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中国古典诗词 体会中西文化差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中国古典诗词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可以减轻非母语带给学生的陌生感,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初中英语教师在单词教学、语法教学、口语教学、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都可以融入中国古典诗词。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中西文化差异;初中英语
  [中图分類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37-02
  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增多,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对其英译有着极大的热情。将中国古典诗词适当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缪明,2016)
  一、 将中国古典诗词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将所学语言应用到实际的场景当中。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学生在学习时缺乏语言环境作为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将古诗词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一个熟悉的语言运用环境,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1.将古典诗词融入单词教学中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习好单词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单词学习需要经历从知道单词的意思到实际运用单词的过程。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单词的意思,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率的。将古典诗词融入单词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进行新单词教学时,可以介绍一到两首与该单词有关的古诗词,让学生在赏析熟悉的古诗词的同时,理解单词的用法。(胡方云,2017)
  例如在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Friend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会碰到很多描绘人的性格或者特征的单词或者词组。在讲解modest(谦虚)这个单词时,可以引入元代张养浩的《为政忠告》中的“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其翻译为:Officials should serve as loyal as they can conscientiously when they are in office and engage in modest self-reflection when their terms end.在这句诗当中,还出现了单词loyal(忠诚),这两个单词都是用来形容人优秀的品德的。在学习brave这个描述人勇敢的形容词时,可以引入“How many heroes brave of yore made a great show!”让学生找出对应的诗词:“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通过这些诗词的场景,学生可以清晰地记住这个单词的具体应用情景,将这画面式的场景记忆在脑海当中。
  2.将古典诗词融入语法教学中
  语法的学习往往有些枯燥,中英文表达方式的不同也会让学生感到头疼。将古诗词融入语法教学当中,学生在对比诗词本身和英译后的版本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中英文表达的差异所在。教师可以选择与该单元主题相近的诗词及其经典的英译版本,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比较,包括句子结构、单词形式、时态等等。在这种直观的比较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现不同,然后教师再对诗词中涉及的语法进行讲解。
  例如本单元的教学,可以选择李白的描述友情的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选择许渊冲先生的英译版本:“I, Li Bai, sit aboard a ship about to go, when suddenly on shore your farewell songs overflow. However deep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may be, it’s not so deep, O, Wang Lun, as your love for me.”教师首先划分第一句翻译中的句子结构作为示例。在第一句诗中,中文在后半句省略了主语李白,英译版本中I为主语,Li Bai为插入语,sit为谓语,aboard a ship为地点状语,when引导的是时间状语从句,表达出“踏歌声”是在李白将要离开之时听到,suddenly巧妙地表达出了“忽”的感觉。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讨论第二句中的语法,并且体会中英文表达的差异,然后请学生说出自己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地方,教师进行讲解。第二句中学生认为较难的地方,在于deep提前形成的倒装句结构,教师可以借此对倒装句进行讲解。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教师再讲解的环节,学生既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当中,也培养了合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中文和英文语法结构上的差异,有助于学生的语法学习。
  3.将古典诗词融入口语教学中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强调押韵,要求韵脚相同。有些古典诗词的译作也做到了押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朗诵中文版的诗词和英文版的诗词,感受韵脚的变化,以及朗诵过程中情感的递进与语气的融合。教师领读结束以后,让学生在下面自己进行训练,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然后可以请一到两名学生上台朗诵。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纠正发音以及语音语调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符合本单元的主题friends,讲述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师先进行领读,读完以后对韵脚和语气进行分析:在中文版本中,该诗前两句每句的最后押韵为eng;英译版前两句中 “White water grids the eastern town.”和“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histledown.”中的town和down均押/?n/韵,后两句中“W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 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 You wave your hand and go your way.”中的away和way均押/wei/韵。在英文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将重音放在有押韵的地方,同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握,以及“Our steeds still neigh,‘Adieu, adieu!’”最后两个重复的单词表达感情的渐进。教师分析完毕以后,学生即可开展自由练习。   4.将古典诗词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中
