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充实之谓美”美学内涵探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b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孟子“充实之谓美”命题中所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然而其具体含义尚有可待商榷之处,尤其是“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一句,一些学者对其的解释有神秘化的倾向。“充实之谓美”作为美学命题也体现了孟子关于人格美的思想。
  关键词:孟子;儒家;充实之谓美;美学
  作者简介:明宣丞(1989-),男,内蒙古赤峰市人,青海师范大学2014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2
  一、“充实之谓美”的内涵与美学意蕴
  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审美观继承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发挥和深化。其中,“充实之谓美”这一章所包含的美学意蕴十分丰富和深刻,体现了孟子人格美的思想。
  孟子“充实之谓美”的命题,是在和浩生不害的交谈中表述的: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1]
  孟子在谈论人格美时,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孟子针对人格美划分出不同层次的六个等级,即善、信、美、大、圣、神。从行文看,“美”之前的“善”和“信”显然是一种道德评价而非是审美评价,是“美”的前提和出发点。“善”和“信”处于人格境界的较低的层次。“可欲之谓善”是说一个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不违背社会规范的事情。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之为“善人”或者“好人”。“信”,说文:“诚也。”“有诸己之谓信”是说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为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本来固有的人性(仁义礼智)做事,不违背或扭曲人性,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真诚的人。“善”人不违背社会规范,“信”人不违背内在固有本性,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美”与属于道德范畴的“善”和“信”相区别,它以“善”和“信”为基础,又高于“善”和“信”。将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善”与不违背内在固有本性的“信”扩展充实盈满方可言“美”。到达这一步所形成的“美”还不足以外化,形成外在的具体可感的“美”。还只是一种达到“充实”的地步后所形成的状态。只有到达了下一步“充实而有光辉”的“大”的境界,由“充实”而得来的“美”才会外化,在形象上具体可感,也就是“大”。“大”这个形象在先秦时代是具有审美意义的。古人素以高大为美,在《诗经》中也多有体现。这个“大”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外貌上。当“充实”达到了“有光辉”的地步时,就会在人的外在上体现出来。这个外在形体并非指具体的身材变得高大了,而是由内心充实而形成的气度与人格美。到了这一步,精神上的内在美就可以被他人较为直观的感知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2]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内在美是可以影响到人的外在的。尤其是通过眼睛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个人心中正恶:“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3]所以,当一个人的内在“美”达到一定的地步后,就会对其外在形体气质产生影响。只有到达这一步,才是到达了“大”的境界。“大”之前的“善”、“信”、“美”都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从“大”这一境界开始,内在修养开始对一个人的外在,乃至外界产生影响。这也符合儒家“修身齐家”所体现的由内在修养开始,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的道德过程。“大”之境界更进一步,“大而化之谓之圣”即是由己及人的境界。一个人达到“大”的境界后,内在“美”对外在形体的影响体现出来。而他人感受到這种外化的“美”,也就被动地受到了影响。当其主动地去走进他人,教化他人,兼济天下,就到了“圣”的境界,也就是“圣人”。“圣”更进一步就是最高的境界“神”。“圣”已经是内修充实,兼济天下了,“神”比“圣”还要更进一步,是什么境界呢?孟子言“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到了“圣”的地步,对于世人的教化是世人所能感受到的。也就是说到达“圣”的地步,依然处于“人”的范围,处于“人世”之中,脱离不开社会环境。脱离了“人世”,脱离了感化的对象,脱离了社会环境,这个“圣”就不再有意义了。到达“神”的境界,对于世人的感化是潜移默化的,世人收到他的影响而得到感化却难以察觉。这样的感化与教化不同,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人达到“神”的境界,具有了超脱于普通世人的性质,围绕着这个人产生一种社会氛围,使得处在这种氛围中的世人受到感化却不自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受到了感化。这样的境界自然比言之谆谆的教化更高一层,是另一种方式的兼济天下。
