·弗雷德里克·赫歇尔(John Frederick Herschel)于1842年发明可以持久保存蓝色照片的摄影印相工艺——蓝晒法(Cyanotype),又称铁氰酸盐印相法。我们制作的蓝晒印相需要使用和照片等大的数字中间底或者半透明、不透明物体进行接触转印,利用紫外线曝光并在清水中显影成像,最后获得以蓝色调为主的照片。利用制作
[摘要]张艺谋在叙述聚焦方式上的多元化选择和运用,使其电影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质,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电影的“讲述故事的方式”。从叙事学的零聚焦、内聚焦、外聚焦的角度分析张艺谋电影的叙事策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张艺谋电影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 张艺谋 聚焦方式 零聚焦 內聚焦 外聚焦    叙事焦点是叙事的核心问题,任何一部或一类叙事作品。都必须采用一定的叙事焦点,而叙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党组成员张雁彬,中央宣传部人权事务局局长鲁广锦等领导和嘉宾参观展览。 陈黎明 摄  正值北京秋高气爽之际,10月16日上午,“晴朗的天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新生活主题摄影展览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该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承办。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党
【摘要】文章分析了花木兰在迪斯尼动画片中的新形象,指出迪斯尼将“美国木兰”放在了中国的背景中,给原来的人物形象赋予了现代的意义阐释。同一故事在再创作中有了新的不同的解读。同时,迪斯尼公司精良的制作为我们带来了全新意义的花木兰,使我们看到多元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花木兰 形象 故事 文化融合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中国文学史上,花木兰形象在小说、戏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