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七个希望”求索满意的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社会化程度不断改进的同时,教育必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发达国家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教育满意的程度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一直以来,我思考着一个课题——家长究竟希望什么样的教育。现就这个问题,结合十五年教育的体会谈谈几点看法。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所学校就要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如果每所学校都让家长满意了,整个社会对教育也算成功了。虽然说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教师对学校的评价,学生对学校的评价等,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任何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为了给孩子找到一所满意的学校而达到家长满意的教育,很多家长不遗余力,不惜代价。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体到一所学校就是要办家长满意的学校。
  一所学校怎样才能让家长满意,这就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学生的家长,你对学校有什么要求,你希望学校怎样才能满意?我们把家长希望的问题办好了,家长就对学校满意了。下面我就家长满意教育的“七个希望”谈谈,与教育同行共勉。
  一、希望孩子的成长安全
  安全就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安全是一个学生完成学业的保证,安全是一个学生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条件。安全不仅仅是指在生活方面的安全有保障,也是指思想上的,心理上的。学习安全只是不仅可以保证师生自身的安全,还可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大脑,防止不良文化的影响,是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全的思想世界中。
  在自己的人身和思想都是安全的情况下,就能使社会更加安全。从而使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减少。一个人也就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如何让学生能够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呢?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把事故防范与未然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形成的意义就在于真正让学生安全了,让学生从根本的源头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了安全意识,懂得自己保护自己,就是在未来的成才路上加了一层保护网。保护好自己才能安全的学习,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希望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
  虽然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主张公布学生的考试结果。但家长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你不公布他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借别的学校的试卷考一下自己的孩子。这不是因为家长不懂得素质教育,因为整个社会的用人制度和升学制度使得家长不能不关注这个问题。现在全国的大部分家长似乎有着统一的思维模式: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初中——好的高中——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可以说这是社会的风向标,学校不可能不关注。在社会诚信程度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分数依然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让家长不关注分数是不现实的,学校不抓教学成绩,其自身的发展和生存都是问题。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关键是怎样考和考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考试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考查学生素质和能力,家长自然会拥护学校的做法。
  三、希望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尽管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家长有很大的责任,特别是道德习惯、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如从小让孩子尊重别人、孝敬父母和长辈,从小做家务劳动,讲究卫生、注意节约等,但学校在这方面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学生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教育,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校集体的生活氛围也对学生起着一种督促和激励作用。所以好多家长慨叹:孩子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有些孩子在学校是好学生但在家不是好孩子。何况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和生计,没有多少时间管教自己的孩子,所以学校在这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尤为重要,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也更多。有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行为不好往往归咎于学校的教育。所以能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长特别关注的。其实这也符合教育的规律,前边我们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这些都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关系。何况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家长的这种期盼也是合情合理的。
  四、希望孩子有一定的能力和特长
  除了要求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期间能有一定的能力和特长。这不仅是因为近几年的中考和高考改革在有意识的引导这些方面,在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上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另外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后增加竞争的砝码,多一方面的能力就多一个竞争的机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应对激烈竞争的社会,如交流与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希望孩子将来能够生活幸福,提高生活的质量,如具备健康的体质和运动技能,有审美的情趣和表现能力等,所以一些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特色课外活动特别受家长的欢迎。特别在中小学阶段,家长对学校的特色课程和活动特别在乎,在选择学校时也希望能到特色丰富的学校上学。
  五、希望学校有有良好的师资队伍
  家长看重的不仅是学校的名气,更看重了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主要的不是在硬件而是师资力量的差别。近几年我们搞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建设,各级部门教育向一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投资,学校的校舍和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我们到农村学校深入了解,不难发现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才是导致教育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有的一个重点中学在岗的特高级教师就有十几
  个,而而今农村中小学的师资状况令我担忧;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就是奔着这些名师来的。所以如何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是家长特别关注的。这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六、希望有好的教学环境和设备
  尽管学校的校舍、环境和教学设备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关注以上诸方面的条件的同时,家长对学校的校舍条件和学习环境也特别关注。一是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生活的很好,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学校吃苦,如学校的教室设备、食堂条件、校园环境等,都是家长比较关注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个优美、安全、整洁的学校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另外,家长希望孩子所在的班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道理家长都明白。这是一些家长为什么要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好的班级的主要原因。家长认为在一个校风好、班风正的环境中,孩子不会学坏;相反,在差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惯,好孩子也容易变坏。所以家长不仅在乎学校的硬环境,更在乎学校的软环境。
  七、希望老师关爱到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个学校,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有的班额比较大,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关爱到每个学生,站在学校的角度看这是合理的。按理说,一个班有几个差生也是正常的,十个指头也不一般齐。但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怎么来看这个问题?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班有几个差生可能只占到百分之几,但在一个家庭却是百分之百。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至少要影响到三代人的情绪和幸福(祖辈、父辈、自身),所以家长很在乎老师是否关爱到自己的孩子。说实在的,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比较了解,也不是都强调自己的孩子非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不行,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有切实的甚至较大幅度的进步,只要孩子有进步,家长就有希望。而孩子的进步需要老师的关爱。家长希望经常能和老师交流一下自己孩子的情况,希望老师能及时反馈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现在老师家访的越来越少了。而家长最希望的是老师能通过各种形式(如家访、电话交流等)多谈谈自己孩子的事,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进步。针对此类情况,我校提出每年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至少与每一个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一次的关爱措施。
  当然,家长对学校的希望还有很多方面,如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问题等等,我认为,学校学风正了,孩子身心健康了,学习进步了,自觉了,家长也就满意了。
  人民满意教育的路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人民求索的希望教育就一定能够实现。
其他文献
自实施教改以来,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已被现代流行的“大语文艰”所替代,即新课标中提到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时至今日,虽然课内阅读的地位并未动摇,但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实,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广泛性。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尽管制定语文教材时专家考虑得比较周
本方案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一节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本地区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奠定一定的基础。    1、教材    1.1 教材简析  本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ATP的生理功能、ATP的结构简式、ATP-N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形成。教材对糖类、脂肪的功能做简单分析,直接过度到ATP的功能即: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物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接近古诗文,体悟文化意蕴,增强民族精神积淀。作为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87-01  摘要: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科学指导,扎实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等几个方面,细致地阐述了怎样提高学生写字质量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提高 写字质量 激趣 加强训练 评析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
我从事小学教育以来,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数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多多少少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朗读教学上,我一直是这样教学的:    一、用情去读    多数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是尤为重要的。声音的力量,声音的形象,若没有“情”,便不会产生。调动起饱满的情绪,就会由“情”支配。假若没有调动出情感,生硬地用各种既定的表达方式套用“情”,就很难迸发出朗读时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
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的情景是:教师如同是钦差大臣,教材如同是圣旨,而学生则如同是俯首听命的臣民,教师惟教材、惟教参、惟教案至上,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绝对遵从和对于教师一贯服从,把教材、教师讲授的内容视为金科玉律,当作扑不灭的绝对真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缺乏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教师眼中的学习佼佼者,往往并没有成为栋梁之材。针对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认
记叙文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也是中考的重量级题形之一。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记叙文知识的技能技巧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面广,问题琐碎,所以常常让语文教师感到无从下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只烫手的热山芋,难以下咽。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摸索,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解读记叙文阅读理解,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和大家共分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的。基于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学习的观念发生转变。那么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昵?    一、“抓”住学生玩的天性,让
二十一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的发展,将使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把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重要基础的教育,必将处于知识经济的基础地位。语文作为基础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便是一切信息和技术产生的基础,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一、知识经济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