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和不足,总结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的几点策略,对重新吸引读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策略;读者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机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着高学历、知识比较丰富的教职工、学生和科研人员,这部分服务对象恰恰能顺应社会信息化及网络化的发展,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冲击就是它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唯一选择,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依赖性也在日益减弱,进而图书馆将逐渐被边缘化。如何赢回读者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重新吸引读者,赢回读者。
1 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1.1 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较为传统、被动,“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目前,图书馆服务还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即使这种被动的服务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读者在中午午饭期间还书,几次都没有还上,原因是借还处分工明确,所以借书處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帮读者还书,导致读者对图书馆的抱怨;再如,读者的借阅倾向和咨询需求被忽视[1]等等一系列关于读者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那么我们的服务理念只能成为一句空口号。
1.2 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单一。
高校图书馆现在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检索借阅和基础参考咨询等服务[2] 以及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等。
1.3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具有局限性。
现行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本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而很多国外图书馆都已经实现对外开放的社会化服务,如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1.4 文献资源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
因为读者的需求不同,所以无法及时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对于高校还存在学科建设的问题,一些新建学科的文献资源也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同时还存在特色资源少的问题,大多数图书馆是购买成型的数据库,很少自己馆自建的数据库。资源质量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网络资源随意性很强,很容易产生垃圾资源,一些二流出版社出版的纸质图书也存在一定问题。有些专业基础纸质资源更新周期长,文献资源建设落后。总的来说就是资配置还不合理。
基于以上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建设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思路,就是要不断创新,工作人员要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创新才能名副其实。
2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几点策略
2.1 注重馆员综合素质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馆员的各项技能。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图书馆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核心因素[2]。在专业素质方面,我们每年可以参加CALIS馆员素养培训与资质认证,也可以参加各种有关图书馆业务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道德素质方面,在平时与读者的接触中,我们工作人员要微笑服务,礼貌待人,真诚待人。
2.2 改变被动的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不能等读者上门,而是要想尽办法主动吸引读者。例如我馆定期在一楼大厅展示一些新书及经典书目,还有每年国家评出的好书,这些书籍吸引了很多读者;为切实做好文献信息资源配置工作,增强对各学科专业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我馆向学校各分院、各部门发出了专业文献保障共建工作倡议,与全校师生常态互动、广泛交流、增进了解,互相协作,通过与分院老师坦诚对话,深入交流,增进了对彼此工作的理解,最为重要的是图书馆更加准确的了解了各分院对专业文献的需求情况,同时也收集到一些关于图书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为了推广阅读文化,倡导读书风尚,我院每年都举办“好书伴我行”读书月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展“专家专题讲座”、“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现场指导活动”、 举办“优秀读者”展板展示活动、“资源建设互动”荐书、品书活动及“我的校园生活主题摄影大赛”等活动,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内容贴近师生,这一活动吸引了大批读者参与到活动中来。
2.3 改变单一的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能仅局限于 检索借阅和基础参考咨询等服务,而要趋于向多样化、专深化、整合化发展,资源内容的提供方式向知识服务发展,咨询服务向虚拟参考服务方式发展[2]。例如,我馆建立了四个特色资源库:苗族侗族研究论文资料全文数据库、清水江文书数据库、黔东南民族风情图片库、黔东南地方资源文献库,这些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尤其是清水江文书数据库在整个贵州省都是非常有名的,也是我馆最大的特色。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向学生开展一些关于图书馆方面的课程,如为学生开设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方面的课程等。
2.4 扩大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群体。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扩展到社会群体。高校图书馆承担的主要责任是面向在校师生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但是随着新信息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服务理念的产生,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注重其信息中心的持续发展建设,还要关注其作为文化传播机构的使命和责任,担当起一份神圣的文化推广与普及的社会角色[2]。所以无论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上来说,还是从高校自身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来说,高校图书馆都应该敞开大门,服务于社会。