  二、充实之“实”
  “充实之谓美”所充之实实际上并非仅限于“善”与“信”。关于充实的“实”孟子还有单独的论述: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4]
  这里孟子所言充实的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孟子高度评价了这“四心”的重要性:“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除此以外,孟子还提到所充之实的内涵:“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5]这里孟子所言的“实”有五部分内容,即“仁之实”、“义之实”、“智之实”、“礼之实”、“乐之实”。从两段引文可以看出仁、义、礼、智、乐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摘 要:从鲁迅开始不仅有郭沫若、茅盾这样的大家,还有陈独秀、郁达夫、沈从文等,到当代部分还有徐迟、汪曾祺等。他们从小城出来,一脚迈入繁华的大世界,却在内心深处依旧不忘记忆中的小城,在字里行间描绘着他们印象中小城的面貌,抒发着他们内心对记忆中的小城的依赖与怀念之情,小城文学由此而生。  关键词:小城文学;水意象;汪曾祺  作者简介:张叶叶(1992-),女,江苏常州人,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历史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不但能满足大众对历史的猎奇心,更能让人们的审美体验得以深化。其中的描绘的历史事件蕴含着较为深刻的感悟,也能传达出现时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本文主要介绍有关了历史文学的审美特征、伦理审视和文学隐喻,目的是通过历史文学创作中经历审美、审史、审己的过程。  关键词:历史文学;当代语境;现实关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
摘 要:苏童与鲁迅这两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却对人的生存处境有着共同的关注。通过鲁迅的《药》与《孤独者》,可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解读苏童的《河岸》。同时对他们进行比较会发现,在这三部小说中,作家对人生的荒诞与虚无所引发的哲学思考是贯穿了整个文章的。如果把鲁迅对于个体生存处境的思考,放到对苏童笔下人物生存处境的分析中去,会有太多的共通之处,他们的小说都表现出了人的生而痛苦,存在的荒诞,以及追寻的虚无
摘 要:本文概论游牧文化对于边塞诗的影响,以及说明在游牧文化的影响下盛唐边塞诗所呈现出的异样特质及审美倾向。  关键词:游牧文化;边塞诗;审美  作者简介:李典才,男,汉族,广西博白县人,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方向研究生,研究方向:唐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2  一、游牧文化对于盛唐边塞诗的影响  影
《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大全》(下文簡稱《增補搜神記》)于明代萬曆二十一年由金陵唐氏富春堂刊刻,共收入了個171神祗。這些神仙的事蹟在民間流傳,難以考據,且散雜於各種小說、
摘 要:“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是《诗经·召南·行露》中的句子,而关于“雀角”之“角”究竟为何意,历来却是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共有“兽角”和“鸟喙”两种解释。本文结合古人对此的注释以及参考各家研究,综合上下文意,论证“角”为“鸟喙”之意,并探讨诗中所运用的反面着笔的艺术手法及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召南·行露》;雀角;鸟喙;反面着笔  作者简介:杜美英(1993-),女,汉族,山
本文采用微分博弈的方法,从动态性和竞争性两个方面对基于商誉的双寡头企业价格、广告与产品质量竞争策略进行研究。 从微分博弈理论的视角,理论学界对基于商誉的企业竞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经营管理逐步同国际接轨,个人银行业务得到高度重视。作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代表的信用卡业务由于有丰厚的利
学位
摘 要:陶渊明作为隐士的典型代表引发了无数学者对他的研究兴趣。关于陶渊明隐逸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学术界一直众说纷谈。儒道思想对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使诗人具有了济世的壮志与安贫的节操,道家思想则使诗人具有崇尚自然与自由的追求。在战乱频频、重视门阀、官场相互倾轧的东晋时代,徘徊于仕与隐的矛盾冲突中的陶渊明,最终实现了儒家学说的道家化,从而走向独善其身的归隐田园之路。  关键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上口碑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口碑对商家经营业绩以及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已经被学界与业界证实,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法与沟通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