  中国的古典诗词在给读者营造意境的同时,向读者传达了要表达的情感,其中很多情感主旨都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再仅仅只是学会知识,还有要提高综合素养。英语教学也应该紧紧把握这个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选择与本单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古典诗词素材,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翻译,翻译完成以后,教师进行审阅,然后给出相关建议,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传达的感情。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自己进行英译,要求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全诗翻译,而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只需要翻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的学生译成“One more cup of wine, there will be no old friend when you go to west”,有的学生译成“Prince advised more do a glass of wine, west out without a man”。教师首先给予学生鼓励,忽略其中的语法错误,指出第二个学生的翻译略显直接,没有深入思考这句诗词的意思,借此引出此诗传达出来的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友情的态度。
  二、教学中融入古典诗词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将古典诗词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当中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題:
  1.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将古诗词融入教学当中,对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挖掘古典诗词表达的主旨,这样才能够找到最为合适的素材应用到课堂中。英语教师需要多与语文教师开展交流,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2.古诗词的选择要做到难度适宜,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如果选择的古诗词难度太大,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挑选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才可做到正确应用。
  总而言之,将中国古典诗词融入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次中西文化的碰撞,在这样的碰撞中,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将英语教学放在中国古诗词的大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素养,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一年高考,三年备考;语文高考备考要从高一抓起”的思路,结合实践,探索语文高考备考的策略。以期为高考备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考 备考 举措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一提到语文高考复习备考,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那是高三的事。  的确,按照传统的做法,高一高二年级主要任务是授完高中阶段必修课的课文,确保高三年级
[摘要]通过对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第3题的分析得知,高中历史教学应当对知识结构、典型试题加以整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适应不同的考查方式。  [关键词]整理知识;意识;能力;历史高考;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4008702  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难易适中,绝大部分题目以材料呈现
[摘 要]高考作文命题以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和导向教学为核心立场,分析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明确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探析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高中作文教学。  [关键词] 命题特点;传统文化;审题立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22-02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摘 要]相比较白话文而言,文言文有着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的特点。文章以一节《买油翁》公开课为案例,阐述了让学生爱上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在对语言的细琢深究中,发现文字的韵味、魅力,并能体悟文字背后的意蕴。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语言;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4-0003-02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
[摘 要]微课程具有小巧、精致、实用、半结构化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将微课程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例如将复习类微课程与课堂合作学习相结合。  [关键词]微课程;合作学习;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85-02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也由主要依靠课本走向了线上线下互动
[摘 要]地理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客观对象,优质的地理教材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现者》是美国主流的理科教材,其符合当今世界主流的教育理念,能够为我国的新课程教学带来丰富多彩的素材和许多值得借鉴的教学理念。美国中学地理教材的隐性系统特点为:基于课程标准,强调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重视技能的培养。显性系统特点为:语言直观且具有启发性,教學指导语形式多样;图文结合,配图注重启发
[摘 要]美,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元素,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核心素养;边城  [中圖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19-02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摘 要]以鲁迅《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为例,从文本、学生、教师、对话四个角度简论旧课新教在高效课堂生成中的运用,从而实现文本的适度解读,促进课堂的高效生成。  [关键词]旧课新教;社戏;高效;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16001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教学中内容泛化、学习主体失位、模式僵化等现状,有不同程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设计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存在着“四个一”,即内容统一,形式同一,方法单一,评价划一。这样的教学,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和实施,显然与之不相称。为改变现状,教师可应用微课题的探究方法,设计导行时注重“五个E”,實施笃行时注重“五要素”,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收到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五个E;开放性;五要素;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摘 要]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当前传统教学媒体利用率较低。传统教学媒体可按使用对象、教学功能进行分类。地理教师应对传统教学媒体进行高效应用。  [关键词]传统教学媒体;现状;分类;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93-02  传统地理教学媒体是指教室现有的教学资源、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料、教具、学具及学校存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