2.5 优化采购方案,丰富优质文献资源[3]。
学校每年的购书经费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提前做好规划,不购买无用的、闲置的资源,避免大量资金的浪费。如我馆通过专业文献保障共建工作,深入到学校各专业进行交流后,了解了学校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以及一些新建专业,通过征求相关专业的师生,我们可以确定资源购置的侧重点,及时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保障学科专业的顺利发展。 2.6 继续加强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该重点发展个性化、集成化的服务。个性化服务包括深度挖掘读者的信息需求,满足高校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全面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导航、互动式信息服务、网上定题服务等深层次网络信息服务;选择 “信息推送机制”等先进服务理念的数字图书馆产品。集成化服务包括提供服务的数字化资源的及时性、全面性、丰富性;满足各类读者对资源类型和媒体类型的需求;提供高度集成的数字化资源服务平台[4]。現在有的图书馆甚至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2.7 提高文献信息资源获取的能力。
提高文献资源信息的获取能力包括两方面:本馆资源信息获取能力和读者资源信息获取的能力。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主要依靠商业付费方式获取,馆际之间资源共享获取以及社会捐赠方式等。因而除了加大本馆的资金投入外,还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云技术等加强本馆资源获取的途径。高校图书馆一大部分读者是大学生,为了加强他们获取资源信息的能力,除了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外,图书馆还可以开设信息检索课程等选修课。
2.8 创造以人为本的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应该为读者提供环境优雅、气氛宽松的阅读空间。现在很多图书馆都为读者提供了大开放的阅读空间,书架旁设置阅读座位,尽可能方便读者。在环境布置上也有很大改善,如墙壁上悬挂名人字画等,走廊、台阶、角落等地方放置绿色植物、设置舒适的沙发座椅等,都能使读者感到精神上的愉悦。有条件的还可以创造一些特色空间,如知识交流区、休闲区、考研区等等,尽可能方便满足读者。
总之,在网络信息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时刻警惕,意识到危机感,在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岗位素质,认真发掘读者的需求,及时调整服务策略,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从各方面入手来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棪.基于读者视角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贵图学苑,2015(1)
[2] 陈巧玲.智慧时代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 程振宇,李琛,吴柏成.浅议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2)
[4] 邢淑琴.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策略;读者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的中心,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机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着高学历、知识比较丰富的教职工、学生和科研人员,这部分服务对象恰恰能顺应社会信息化及网络化的发展,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冲击就是它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的唯一选择,读者对高校图书馆的依赖性也在日益减弱,进而图书馆将逐渐被边缘化。如何赢回读者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重新吸引读者,赢回读者。
1 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1.1 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较为传统、被动,“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目前,图书馆服务还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即使这种被动的服务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读者在中午午饭期间还书,几次都没有还上,原因是借还处分工明确,所以借书處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帮读者还书,导致读者对图书馆的抱怨;再如,读者的借阅倾向和咨询需求被忽视[1]等等一系列关于读者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那么我们的服务理念只能成为一句空口号。
1.2 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单一。
高校图书馆现在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检索借阅和基础参考咨询等服务[2] 以及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等。
1.3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具有局限性。
现行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本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而很多国外图书馆都已经实现对外开放的社会化服务,如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1.4 文献资源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
因为读者的需求不同,所以无法及时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对于高校还存在学科建设的问题,一些新建学科的文献资源也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同时还存在特色资源少的问题,大多数图书馆是购买成型的数据库,很少自己馆自建的数据库。资源质量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网络资源随意性很强,很容易产生垃圾资源,一些二流出版社出版的纸质图书也存在一定问题。有些专业基础纸质资源更新周期长,文献资源建设落后。总的来说就是资配置还不合理。
