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追问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校管理最终的目标就是保持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旨在关注人的发展与成长。这种教学目标本身就充斥着伦理指向和道德关怀,但是在实际的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本身还是同道德理想发生了一些偏离和错位,甚至是矛盾和冲突。伦理和道德时常被遗忘在角落,学校的管理逐步蜕变成了一种纯粹技术和职业化行动,从实际的教学经验出发,针对几个问题进行追问,详细探究追问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
  【关键词】追问 学校管理 应用 策略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校长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们的整体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师生之间的交流状况都要进行全面地思考。还要结合课程标准引导新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规划学校发展,这就要求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追问”。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追问在学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追问的内涵
  所谓“追问”就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地向提出问题或者是与问题相关人员问一问。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未能及时解决会产生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以及采取这种办法的原因等等。这种连续的追问十分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工作者熟悉管理系统的流程,把握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现状,也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职员工工作状态。理智的追问有益于发掘各类相关问题之间的联系,理清各类问题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样既能够保证稳妥地处理当下的事情,还能够对未来的问题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追问的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能够更清晰地分辨出学校各类工作中各项事务的轻重缓急,在最短时间内通过最佳的方式找到制约学校创新发展的瓶颈,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价值观的追问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困惑,经常会因为管理双方之间矛盾而产生感伤。所以,有的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开始实行整肃纪律,严格地管理。例如,在校园车辆的管理过程中,为了能够加强学校校车的使用效率,有的学校就强硬地将校内不同路线用车申请人派往同一辆车,从经济上讲,确实是大大降低了出车的成本,但是却很少顾及学校的人力成本。还有一些学校为了杜绝浪费,堵塞漏洞,在采购教学用品的过程中通常都是货比三家,选择最优惠的价格进行采买,但是这种购物标准总是忽略了用品的使用要求和性能。再比如一些学校为了治懒、治散和治乱,实行了高压管理、“监禁”管理、惩罚管理和威吓管理,结果就是由于管理过于严格,人心都分散了,管理虽然上去了,质量却下来了。这个时候就会对学校管理中的价值观产生追问。
  例如,在学校的游园活动上,两方管理者对活动要求产生了问题,一方认为活动的参与者应该奖励,一方认为不参加活动的就应该给予惩罚,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学校决定凡是参加活动且准时报到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在第二天的活动过程中,还是有三名教师因故迟到,虽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这三位教师因为迟到而不能获得奖励金,教师对这种结果十分不满,不依不饶地要求给予奖励,不仅搞坏了气氛,还影响了组织者的情绪。其实这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关于价值观的追问,到底是奖励好还是惩罚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方法论的追问
  学校的教学都是遵循“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这一内涵的。其实,管理都是相通的,“管无定法,但管必有法”。在当前的学校管理当中,呈现的都是“管多理少”的状况,学校里制订了相应的制度,但是缺少文化管理。
  比如说“监考管理”,学校里每到期中期末都会安排监考,每到这个时候,教师总是为了自己的“小算盘”不是请假,就是在监考的时候走神。所以,学校专门设立了监考的奖罚制度,虽然遏制了监考缺席的现象,但还是会有教师借故上厕所或者是喝水而出门遛弯。有的学校虽然规定了教师不能在考场上玩手机、看报纸或者是批卷子,但是很多监考教师还是会不可避免地走神。到底是制裁力度不够,还是管理制度不够细,实在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缺少对于管理制度的侧重点以及心理文化的构建特点。这就像剑术一样,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既不能漠视问题,也不要回避矛盾,必须要弄清楚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分辨出“用剑”或者是“悬剑”的时期。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如果长期地用剑会挫伤很多人,打消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舞剑”的思维去管理,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最有效的校园管理。
  四、主体性的追问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寄希望于管理高手的出现,还应该对管理进行积极地反思,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弄清楚管理的主体,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辅助学生们完成“自我改造”的意愿,使得管理生态取得大进步。
  例如,在语文课文《翠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们打了个呵欠,或者是同学之间开始交头接耳,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呵斥学生,应该语调平稳并且十分认真地邀请该同学去逮一只翠鸟。这名同学一定会十分迷茫地样子,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再重复一遍,并且在加上一些鼓励和期待,这个时候不仅使该生不知所措,其他的学生也会神情迷惘、面面相觑,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们“大家看看书嘛,主要看看第三段,谁找到了翠鸟就告诉这位同学啊。”这样不仅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够为走神的同学缓解尴尬。
  学校的管理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是为了师生共同的健康成长而服务的,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追崇激励性的管理,还应该尊崇人文性质的管理,全面推崇自我管理。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实际问题,创新管理方法,不断应用追问思维,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实现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习成绩和学校整体工作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宋卫. 现代学校管理的“三个追问”[J]. 管理天地,2012(2).
  [2] 朱彩虹.“追问”在学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 中小学校长,2012(10).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委党校)
其他文献
加强学生语感培养不仅是汉语言特殊性的要求,也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自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培养。  一、发挥教师主导地位,指导语感实践  1.指导学生加强诵读策略  诵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语言美感的一项主要语感实践。学生在诵读中必须调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与体验。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必须平时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通过课内外阅读衔接,促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课内知识的内容,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为学生理解语言,
【内容摘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查阅相关资料,从体育课、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与发展的方向和办法。推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体育课 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课程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
【内容摘要】目前数学高考题随着课改而发生变化,更突出以能力立意,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运用,特别注意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运用。很多高考数学题目新颖,这类题目在课本例题、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中比较少见,新颖的题目因为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借鉴,使考生感到难以入手。为此,本人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对新课标高考题的分析研究,分析在新课标下如何备战高考数学。  【关键词】基础知识与方法 数学能力 考试心态  在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很多老师没有真正领悟课标中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念,忽视了“统一”这一关键词语,过分夸大了“人文性”,而淡化了“工具性”,削弱了“双基”教学应有的地位。  我们常常看到,在各类优质课评比或课堂教学大赛中,多数授课教师都淡化了“双基”教学,对字词处理大多是象征性地一带而过,朗读教学也仅仅是流于形式,课堂上呈现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繁琐的理解、分析、“鉴赏”、拓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学习两级分化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使不同等级的学生在分层次教学和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发挥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本文简要阐述了在学生本身、教学目标、提问问题、操练、作业、课外阅读等教学环节中进行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 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 
【内容摘要】新课改理念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为社会输入全面人才。为此,本文从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探究性及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三个方面创新初中美术教学。  【关键词】初中美术 综合探索 创新 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改革对中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
【内容摘要】鉴赏诗歌首先是通过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然后进行意境的呈现来实现的。中学课堂教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诗歌意境的感悟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诗境的品味能力。本文主要从境界与意境辨析,诗境教学的重要性,感悟意境四法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诗歌意境的探析,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来初步探索教学诗歌意境的策略。  【关键词】境界与意境 感悟诗境的重要性 诗境感悟四法  讲诗境之前,有必要先来辨析一下“境界”与“意境”
提到语文教材,执教者往往想到的是课文。其实课后练习也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文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整体。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课程目标,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教材中课后练习的精心设置同样也是遵此原则,目的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得到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丰富。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后练习题的教学处理却不尽如人意。要
高中时期正是青少年学生身心急剧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在向成年人转变,急剧的心理、生理改变,使他们对成年人的世界充满好奇与幻想。作为陶冶情操的方式之一,每所学校都设立音乐课。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以课堂授课为主,由教师讲解音乐理论知识,播放世界名曲、民歌欣赏,形式过于单一,且无法迎合当前学生心理,因此造成音乐教学学生不爱学,甚至被其他主科所取代,形同鸡肋。