基于以上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建设提供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思路,就是要不断创新,工作人员要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创新才能名副其实。
2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几点策略
2.1 注重馆员综合素质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馆员的各项技能。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图书馆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核心因素[2]。在专业素质方面,我们每年可以参加CALIS馆员素养培训与资质认证,也可以参加各种有关图书馆业务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道德素质方面,在平时与读者的接触中,我们工作人员要微笑服务,礼貌待人,真诚待人。
2.2 改变被动的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缺乏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不能等读者上门,而是要想尽办法主动吸引读者。例如我馆定期在一楼大厅展示一些新书及经典书目,还有每年国家评出的好书,这些书籍吸引了很多读者;为切实做好文献信息资源配置工作,增强对各学科专业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我馆向学校各分院、各部门发出了专业文献保障共建工作倡议,与全校师生常态互动、广泛交流、增进了解,互相协作,通过与分院老师坦诚对话,深入交流,增进了对彼此工作的理解,最为重要的是图书馆更加准确的了解了各分院对专业文献的需求情况,同时也收集到一些关于图书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为了推广阅读文化,倡导读书风尚,我院每年都举办“好书伴我行”读书月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展“专家专题讲座”、“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现场指导活动”、 举办“优秀读者”展板展示活动、“资源建设互动”荐书、品书活动及“我的校园生活主题摄影大赛”等活动,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内容贴近师生,这一活动吸引了大批读者参与到活动中来。
2.3 改变单一的服务内容。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能仅局限于 检索借阅和基础参考咨询等服务,而要趋于向多样化、专深化、整合化发展,资源内容的提供方式向知识服务发展,咨询服务向虚拟参考服务方式发展[2]。例如,我馆建立了四个特色资源库:苗族侗族研究论文资料全文数据库、清水江文书数据库、黔东南民族风情图片库、黔东南地方资源文献库,这些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尤其是清水江文书数据库在整个贵州省都是非常有名的,也是我馆最大的特色。每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主动向学生开展一些关于图书馆方面的课程,如为学生开设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方面的课程等。
2.4 扩大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群体。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扩展到社会群体。高校图书馆承担的主要责任是面向在校师生提供信息资源服务,但是随着新信息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服务理念的产生,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注重其信息中心的持续发展建设,还要关注其作为文化传播机构的使命和责任,担当起一份神圣的文化推广与普及的社会角色[2]。所以无论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上来说,还是从高校自身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来说,高校图书馆都应该敞开大门,服务于社会。
2.5 优化采购方案,丰富优质文献资源[3]。
学校每年的购书经费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提前做好规划,不购买无用的、闲置的资源,避免大量资金的浪费。如我馆通过专业文献保障共建工作,深入到学校各专业进行交流后,了解了学校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以及一些新建专业,通过征求相关专业的师生,我们可以确定资源购置的侧重点,及时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保障学科专业的顺利发展。 2.6 继续加强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该重点发展个性化、集成化的服务。个性化服务包括深度挖掘读者的信息需求,满足高校各类读者的不同需求;全面开展网络信息资源导航、互动式信息服务、网上定题服务等深层次网络信息服务;选择 “信息推送机制”等先进服务理念的数字图书馆产品。集成化服务包括提供服务的数字化资源的及时性、全面性、丰富性;满足各类读者对资源类型和媒体类型的需求;提供高度集成的数字化资源服务平台[4]。現在有的图书馆甚至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2.7 提高文献信息资源获取的能力。
提高文献资源信息的获取能力包括两方面:本馆资源信息获取能力和读者资源信息获取的能力。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主要依靠商业付费方式获取,馆际之间资源共享获取以及社会捐赠方式等。因而除了加大本馆的资金投入外,还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云技术等加强本馆资源获取的途径。高校图书馆一大部分读者是大学生,为了加强他们获取资源信息的能力,除了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外,图书馆还可以开设信息检索课程等选修课。
2.8 创造以人为本的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应该为读者提供环境优雅、气氛宽松的阅读空间。现在很多图书馆都为读者提供了大开放的阅读空间,书架旁设置阅读座位,尽可能方便读者。在环境布置上也有很大改善,如墙壁上悬挂名人字画等,走廊、台阶、角落等地方放置绿色植物、设置舒适的沙发座椅等,都能使读者感到精神上的愉悦。有条件的还可以创造一些特色空间,如知识交流区、休闲区、考研区等等,尽可能方便满足读者。
总之,在网络信息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时刻警惕,意识到危机感,在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岗位素质,认真发掘读者的需求,及时调整服务策略,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从各方面入手来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棪.基于读者视角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贵图学苑,2015(1)
[2] 陈巧玲.智慧时代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 程振宇,李琛,吴柏成.浅议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2)
[4] 邢淑琴.浅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